[新聞] 繪畫之神祕 半裸畢卡索解謎--藝識形態影展《神秘的畢卡索》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夏天的一株草)時間15年前 (2010/08/19 19: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繪畫之神祕 半裸畢卡索解謎 2010-08-19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法國導演克魯佐(Henri-Georges Clouzot)一九五六年拍攝《畢卡索之謎》,記 錄畢卡索七十五歲時作畫的過程,成為畢卡索經典紀錄片。片中畢卡索脫光上身,在半透 明玻璃上作畫,觀眾可以清楚看到他的筆觸跟色彩,作畫中途又修又改,充滿實驗性,應 證他的名言:「一幅畫乃是破壞的結果。」  畢卡索在片中總共完成廿幅作品,這廿幅畫全畫在玻璃上,包括充滿童趣的黑白素 描、色彩繽紛的油畫等。不過,這廿件作品在影片完成之後全部銷毀,等於是專為這部片 子而生。想看這些從名畫,只能透過這部電影。一九八四年法國政府此特別將這部獨一無 二的畢卡索紀錄片列為國家寶藏,這部影片目前正在光點台北舉行的「藝識形態」影展播 映。  一九五五年夏天,克魯佐帶領工作小組進駐畢卡索位於法國南部尼斯的工作室,希 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記錄這位天才藝術家的創作手法,並解開大師的創作之謎。  克魯佐用黑白膠卷拍攝,將攝影機放置在畢卡索前方的半透明的玻璃畫板之後,清 晰捕捉住畫家筆觸與快速作畫時流下的顏料。畢卡索的驚人筆觸與他旺盛的創作力展現出 魅力,像是在一幅畫中,畢卡索先畫了一條魚,魚卻變成一隻雞,最後又成了一張人臉出 現,簡直像在變魔術一般,畢卡索創作的時候到底在想什麼,充滿了神祕感。  拍攝過程中,克魯佐不斷提醒畢卡索膠卷快用完,能購拍攝的時間有限,刻意要觀 眾意識到正在拍電影這件事,搞得畢卡索很緊張。只見畢卡索不停地擦去、修改、塗抹, 像頑童在鏡頭前大膽冒險。克魯佐則試圖讓畢卡索作畫的過程,成為思考律動的展現。  畢卡索在片中談到,將作品分解如拼圖來分析,與屠夫的行徑無異。克魯佐則認為 ,傳統拍攝繪畫的紀錄片,著重的都是細節及作品分析,無法呈現原創者的思緒。因此他 揚棄位移與剪接等技法,只是忠實拍攝創作過程。  克魯佐生於一九○七年,原本希望當個作家,之後卻以驚悚類型影片聲名大噪,喜 歡探討背叛、暴力等問題。一九四八年曾以《曼儂》一片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畢卡 索之謎》紀錄片是他最重要的一項實驗,之後他鍾情於拍攝紀錄片,曾為知名指揮家卡拉 揚製作演奏紀錄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181.32
文章代碼(AID): #1CRH0Juc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CRH0Juc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