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威尼斯影展第九日綜述 三池崇史致敬經典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沉潛)時間15年前 (2010/09/12 11: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來標題:威尼斯電影節第九日綜述 三池崇史致敬經典 新聞來源(簡體):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10/389708.shtml http://www.m1905.com/news/20100910/389708_2.shtml   當地時間9月9日,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進入第九個比賽日的賽程。當日上映 了兩部電影,分別是日本著名異色導演三池崇史翻拍的《十三刺客》以及從文學名著 改編而來的義大利影片《質數的孤獨》。   在當日的電影節上,舉辦了銀絲帶獎的頒獎。有著獨立電影女王美譽的電影人蒂 爾達.斯文頓憑藉著在《我是愛》裡的精彩表現拿下了最佳女主角獎。而本屆電影節 評審團主席昆汀.塔倫蒂諾則得到了一座獎盃。目前,威尼斯電影節已進入尾聲,競 賽單元的比賽進程即將結束。當地時間9月10日將上映競賽單元的最後三部電影 ,而 電影節的最終結果將於當地時間9月11日公佈。昆汀.塔倫蒂諾究竟會把獎盃給誰 , 讓我們拭目以待。 黃文海兩部電影亮相水城   在當日的威尼斯電影節上,中國導演黃文海的13分鐘短片《殼》在威尼斯舉行了 首映。這是黃文海在本屆電影節上放映的第二部影片,在前一日的地平線單元,已經 放映了他的紀錄片《西方去此不遠》。   黃文海是我國新銳紀錄片導演 ,雖然其製作紀錄片只有8年時間,雖然他拍攝的 紀錄片數量並不多,但是這些紀錄片都是不可多得優秀電影。2006年,他的作品《夢 遊》獲得了法國真實電影節的最高獎;2008年,他的《我們》在威尼斯電影節拿下了 地平線單元的特別大獎。這部《西方去此不遠》算得上是黃文海重歸威尼斯的力作, 也是他的轉型作品。   縱觀黃文海之前的數部紀錄片,主題都與黑暗、痛苦、幻滅、絕望有關,如此消 極的題材很難再讓黃文海在紀錄片領域有所突破,所以他開始選擇瞭解一點宗教。接 著,他便對家鄉的民間宗教團體「助念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後,他發現拍攝宗 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所以便出現了這部《西方去此不遠》。這部記錄片並不是單純 講述「助念團」的影片,黃文海在其中增加了很多信仰、信念和人的選擇之類的內容 。比如除了「助念團」,他還拍攝了紫竹林禪院的住持了果法師以及經常在禪院聚會 的人們,借由他們的選擇來表達自己對宗教的看法。用黃文海自己的話說,他對宗教 也不是完全認同的,可能「可能上一個鏡頭講佛的美好,下一個鏡頭就在批判」。   當日亮相的《殼》是一部短片,黃文海通過鏡頭序列和人物的並舉和對比表達自 己對生命的噪雜、吵鬧以及活力的看法。13分鐘被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發生 在一間造船廠內,簡單、單調、令人難以忍受的機器的轟鳴的聲音一刻不停;第二個 部分發生在一間宿舍內,一個河南小伙子在練武,他希望自己能打工賺一點錢,然後 好去參加電視比武大賽。實際上《殼》只是黃文海的短片系列中的一個,他要與製片 人陳摯恆一起做有關中國的12個短片。   在當日的一種關注單元中,年過百歲的葡萄牙電影老將瑪努埃爾.德.奧利維拉 帶來了自己的最新短片《弗拉的聖文森油畫:詩意的解說》。這是他受邀為波爾圖賽 拉維斯基金博物館拍攝的短片。 《十三刺客》:三池崇史致敬經典   三池崇史是日本著名的異色導演,他所拍攝的電影要麼令人難以接受、要麼充滿 了只有少數人才能欣賞的惡趣味。不過這種惡趣味卻一再成為三池崇史的標籤,成為 了他的獨有的風格。這種風格化的視聽語言讓三池崇史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不少的支 持,不少影迷,甚至是導演都是他的粉絲和擁躉。本屆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昆汀.塔倫 蒂諾就是一位。昆汀曾經公開表示說自己最愛的電影中就有三池崇史的《切膚之愛》 。而且,在本屆電影節上,三池崇史除了《十三刺客》進入了主競賽單元外,《斑馬 人2:斑馬城的反攻》也將在電影節上展映。   《十三刺客》翻拍自日本著名時代劇巨匠工籐榮一的同名代表作。影片的故事背 景設定在弘化元年(1844年),明石藩主松平齊韶,為人殘暴,卻因有著將軍同父異 母弟弟的身份,幕府上下無人能制。藩內老中土井,暗中命令島田新左衛門暗殺松平 ,於是,島田新左衛門招集了另外12名武士展開行動。《十三刺客》的原作是一部經 典電影,尤其是在原作的最後 ,十三刺客和藩主的200人軍隊展開的長達30分鐘的廝 殺鏖戰,是時代劇歷史上最經典的場面。三池崇史這次翻拍的《十三刺客》,放棄了 他賴以成名的張揚、血腥、暴力的異色風格,轉而穩紮穩打地拍攝了一部時代劇。這 樣的變化是否能讓昆汀心動呢?畢竟昆汀在拍攝了眾多怪口味的邪典電影之後,也穩 紮穩打地拍攝了《無恥混蛋》。不知道轉型的昆汀和三池崇史是不是能惺惺相惜。   相比較原作而言,三池崇史版本的《十三刺客》在暴力渲染和血腥程度上都大大 超越了原作,但是在文戲和情感鋪墊上,三池崇史做的非常潦草。可以這麼說,三池 崇史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和影片的大部分投資都放在了場面的拍攝上。所以,在這部 長達兩個小時的影片中,前面的招兵買馬只是草草帶過,重頭戲全在廝殺和打鬥搡。 在原作里長達30分鐘的鏖戰在新版中擴充到了45分鐘。簡單的正邪對立、簡單的道德 觀念和算得上愚蠢的武士精神都讓這部電影顯得淺薄和膚淺。畢竟時代劇的深度和場 面已經在黑澤明的《七武士》中發揮到了極致,三池崇史再拍攝這樣的一部電影,只 能說他在用拍攝卡通片的思維拍攝電影。不過比較起《殺手阿一》和《切膚之愛》等 「著名影片」來,三池崇史在《十三刺客》中對暴力的展示還沒有那麼徹底,也沒有 那麼奇觀化。影片將於9月25日於日本上映 ,公映版本的《十三刺客》比在威尼斯放 映的版本多出了25分鐘。這部由日本一線明星出演的時代劇勢必會在日本國內大熱一 次。   影片上映之後,獲得了兩極分化的評價,所謂的讚譽都集中在影片最後的廝殺場 面上。《每日銀幕》撰文稱,這是影史上最好的大亂鬥的場面,這樣的場面難得一見 。當然《殺死比爾》中的夜總會大戰也是如此。而《好萊塢報導》則說這部全由日本 明星出演的影片興奮點寥寥無幾,根本沒有三池崇史以往的異色電影的特色,時代劇 並不太適合這個異色導演。 《質數的孤獨》:人生交叉點   出道了將近十年,義大利導演薩維裡奧.克斯坦佐作品寥寥,這部《質數的孤獨 》不過是他的第三部長片而已。可以說這是一個低調、低產的義大利導演。影片根據 義大利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兩個人的人生發生交叉點的故事。原著小說曾在義 大利國內拿到過頂級文學大獎,這次把它搬上銀幕,薩維裡奧.克斯坦顯得自信滿滿 。在當日的發佈會上,小說作者保羅.傑奧丹奴現身紅地毯,為劇組加油造勢。   《質數的孤獨》的開篇是兩個小孩子相對獨立的故事。一個是艾裡斯,她因為自 己的爸爸的強迫,而出門滑雪。但是在山裡他和自己的夥伴走失,自己也迷了路。在 滑雪的過程中,她還傷到了自己的腿。另一個主角是米歇婭,她是一個有點智障的女 孩,可是她的弟弟馬提亞卻非常聰明。有一天對自己智障姐姐忍無可忍的馬提亞把姐 姐丟在了公園裡,自己走了。這就是故事的開端,這兩件事的悲劇結果造成為了艾裡 斯和馬提亞生活的轉折點。很多年之後,當這兩個人相遇在人海,他們的生命發生了 交叉,有了交集--似乎冥冥之中有什麼在鏈接著她們--是愛情抑或是悲劇。   原著小說是一部安靜、祥和的作品,生活和頓悟漸次舒展開來。留下來的是一些 悲傷和感懷。在故事裡,兩個主角後來都有了不錯的工作,艾裡斯做了一個攝影師, 馬提亞在大學裡做了一個數學家,但是生活中總是有什麼事情在牽引著他們,可能這 就叫做命運。關於小說頗為怪異的名字,作者保羅.傑奧丹奴解釋說,在數學裡,整 數集合中,質數是最孤獨的一種數字,它們只能被自己和一整除。雖然兩個質數在大 小上可以非常相近,但是它們中間還是有著極大的隔閡。影片中的人物也一樣,雖然 艾裡斯和馬提亞之間產生了浪漫的愛情,但是他們還是不能彼此相安無事的相處,每 個人的心理都有創傷。保羅.傑奧丹奴是一個物理學家,只有他才能創作出這麼獨到 的作品。   影片對於小說的改編是成功的,也非常忠實於原著。《每日銀幕》對影片的評價 很高,該評論說:「兩個主角對過往的無法釋懷能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兩個小時 的影片看起來就像是兩個小時的低聲絮語,不知不覺中,我們對銀幕上的人產生了認 同和體會。」也有媒體評論說說,這是一部主打情感牌的義大利電影,人生交叉點的 主題並不新鮮,但是從頭講述兩個獨立的,後來發生交叉的故事還是很能打動人的。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9/12 20:03)
文章代碼(AID): #1CZ4BBWb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CZ4BBWb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