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金馬影展 | 團圓 王全安作品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冷感少女)時間15年前 (2010/11/14 09: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tq5IBZ ] 作者: ohwell (冷感少女) 站內: movie 標題: [好雷] 金馬影展 | 團圓 王全安作品 時間: Sun Nov 14 09:54:16 2010 圖文版請點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2010/11/apart-together2010.html 防雷頁 『年輕孩子的故鄉,是我最後的家園…』 這個故事以相隔兩岸數十年的夫妻作為主軸,態度拿捏得當,並沒有一味控訴或 是流於怨忿。無論是在任何時空、任何政治思想底下,唯有情感與血緣無法置換 ,也唯有個人情感可以喚起人們的共感。 從《圖雅的婚事》(Tuya's Marriage, 2006, 王全安編導)開始,王全安的電 影就放任著一種生硬樸拙,並不追求流暢的空氣,這反而成為我理解其電影的一個 特色。令人想起荒漠遍野舊時代的深刻光影,為這份樸拙帶來生命的厚度。只是 這次畫面裡沒有余男的臉孔,一開始有點不習慣。可然而由盧燕、凌峰、徐才根 等優秀演員搭建起的全新時空,滿溢著強烈的悸動和辛酸,感染力極高。這是一 個命運弄人,小情小愛的故事,兩岸情勢不過是政治操弄下的局面,然而無論是 國民黨、共產黨,或是國民黨眷屬,誰都得想辦法繼續過日子。這辦法一想就是 數十年,三人把酒言歡,眼淚和著笑聲,小曲子潑灑在酒杯裡,數十年來的辛苦 談起來有聲有色,彷彿只在彈指之間。民國49年,1938年,二月十四日,一個決 定整個世代命運的關鍵日子,由三個人說起來,卻是三種不同光景。徐才根飾演 的老陸說,打仗時人人都喝酒,不喝酒忘不了戰場上死去的人,而在對岸的金門 戰場,凌峰飾演的國民黨老兵唱起當時堪稱內心寄託的曲子: 爸爸哎、媽媽哎、流浪哎…… 回呀、回呀、回呀、回呀 年輕孩子的故鄉,是我最後的家園 放下過去是一件活人不得不做的痛苦差事,在這種年歲能回到家已經夠不容易了 ,這樣三個人又該怎麼面對眼前的未來,無疑是本片重要的場面。對於燕生和玉 娥的決定,全家人開會討論,連帶牽扯出一家大小複雜的問題,編劇的巧思讓全 片台詞充滿趣味,而在這場戲當中,又不慍不火的帶出每個成員的更深層的面貌 。緊接著的離婚手續更是絕妙,準備離婚的倆夫妻陰錯陽差的得再結一次婚,重 新拍照以及領取結婚證都儀式性的為故事後續作引子。婚姻之所以為婚姻,有其 難以分割的責任義務,老陸酒後中風,是讓玉娥和燕生更深刻的體會到,不能這 樣輕易離婚。 在玉娥送走燕生之後,我沒想到還會有「一年之後」這麼一小段。這一段讓整部 電影格局拉大,跳脫小情小愛的框架,變成整家人的故事,甚至藉由遷移和外孫 女娜娜的感情生活,指涉生活形態的普遍變遷。玉娥和老陸搬到新家之後,老陸 身體已不方便,只能藉輪椅行動,窗外江邊景致雖清晰可見,卻隔著一層玻璃, 聽不見人聲鼎沸,也觸摸不得。這棟新房子正如玉娥對燕生說過的,開發商想將 全上海人都裝進來,坪數看似變大了,新的生活方式卻讓他們的日子如同坐監。 令人想起電影前半段全家人聚在小屋內讓菜喝酒,你爭我吵的場面,擁擠當中自 有一種溫馨和開放感,反而叫人感嘆。這一段可謂神來之筆,提高了電影層次, 讓個人情感不只是一己之私,兩岸分裂也不只是唯一焦點,時局的變化本就總讓 有情人難常圓。 雖然並沒看過其他競爭者的表演,但是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徐才根將中國人 獨有的溫厚委婉,混同豪氣干雲作了完美的詮釋,表現相當亮眼。另外,看完電 影後我不禁想,其實這樣的題材,台灣未嘗不能拍,但也許要面對政治立場的口 水戰,還是有些難度吧。無論如何,很期待未來有類似的台灣電影出現。 *歌詞是憑看完電影後的記憶寫下的,很可能並不正確 -- 有事看片 無事生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66.27 ※ 編輯: ohwell 來自: 220.136.66.27 (11/14 09:55)
文章代碼(AID): #1Ctq624Q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Ctq624Q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