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慾亂日誌 : 停滯於肌膚表層的書寫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冷感少女)時間14年前 (2011/01/01 04: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D7a3Qz1 ] 作者: ohwell (冷感少女) 站內: movie blog圖文好讀版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31.html 這部片對我個人來說是滿空洞的 成長有點過度被理想筆調給美化 但對於喜歡慾望城市這類 強調女性自主生活觀 的觀眾 或許可以找到些許共鳴! 廢話不多說 以下有雷 慎入 防 雷 頁 海報上註明著敗德、禁忌、紀實、慾望等關鍵字,提供一種特立獨行並且忠實記錄 自身成長的女性形象。結果這些元素淪為包裝紙上的廉價花紋,稍碰水便褪色,更 不要談什麼紀實、書寫,全片除了女主角和奶奶的對談中談到記日記的必要,以及 她偶爾就抱著日記本塗塗寫寫之外,並沒有讓觀眾看到記錄對她產生什麼重要啟蒙 ,算是很可惜地浪費掉日記書寫這個值得發展的要素。至於成長?劇本製造出的困 境根本不夠深刻,結局自信樂觀的口吻在說服力欠缺的劇情下,只有種盲目迎合現 代都會理想女性形象的虛假感。 全片充斥著一種膚淺的「作自己」價值觀,劇本辛辛苦苦繞了一大圈,深度卻還是 一戳即破。簡而言之,喜歡做愛的女主角,歷經失敗的感情,和不如想像中那樣順 利的應召女郎工作,最後因一位身障客人「愛惜自己、珍惜每一天」話語的啟發, 毅然決然決定丟開應召工作,從今以後只要「好好活著」。女主角每遇到一個難題 ,劇本都沒有逼迫她想辦法解決,或是努力認識自己、認清現實,相反的,女主角 在電影中看起來,似乎永遠只看見自己想看到的、想相信的,編劇和導演甚至不讓 她深思,不讓她有機會變得更迷惘、更複雜。在過度理想化的粗淺人物描寫和困境 堆砌之下,所謂的「成長」顯得很虛妄、很自我感覺良好。 現實中以「性學博士」之別號聞名的法國女作家,被這部電影描寫得像個以為世界 繞著自己轉的小女孩,她總是迅速找到一個坑就跳進去,以便擺脫上一個災難。若 婚姻是身心的束縛,應召女郎的工作何嘗不是一個更加強化的束縛?那麼為何她會 選擇這份工作?放映週報有刊載一篇影評,提及現實生活中,這位女作家在當時需 要大量金錢,然而片中不知是為了美化抑或是虛化現實,並沒有提及這件事。觀眾 只看見女主角不顧好友勸告,不停的在現實中吐出絢爛的泡泡,眼見一連串夾纏不 清的美夢破滅,只令人覺得這個角色被簡單化甚至是扁平化了。 以薩德侯爵為主角的《鵝毛筆》(Quills, 2000)就曾成功地將書寫與性愛相對比 。相較之下,本片的女主角和奶奶對於記日記的看法是:寫日記很重要,因為日記 象徵著總有一天有人能藉此真正認識我。這個概念原本可以是一個重點,畢竟她的 日記若能供人讀出「真正的她」,想必是很有魅力的對照。然而全片結束時我並不 覺得這個「真正的她」有被強調出來,「書寫」這個一開始被提出的概念最後只顯 得空洞且幾乎完全煙消雲散,那本被她不時捧在手上的日記也僅止於戲用道具。 膚淺一詞的英文是「skindeep」,意思和中文相去不遠,「宛如皮膚的深度」。本 片美麗的女主角小薇Valerie孱弱的書寫力道,很明顯只能停滯在熱愛纏綿的肌膚表 面,無法滲透進更深層。所有的魚水之樂、悲歡離合,似乎都可以隨著下一段新鮮 經驗的來臨,迅速地被蓮蓬頭流出的水柱洗刷乾淨。 (部落格附圖) 女主角倒是很美,有點像Liv Tylor和Nicole Kidman的綜合體! 慾亂日誌 | Diary of a Sex Addict (2008) 導演 Christian Molina 同名小說作者 Valérie Tasso 編劇 Cuca Canais 主演 Belén Fabra -- 有事看片 無事生花 http://blossomear.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46.253 ※ 編輯: ohwell 來自: 220.136.46.253 (01/01 04:52)
文章代碼(AID): #1D7a9Ahy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D7a9Ahy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