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蒙特婁的莫札特 The Child Prodigy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重新開始)時間14年前 (2011/05/27 22:13),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http://tonlinphoto.pixnet.net/blog/post/29184017 BBS純文字版: 譜出美好樂章的天使,在黑暗中找尋生命的曙光 。 《蒙特婁的莫札特》改編自真人實事,電影描述一位4歲能作曲、6歲開演奏會音樂神童 安德烈馬修,用他天生的音樂才華編寫、彈奏出絕美的琴音,用音樂征服了世界;不僅 風靡了無數樂迷,更感動了千萬人的心靈。 千萬人的掌聲及讚譽包圍了馬修,然而年輕的心靈無法承擔過度的期待及壓力,馬修遭 遇了他音樂生涯中巨大的挫折,從高高在上的音樂才子,淪為被世俗遺忘的平凡作曲家。 這個故事聽起來,就好像每個領域都會有這樣的人,廣告才子、音樂才子、天才導演、 天才畫家......之類的。不過也由於這樣很親切的劇情,在看過預告片後,我就一直非 常期待這部電影。所幸,《蒙特婁的莫札特》並沒有讓我失望。 當主角安德烈馬修遭遇到瓶頸,他的挫折、恐懼以及對掌聲的渴望,變成了致命的弱點。 一再地失敗並放棄後,眾人對馬修的期待也在馬修的自暴自棄中逐漸消磨殆盡。安德烈 的人生句點(也是本片的)讓人很傷感,因為他好不容易透過母親摯友的推薦下,有機 會東山再起,但卻因為先前一步踏錯,遭到原本推崇他的音樂人給否認。最後,安德烈 在失意中,溘然長逝。 這是他的真實人生,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惋惜,但是在電影中以這樣的結尾結束一部電影, 著實為電影的劇情加分不少。如果安德烈的人生就像我所期望的那樣(我最愛HAPPY ENDING片),再次讓世人重新看見了他的音樂天份,從黑暗邁入光明,安德烈馬修的這 首動人的人生交響曲,也就無法那麼隆重且令人印象深刻了。 遺憾,是最深刻的記憶。 其實整部電影有兩個部分讓我很推薦: 一是幾個重要角色的演技: 挫折、憤怒、痛苦、絕望,甚至是享受人生的谷底與其崩潰,飾演安德烈馬修(成年)的 派翠克多烈特把各種澎湃的情緒透過肢體、表情,甚至是創作音樂的過程傳達出來,坐 在觀眾席間,你都能感受到那糾葛動人的情緒。 此外,飾演馬修父母親的兩位演員,也將望子成龍的期待,及期待落空的失望表達的很 得宜,含蓄且豐沛的情感,讓整部電影著實加分不少。父親這個角色是我最喜歡的角色, 其中兩個主要場景值得推薦: 安德烈的父親在安德烈初次表演後,在樂評人大肆批評自己孩子的不是時,那樣的憤怒 且不平(即使他原本就不贊同公開表演),而安德烈立馬發揮了他童稚又理性的判斷能 力,把刊載著評論的報紙丟入垃圾桶,這樣一個聰慧的孩子實在是令人叫絕! 另一場景是當安德烈進入到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就學,以法語為母語的安德烈有著一股 身為作曲家的驕傲,不願意乖乖按照老師的指導修改樂曲。此時安德烈的父親從中斡旋, 不僅做為兩種語言間的溝通,更是搭起了安德烈學習的橋樑。當安德烈把那股驕傲轉換 成任性,與父親爭執間,我們才體會到身為一個望子成龍的父親,即使已然是音樂界的 重要人物,也願意委屈窩在第二鋼琴聽著非母語人士的指揮,轉譯給心愛的小兒子聽, 讓他從中成長。 安德烈的父親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的孩子絕對是以自我意志來創作,但和世人將其定位 為鋼琴家相比,安德烈的職志卻是和父親相同的職業:作曲家。即使前者他的表現很好, 他也要努力往後者邁進,這也可算是某種程度的繼承父志吧! 所以我想,這也是安德烈深愛父親的一個重要表徵。 二是我大力推薦的電影配樂: 《蒙特婁的莫札特》一片中,浪漫澎湃的配樂簡直是一場精采的音樂饗宴,每當一首樂 曲奏畢,都讓人有站起來鼓掌的衝動。無論是喜悅時的輕快、痛苦時的沈重,全片的配 樂都是安德烈馬修所做的樂曲唷! 實在太驚喜了!配樂好聽的程度,實在讓人好想購入原聲帶呀! 另外,和配樂不那麼有關係的一個點是《蒙特婁的莫札特》可愛且動人的片頭動畫,跳 躍的樂符就像安德烈內心豐富且澎派的情感,也讓人心情非常愉悅的進入正片。 總之,很推薦喔!是讓人很受感動的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5.162.184

06/02 04:26, , 1F
++ 看完馬上找原聲帶 但我覺得這片的服裝設計
06/02 04:26, 1F

06/02 04:27, , 2F
不及格,尤其是臨演的
06/02 04:27, 2F
文章代碼(AID): #1Dtx6Dz2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Dtx6Dz2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