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伯納赫曼配樂 希區考克更嚇人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時間14年前 (2011/08/02 00: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EDjdC0W ] 作者: Irisdan ()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伯納赫曼配樂 希區考克更嚇人 時間: Tue Aug 2 00:52:23 2011 新聞來源:http://0rz.tw/uhhQG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美國導演希區考克被視為驚悚片祖師爺,配樂大師伯納赫曼(Bernard Herrmann)與他合 作近十部電影,透過音樂讓影片更嚇人,藉此堆疊氣氛的手法也成了典範。兩人聯手打造 的三部經典《驚魂記》、《迷魂記》、《鳥》重新發行數位修復版,八月五日起在台重新 上映。 伯納赫曼擅長利用尖銳的管弦樂,讓人心跳加速;快速的半音階旋律則製造出迷幻效果; 有時又使用工整而重複的節奏,讓緊張氣氛不斷累積,最後再以轟然作響的斷奏令人精神 崩潰,手法變化豐富且效果十足。 伯納赫曼一九一一年生於紐約,自小修習小提琴,古典音樂基礎深厚,就讀紐約大學及茱 莉亞音樂學院,奠定紮實的作曲技巧。廿三歲進入哥倫比亞公司擔任配樂,兩年後成為音 樂總監,卅歲為奧森威爾斯的電影《大國民》配樂,入圍奧斯卡金像獎。該片在影史上具 有不朽地位,伯納赫曼年紀輕輕就表演亮眼。 伯納赫曼討厭直接使用現成的音樂作電影配樂,「那就像在甜點上直接加一層巧克力冰淇 淋,沒什麼意思。」他的樂思素材橫跨古典、現代與爵士樂,甚至只用單一樂器烘托氣氛 ,讓人感覺不出音樂存在,相當高明。 一九五五年伯納赫曼與希區考克合作《怪屍案》,開啟驚悚片配樂新樂章。他以交響樂為 影片投入濃濃的浪漫情懷,再搭配現代音樂的不諧和音程,製造惶惑不安的效果,緊張氣 氛便在反差下產生。 一九五八年希區考克拍攝《迷魂記》,描述患有懼高症的退休警探,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破 案的故事,伯納赫曼利用數把小提琴奏出飄忽不定的旋律,讓觀眾跟著男主角暈眩。 一九六○年的《驚魂記》,美麗俏祕書偷竊錢財,之後投宿汽車旅館,卻被患有人格分裂 的老闆殺害。女主角在浴室遇害一幕,伯納赫曼重複以高分貝的尖銳小提琴聲,磨亮兇手 手中尖刀,揮刀的節奏隨著弦樂一刀一刀落下,直到女主角倒地,才轉成緩慢沉慟的低音 大提琴,氣氛令人絕望。 到了一九六三年的《鳥》,鳥類莫名集體攻擊人,前段音樂一派輕鬆,直到女主角梳得一 絲不苟的金髮被鳥破壞,鳥類詭異的鳴叫與振翅聲成為主要配樂,伯納赫曼只利用微弱的 弦樂創造出氣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23.2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23.200
文章代碼(AID): #1EDjdRbU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EDjdRbU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