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府中15】一次給你楚浮、高達與安妮華達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3年前 (2012/06/15 19:0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1FsnMXyD ] 【府中15】重現法國新浪潮大師風采,一次給你楚浮、高達與安妮華達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120615/3/tmk.html 超過半世紀前(1958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十數年,而已蓬勃許久的美國好萊塢正面臨越戰 所帶來的考驗。此時的法國電影正對本土製作的「品質傳統」電影起而反動,興起一股「 新浪潮」,這些由專業與非專業導演所籌拍的電影不再改編文學經典,也不再打造精緻華 麗的劇本、服裝和佈景,沒有大牌影星、更沒有公式和規則可循。 當中最受歡迎的導演楚浮,原本是位筆鋒雄健的影評人,他在1954年在《電影筆記》中發 表了一篇文章<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當中大肆抨擊品質傳統電影;電影作為一項與繪 畫和文學並駕齊驅的藝術形式,導演必須賦予作品個人的印記,成為作者。這篇火力全開 的評論,成為從戰時延續至戰後發展的作者論的高潮,並成為後來新浪潮的核心概念。 【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的六月「光影傳奇」主題影展就選映了《楚浮話楚浮》 、《楚浮vs.高達》和《沙灘上的安妮》三部紀錄片,內容即是關於楚浮、高達和安妮華 達這三位新浪潮中的重要人物,並特別邀請到現為北藝大戲劇系教授的黃建業老師出席專 題講座,講題為「法國新浪潮的時代意義:楚浮、高達與安妮華達」。 黃建業老師出身自香港,因熱愛電影,少時在香港中學就曾和同學組成「衛影會」;後來 隻身來台就讀文化大學中文系、藝術研究所戲劇組,從此與劇場和電影結下不解之緣。 1982年台灣新電影風起雲湧之際,因為黃建業老師等當時的影評新生代積極投入對「新電 影」的評論,引起台灣電影文化的風潮,為台灣重量級影評人之一。1994年,楚浮逝世即 將屆滿十週年之際,老師寫下了〈溫柔的理想與不滅的寬容〉向大師致敬,這篇文章也被 知名影評人鄭秉泓﹝Ryan﹞稱道是他認識楚浮的起點。 【府中15】將在本週六﹝6/16﹞下午一點放映《楚浮vs.高達》,映後更有黃建業老師所 主講的專題講座,歡迎各位朋友來【府中15】,一同重溫「法國新浪潮」背後的傳奇故事 。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06/15 19:00)

06/17 12:35, , 1F
推!
06/17 12:35, 1F
文章代碼(AID): #1FsnMmLx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FsnMmLx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