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舞台劇化電影《時下暴力》vs《極光之愛》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0年前 (2014/11/12 23:35), 編輯推噓-1(01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facebook.com/encounterdavidlean/posts/10203889790099639 Ryan Cheng 一、 因為都是很年輕導演的首部作,所以似乎很難用太嚴苛的標準來看待。縱然有諸多不足, 他們還是都帶來了小小驚喜。 二、 《時下暴力》改編自亞瑟米勒的經典劇作,搬到現下時空(但幾乎沒有擅用「網路」 「手機」元素,故事過於薄弱,可惜了二十一世紀的時空背景)加上節奏掌握得還不錯, 某些時刻竟有那麼點兒《聽說桐島退社了》的神采。 不過還是拍得太「浮」,經典是無從逃脫的框架,影像化之後卻沒能善用蒙太奇拉出層次 ,男女主角的動機模糊不清導致情感少了說服力(女孩對老師的執迷,男孩對友情和同儕 認同的渴望),幾場角色間相互對峙的戲就算劇場出身的演員演得再賣力最終也淪為某種 「工具性的被使用」(謝盈萱相當可惜,朱宏章和王自強及兩個環繞在李劭婕旁邊的女孩 則是樣板無趣到了極點),少了真正動人的力量。 其實編導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電影很多時候借重劇中劇(也就是演出經典劇碼鎔爐) 企圖把每個角色的背景脈絡與動機做出解釋,只可惜劇中劇與故事本身是斷裂的、毫無 connection甚至顯得多餘的,我甚至覺得應該把劇中劇部份通通刪掉,故事跳脫舞台劇 四幕的工整形式再透過旁白運用和蒙太奇的跳躍閃回,說不定能把整個故事說得更俐落。 三、 《極光之愛》本來應該可以成為另外一部《心動》,可惜最後只是成為了一個認真的 習作 當這部電影演完之後,我卻只記得上演職員名單時旁邊國修老師當年《北極之光》演出片 段,《極光之愛》的歷史定位大致就底定了,雖然它不算是翻拍,李思源也努力加入自己 的想法,但這部電影證明了某些劇場的美妙與靈光的不可移植、複製,即便是再原汁原味 的改編,不同演出形式的轉換都可能導致災難…… 看看林柏宏帶著林妍柔回家吃飯那場搞笑戲,看看林妍柔要去美國前與林柏宏分手兩個人 對著遠方大哭小叫那場悲情戲,甚至林柏宏看到林妍柔就摀著搞笑說心痛這種在劇場讓人 看了會心一笑的小把戲,都是屬於劇場的表現方式,一旦如實表現在電影中,就是格格 不入,就是突兀荒誕到了極點,可惜了林柏宏其實非常進入狀況的深情演出(張睿家跟 張孝全跟彭于晏都有了一定歲數,期許他趕快接班演到一個代表作)。 再來極光的選角一直很困擾我,樊光耀和季芹明明年紀相近但硬要演兩個世代我還能接受 ,反正樊光耀本來就是老起來放專演老生,但季芹和楊丞琳演母女真的太沒有說服力,銀 幕的視覺年齡差距遠比舞台大,楊丞琳在片中一付熟女樣演二十歲女生真的太勉強,而季 芹演林妍柔二十年後更是詭異到了極點。不過,撇開外型說服力是「零」這個問題,季芹 和楊丞琳其實各自表現都很不錯,但對戲時就是不像母女沒有火花。 《極光之愛》是個嘗試,很努力但稱不上成功的嘗試。相較於《時下暴力》將經典劇作一 分為二由舞台╱現實來雙線平行敘事卻缺乏火花、被舞台幕與幕之間的形式框架給限制住 而顯得僵硬,《極光之愛》藉由今與昔兩段初戀的失敗,永夜與極光之於愛情的對照,抒 發了兩代母女之間的心結,頗有勾勒台灣社會變遷的野心,過去與現在交錯講述極光故事 那段蒙太奇,也確實傳達出了動人的力量。 但,李思源畢竟太年輕,不僅在敘事節奏上不夠簡潔不夠流暢,劇本與呈現出來的影像終 究少了時代感。時代感是個縹緲的字眼,不是只有造型佈景作一下就能展現出來,它考驗 著導演功力,以及導演對這故事的認同,最終它成為爭取觀眾認同最重要—真實的說服力 。少了時代感,沒有了真實的說服力,《極光之愛》不至於失敗或是全盤皆輸,它依然是 個動人的故事,但視野和格局便窄了小了,幾枚肩負對照功能的角色如小開(宥勝)和 Yolo(李運慶)和coco(魏蔓)和楊媽媽(楊麗音)的存在感也就薄弱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68.10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rtfilm/M.1415806509.A.1C2.htmlfilmwalker:轉錄至看板 Drama 11/12 23:36

11/28 17:21, , 1F
噓時下暴力
11/28 17:21, 1F
文章代碼(AID): #1KOtuj72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KOtuj72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