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2005 Formoz Festival day 1 note
※ 引述《ouch (Soma)》之銘言:
: 不過,
: 今年會讓入場這麼緩慢,也許是今年採用"不可拆式的塑膠片手環"
: (雖手小的女生顯然都是可以輕易把它從手掌那頭拉出來)
: 改掉了過去幾年我不大喜歡的"刺青貼紙",
2001年在華山酒廠辦的野台便是用相同手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那年不僅有人直接推倒牆闖進來,
我還聽說有人把手環拆掉後用彩色影印,
再釘起來爛芋充數。
先前提到了人體吸音的問題,
在Tizzy Bac表演上也遇到了相同狀況。
山舞台的場地本就先天不良,
四周空盪盪的、聲音無法反射,
很容易就散掉。
再加上今年觀眾特多,
塞在小小的廣場裡,
調出來的聲音便很糟很糟。
Tizzy Bac表演時,
根本就是鼓悶、鍵盤虛、貝斯鬆鬆散散,
沒有一個聲音是能聽的。
近年來的私底下表演,
我幾乎只聽Echo、Tizzy Bac跟幾個大團。
但就連我都無法忍受當時的聲音狀況,
寧願跑去遠的地方坐著,
也不要聽這種balance。
反倒是最後一團拾參表演時,
場中只剩下了三、五十人,
調出來的聲音便在水準之上。
我想PA跟場地因素之外,
觀眾人數跟Speaker的硬度也佔了很大部份。
: Caribou - 原來設定他們的表演會近似於去年的Album Leaf,
: 加上一些原來對Manitoba的噪音吉他音牆電氣化的想像,
: 開場之後發現他們要活潑得多,也更過動兒了一些,哈,
: 當然,原本Caribou的曲風就是比較跳動,輕快,
: 和Album Leaf的靜謐,深沉的內斂感有所不同,
: 相同點就是,每個團員都是超技樂手級了,每個人既多功又帶勁...
: 現場表演比原先的錄音作品要嗨得太多,
: 也許是雙鼓陣式,時而吉他,時而吹奏,加上取樣聲響的loop,
: 發現他們甚至要戴兩個耳機,因為原先設定的一個底色聲音
: (例如有的橋段的vocal是直接在loop裡弄好的,誰叫他們三人
: 要身兼這麼多功呢?)
他們應該幾乎所有Vocal跟一半的樂器都是用放的吧。
像音樂裡面有好幾把吉他的聲音,
可是只有一個樂手在彈。
High還是很High啦。
: 這應該有助於他們在這麼忙碌的橋段當中,不需要使眼色,
: 也不用太刻意對拍,
: 就可以在自己下的節奏輕易地match到整個主旋律中...
: 這也許就是國內有心於electro-band的好手們,可以學起來的好
: 技巧...
: 或許是自己太喜歡白色噪音,
: 每每吉他的效果器火力全開的那一瞬間,是整個完全亢奮的狀態,
: 一些也守在電舞台而沒早早去風舞台佔個位等moby的樂迷,
: 應該都是此道中人吧...:)
--
Ψ TrafficΨ
Φ You like baseball? Φ
Ω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quiff/ 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19.25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Brit-pop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