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人家"的一點感想...

看板Brit-pop作者 (老團無敵只是凋零)時間22年前 (2003/08/31 21:56),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 引述《Moronica (yellow butterfly)》之銘言: : 說到老人家 我最欣賞的還是Nick Drake "老人家...!?" 看到這幾個字,剛好有些想法悶在心裡很久了,就在這邊亂入一下, 想聊聊所謂的老團。 在我個人的聆聽領域裡,1977 是十分關鍵性的一年,因為 Sex Pistols 這幾個 公然在舞台上小便的不法份子推出了劃時代的 Never Mind the Bollocks, Here's the Sex Pistols。過去,大人所寫下的各種法則,全部被龐克這把火燒 的一乾二淨,一切重新開始。 往好的方面想,也由於龐克的出現,讓發展越來越恐龍化的搖滾樂有了新的出路。 誰說三個和絃不能上台表演呢? 在龐克以前,搞團都要很有實力;但在龐克出現後, 任何人都可以搞音樂。相對的,樂手的功力也較以往減弱不少。而且我也發現, 在龐克以前,大概沒有人可以逃離藍調這等草根、直接的音樂元素,但在龐克之後 呢? 我想這應該不需要太多解釋。 聽聽六七零年代的專輯,幾乎每位樂手都十分厲害,不論是在演奏的技巧跟創意上, 都為接下來二三十年立下難以超越的障礙。當然,不是說在龐克後就沒有好樂手、 好音樂,也不是說一定要好樂手才做的出好音樂,而是相較之下,基本功紮實, 整體音樂的水準也自然較高。 再回來看看九零年代至今,在 Brit-Pop 黃金時期結束後所謂 Post Brit-Pop 的 年代裡,新團一個一個出,但能真正禁的起後浪追趕的,屈指可數。就我個人認為, 這絕對跟音樂的"根源"以及"實力"有極大的關係。在 Golden Age 引領風騷的幾個 樂團,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出他們的師承脈絡,就是向三十年前的 British Invasion 致敬,而且玩的實在漂亮極了! 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在復古,但卻不會有人怪他們譁 眾取寵。而現在的新團呢? 如果純粹以悅耳、動聽來評斷,有些還頗值得一聽,但 如果想更進一步在創意、演奏上深究,這絕對是讓我失望的一環。 這也是為什麼在對新團失望之餘,會讓我一頭栽進老搖滾的世界裡,而且越陷越深。 到現在,我已經很少聽所謂的"新專輯",大多在五零、六零年代的爵士樂以及六零、 七零年代的老搖滾裡尋求聽覺的滿足。多聽老團,保證可以對搖滾樂有更深的體悟 及感觸。 胡言亂語,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87.252.29

推 218.160.10.26 09/01, , 1F
) 一點都沒胡言亂語...
推 218.160.10.26 09/01, 1F

推 210.68.123.146 09/01, , 2F
推~~
推 210.68.123.146 09/01, 2F

推 218.187.87.10 09/03, , 3F
新團也大都沒啥個性...
推 218.187.87.10 09/03, 3F

推 61.230.56.96 09/06, , 4F
我也好喜歡70年代的音樂 :)
推 61.230.56.96 09/06, 4F
文章代碼(AID): #_KVwSdk (Brit-po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_KVwSdk (Brit-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