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the Strokes
※ 引述《pulp (Before Sunrise)》之銘言:
: 新專輯Room on Fire也許是2003年僅次於Radiohead
: 最讓人期待的主流廠牌發行物。
: 滿心期待放入唱機裡,失落與失望一陣陣襲來。
: 上張專輯Is this it已經用時間證明它不是一張HYPE,
: 而是貨真價實的經典之作。
絕對是經典吧.....
這張甚至丟到70年代,都能力抗the clash的幾張專輯
(甚至是london calling)
: 甚至已經是我的all time top 20之一。
: The Modern Age,Someday,Last Nite,Hard to Explain,New York City Cops
: 每首歌都是經典。
: 不奢求新專輯能有什麼超越與突破,
: 只要持平,做出一樣好聽的歌就心滿意足了。
: 新單曲12:51試聽後滿心期待,想說新專輯一定棒透了,
我也是這麼想,還滿心期待他們能玩出什麼東西。
: 沒想到12:51竟然是新專輯裡少數還不錯的歌之一,
: 大部份的歌就像一般獨立廠牌還沒走紅的Indie Rock團的B-Side作品,
: 平淡乏味,軟弱無力。
扣掉lo-fi的vocal聲線,我還以為我在聽一堆punk小團的demo帶
: 雖然早已料到新專輯不會有新招數,
: 但能玩的把戲上一張似乎已經用盡,
: 於是新專輯就像把上張專輯的歌放到果汁機裡重新攪拌,
: 可惜倒出來的東西已經沒有之前新鮮好喝。
所謂的"華麗搖滾龐克復古風"只能搞一次吧.....畢竟這是2003年了。
我很好奇,下一張會不會還是這樣,騙著我們緬懷歷史的心
: 上張專輯因為還沒走紅所以錄的lo fi還可以讓人接受,
: 但現在Strokes已經貴為全球當紅樂團,Julian的vocal
: 卻扭曲的更嚴重,更失真,有的片段聽起來真叫人頭皮發麻。
: 鼓的部份從頭到尾幾乎都是一樣的節奏,整張專輯30分鐘就
: 這樣搞完。
我覺得這點是罪無可赦,都已經是搖滾界的彌賽亞了
還用這種手段製造粗糙的風格,實在是.......
: Strokes的歌都很短,因此前奏相對來說非常重要,
: 有好的前奏幾乎就成功了一半。
: 上張專輯每首歌的前奏都是classic,
: Room on Fire除了12:51,I CAN'T WIN,其他歌的前奏幾乎讓人沒有印象。
: 當初Strokes出道時被一堆人批評成HYPE,
我就是當初大力跟朋友宣揚他們是hype的人.....
後來聽著聽著....漸漸發覺他們也還真有實力。
: 我聽著Is this it,一點也不覺得。
: 但聽完Room on Fire,信心已經開始動搖。
: 如果上一張是運氣好,不小心寫出了好聽的歌,
: 這張才是他們的實力。
: 那麼美國眾多獨立廠牌旗下,至少有超過100個同質樂團
: 比Strokes有料,可惜他們的運氣沒Strokes好。
: 新專輯的失望不會影響Is this it在心目中的地位,
: 但對於the Strokes,似乎得回歸基本面看待了。
我覺得言之無物也是他們的致命傷,除了旋律方面
真的完全不知道他們要傳達給歌迷什麼意涵
當全球媒體大喊"Revolution!! Revolution!!"的時候
他們應該有什麼要對我們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00.185
推
推 61.231.198.29 11/24, , 1F
推 61.231.198.29 11/24, 1F
推
推 61.66.165.143 11/24, , 2F
推 61.66.165.143 11/24,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Brit-pop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