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研究嗩吶
※ 引述《chyoppa (東風無力百花殘 )》之銘言:
: 哈哈我來提供一些豆知識~~
: 其實西洋的tom是來自於中國的喔
: 這個樂器首見於爵士鼓的中間那兩顆鼓
: 而這兩顆鼓在一開始的時候是黑人們跟居美華僑借來的通鼓(或堂鼓)!
: (請參照 Encyclopedia of John H. Beck)
Tom-tom 的來源頗有爭議,有人說來自西亞(如大多數的樂器),有人說來自南美洲,
是否與中國「堂」字發音或許有關,但這類鼓聲本來就聽起來像"tom",任何民族其
實都有可能以此命名。
: 上面那本書還有圖片~
: 而為什麼叫tom-tom根據考究應該是來自「通」鼓或者「堂」鼓的音譯
: 但是後來因為美國人並沒有蒙該種鼓皮的技術
: 所以就把蒙小鼓(snare drum 國樂大部分叫小軍鼓)的蒙皮技術
: 應用並開發成今天的tom鼓
的確,tom-tom 是改良自某種亞洲或美洲的民族樂器,並使用了古典打擊樂器的技術。
不管它有沒有來自中國的成分,排鼓今天用鼓鎖定音與排列演奏之綜合打擊樂,卻不
可否認是 tom-tom 在西方打擊樂中的地位傳回亞洲的。
: 而「排鼓是鼓類樂器的新品種。出現于本世紀六十年代初,
: 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蔡惠泉、楊競明等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
: 改革製作而成,以後又不斷有所改進。」
: (請參照 民族管弦樂法 胡登跳 著)
: 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樂器」(喔拜託請不要戰政治意識orz)
: 比那些什麼琵琶胡琴還「中國」喔XDDDDDD
: 歡迎指教!!!!
簡單來說,打擊樂器是各類樂器中非常基本的,各民族都會在不管有沒有交流的情況下
發展出類似的樂器。而在東西通航與歐洲人移居美洲之後,樂器更加頻繁交流也是一定
的。
在這前提下,不管中國的堂鼓多麼直接或間接地影響 tom-toms 的發展,我們都不會意
外;但是更可以確定的是,若不是西方打擊樂的發展,排鼓不會做成今天的樣子。
這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大略地說,許多現在的改良式國樂打擊樂器是仿自西式樂器。就算
它的來源與中國"可能"有關,還是可以說是仿自的。如果它是完全土生土長,它就不太
可能用鼓鎖定音排列,除非有更早的證據顯示遠在西方小鼓發展前中國人即如此做。
這是我原本的意思。排鼓仿自西方 tom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40.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lassicMus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