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擊協奏曲《鼓今中外》解析 ◎徐易達
取材貫穿古今中外的新潮打擊協奏曲──《鼓今中外》解析 作者:徐易達
Facebook網誌版:http://0rz.tw/4wpm7
《鼓今中外》一曲,為作曲家張永欽老師為2009年台北市立國樂團傳統藝術季「魔幻
節奏」音樂會之委託創作,首演為手鼓演奏家黃馨慧老師。「魔幻節奏」音樂會的主題是
圍繞在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手鼓(frame drum)與國樂團較少演奏的世界音樂,並以《鼓
今中外》一曲集其大成,為一首相當成功的作品。本曲在2010年、2012年分別為台北青年
國樂團及台灣國樂團演出修訂、本次台大薰風國樂團將由兩位打擊樂獨奏者對樂曲做出全
新的詮釋、將單人協奏的部分改為雙人協奏,展現打擊樂的豐富多彩。藉此,筆者將以作
曲家的創作想法與實際的演奏經驗來為各位簡單介紹這首曲目。
作曲家在樂曲解說中說明:
「樂曲融合古、今、中、外各類手鼓的演奏方式與音樂素材,由帶有南美森巴(samba)、
中亞木卡姆(mugham)與京劇急急風等風格串連而成。曲中所使用的手鼓,包含傳統的愛爾
蘭鼓Bodhran(森巴風)、中東的daf (木卡姆風)、北非與阿拉伯世界的 Riq (
急急風),與現代改良創新的 Ocean Drum(森巴風)、Hadjira (木卡姆風)、與
Coffee House Drum (急急風),加上現代擊樂組合演奏的手法,讓音樂穿梭於「古」
、「今」、「中」、「外」,遨遊在絢麗的世界音樂情調與魔幻氣氛中。」
在排練過程中,作曲家曾提出他的創作想法:
「這首曲子整體來說,就好像是在環遊世界一樣,不同的段落會乘坐著不同的交通工具行
遍各地;第一段是在描繪著海盜船航行在電影「神鬼奇航」中黑暗詭譎的加勒比海,第二
段是乘坐在阿拉丁的魔毯上,翱翔在魔幻的兩河流域,第三段則是騎乘著汗血寶馬,馳騁
在中國古代的沙場之中。」
是故,我們可以簡單的將樂曲依照其不同的風格分成三個大段落,而在每一個段落中
由於使用樂器的不同又可以細分為幾個小的段落,以下將分段敘述:
一、森巴風(Samba)
森巴是源於巴西巴伊亞的一種舞蹈和音樂類型。該音樂的節奏型帶有大量的切分音,
一重一輕的音色轉變讓其具備強烈的舞蹈性。本段音樂由厚重的音響揭開序幕,一波接著
一波的弦樂與管樂的三連音就如同詭譎的浪潮,在強烈的樂團總奏(tutti)後,兩位獨奏分
別演奏愛爾蘭手鼓Bodhran與巫毒鼓Udu,以典型的森巴節奏與其之變奏輔以各種手法與音
色的加花,將樂曲推向第一個高潮。在總奏的再現之後,獨奏一部改換演奏海洋鼓,獨奏
二部改換演奏水琴、果殼串等音效樂器,前者以一見多,後者以多見一,都試圖以各種樂
器的聲響來模擬大自然中海浪千變萬化的風情,而在逐漸遠去的浪潮聲中,第一大段的主
題再度重現,兩位獨奏將以現代擊樂組合的概念,同時演奏多個手鼓,在繁複的音符中結
束整個森巴風的段落。
二、木卡姆風(MUGHAM)
木卡姆是一種音樂調式,廣泛流傳於阿拉伯、土耳其以及中亞地區,在各地有不同的
變化。其中最著名的「維吾爾木卡姆」已被認定為中國國務院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樂段由兩個強烈的音符開始,進入三拍子的快速樂段,正如白居易描寫
唐代健舞「胡旋舞」的《胡旋女》一詩中「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那樣的令
人目不暇給。兩位獨奏都將演奏屬於土耳其至中亞一帶的手鼓,但獨奏一部演奏的是鼓框
裝有鈴圈的立面圓框手鼓Daf,獨奏二部演奏的則是平面杯型的手鼓Darbuka,以即興的方
式與音樂本身進行對話,各異其趣卻又相得益彰。而在嘎然而止的樂聲後,古箏的流水將
木卡姆風帶入第二個情緒較為緩和的樂段,獨奏一部改為演奏結合印度蛇鼓Kanjira與埃及
鈴鼓Riq改良而成的Hadjira,透過演奏雙手的控制,可以在一個小小的鈴鼓上做出各種音
色甚至音高的變化;而獨奏二部則是演奏一件稱為Aluphone的特殊打擊樂器,它是由丹麥
打擊樂家Michael Hansen與Kai Stensgaard於2011所開發出來的新型鋁製鍵盤打擊樂器,
其遙遠又具有朦朧美的音色,為第二個樂段增添了另一種海市蜃樓的幻想。而樂段的最後
,在中亞地區的魔幻旅程,隨著快速爬升的音階,倏地消失在天空的彼端……
三、急急風
急急風是京劇鑼鼓中一個強烈鮮明的武場鑼鼓,多用於打鬥或戰爭的場面,聲音激烈
鏗鏘有力,是非常具有特色並廣泛被使用的鑼鼓點之一。整個樂段兩位獨奏分別演奏中式
的堂鼓與排鼓,以及西洋綜合打擊樂常用的邦戈鼓Bongo、康加鼓 Conga 與通通鼓Tom-Tom
的綜合鼓類。樂段的一開始由小鑼一擊開啟了鑼鼓的急急風(純打擊樂),中間經過了幾個
鑼鼓點的變化之後,樂隊隨之以急促緊張的音型加入。隨著西皮的音樂動機響起,樂隊的
聲部之間開始跟著兩個獨奏競奏,在旋律幾經轉調之後緊接而入的是長達兩分鐘的打擊樂
華彩片段。兩位獨奏分別演奏自己的鼓組與放置於兩位演奏者中間的低音大鼓,配合樂隊
的打擊樂也再次以京劇鑼鼓中的九錘半、馬腿、快長錘等鼓點呼應急急風的主題。獨奏華
彩的中段開始,整個樂隊將會改為演奏摺扇,搭配亦中亦西的獨奏樂句,將鼓樂的「視、
聽」能量推到極高點。在華彩樂段結束後,又回到西皮音樂動機的變奏,此時再加入了京
胡、卡腔等樂器更加的強化京劇的風格形象;最後以寬闊的廣板宣示性的結束全曲。
《鼓今中外》全曲以各種不同的樂器、樂風,展現世界各民族打擊樂以及當代打擊樂的不
同風貌,透過此一精彩且與眾不同的國樂曲目,期望能為各位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感受!
參考影片
台北青年國樂團2010年度公演 - 鼓今中外 (打擊:黃馨慧)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lUqa2KCJZes
台大薰風國樂團音樂會《燦》
7.15 國家音樂廳、7.19宜蘭高中音樂館
Facebook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683925278136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84.100
※ 編輯: stepfish 來自: 220.136.184.100 (06/23 03:23)
推
06/23 22:13, , 1F
06/23 22:13, 1F
※ 編輯: stepfish 來自: 140.112.204.107 (06/25 01:28)
ClassicMus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