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鬼滅之刃」橫掃北美!好萊塢新片失色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abian)時間2小時前 (2025/10/12 16:04), 編輯推噓2(317)
留言11則, 5人參與, 24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鬼滅之刃」橫掃北美!好萊塢新片失色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4617/9039831 日本動畫大片「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 (Demon Slayer: Kimetsu no Yaiba – The Movie: Infinity Castle,以下簡稱「鬼滅之刃」)自7月在日本上映以來, 美國粉絲就引頸期盼,該片9月下旬在美首映蟬聯兩周末票房冠軍, 持續刷新各項票房紀錄,截至10月11日, 該片在北美的票房已突破1.26億美元、全球票房超過5.6億美元。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在美上映第一天票房就衝上3300萬美元令業內大吃一驚; 首映周末三天拿下7000萬美元票房,遠超預期,不僅創下海外電影在美的最佳紀錄, 也超越華納兄弟1999年引進的「神奇寶貝劇場版:夢幻神奇寶貝洛奇亞爆誕」 (Pokémon the Movie 2000),成為北美首映票房最高的日本動畫電影。 雖然「鬼滅之刃」在第二個周末同比下滑達75%,說明最死忠的粉絲在電影首映便已傾巢而出,但仍無礙它持續攻頂,很有希望超越「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的1.28億美元,成為北美影史票房最高的非英語對白電影。 有趣的是,「鬼滅之刃」這次在北美同時發行日語原聲搭配英文字幕 版和英文配音版兩個版本,結果有約六成觀眾仍然選擇觀看日語原聲版。 其實「鬼滅之刃」在美的凝聚力早就可以窺知一二,此前與洛杉磯道奇隊合作推出的聯名周邊被哄搶一空,在二手市場高價競標。 「王者」口碑票房雙受挫 在「鬼滅之刃」橫掃北美票房的同時,其他新片的表現則相形見絀。例如環球影業近期推出的限制級體育主題恐怖片「王者」(Him,又譯「他」),由「逃出絕命鎮」(Get Out)名導喬登皮爾(Jordan Peele)擔任監製,該片在北美3168家影院上映,僅獲得1350萬美元票房,好在該片的2700萬美元製作成本相對較低。 「王者」講述一位年輕的橄欖球運動員在接受前輩偶像指導後,經歷的一連串顛覆性事件。該片對美國的運動產業、明星崇拜等社會問題都有不少諷刺針砭,但沒能得到影評人的認可,「爛番茄」新鮮度僅27%,讓主演馬龍韋恩斯(Marlon Wayans)相當鬱悶。為此,他在個人社群媒體上發文:「需要說明的是,我尊重影評人,他們的工作就是批評。我尊重他們的工作,但他們的觀點也並不總是代表所有人的觀點。有些電影確實走在了時代的前沿,創新並不總能被接受,藝術需要被解讀,而且這本身就是很主觀的事情。我過去也曾經拍過一些電影,雖然沒能獲得評論界的好評,但最終都成了經典。所以,不要輕信任何人的意見,自己去看吧。愛你們所有人。『王者』正在影院熱映呢。」 配合文字,馬龍韋恩斯貼出自己過去主演的「小姐好白」(White Chicks)「驚聲尖笑」(Scary Movie)等電影的海報,意指「王者」也會和它們一樣,成為「經典電影」。 而天使影業(Angel Studios)近期也推出運動主題片「進階生涯」(The Senior,又譯「高年新生」),這個題材是天使影業一貫擅長的勵志、信仰、正能量命題。故事改編自德州羅斯州立大學(Sul Ross State University)美式足球隊員邁克弗林特(Mike Flynt)的真實經歷。 1970年代,邁克弗林特是這支校橄欖球隊的主力中後衛,一度前途無量,卻因為與隊友大打出手而被除名。幾十年之後,他決心重拾理想,回到羅斯州立大學橄欖球隊,以59歲的高齡重新打上了美國大學橄欖球聯賽,創造歷史。 「進階生涯」相比同樣是講美式足球的「王者」,在行銷方面投入較少,也沒什麼明星領銜,媒體口碑和觀眾評價卻還算不錯。 天使影業過去靠著電影「自由之聲」(Sound of Freedom)和電視劇集「揀選」(The Chosen)等作品,贏得美國偏保守派民眾的青睞,算是好萊塢特立獨行的存在。就在上個月,成立僅4年的天使影業透過借殼上市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如果說天使影業靠著明確的目標觀眾群找到生存之道,那麼一些原本備受期待的作品反而意外滑鐵盧。韓裔美籍導演名田高梧(Kogonada)執導、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與科林法洛(Colin Farrell)主演的時空穿梭愛情片「奇幻導航」(A Big Bold Beautiful Journey,又譯「綺夢之旅」)在北美3330家影院上映後,只獲得350萬美元票房;截至9月底,全球票房僅1387萬美元。 「奇幻導航」是瑪格羅比繼「芭比」(Barbie)之後又一部挑大梁的作品,她在片中造型美輪美奐,但在爛番茄的新鮮度不到40%,相比名田高梧之前的作品「人造眷戀」(After Yang,又譯「楊之後」)取得的89%的新鮮度,這部新片的評分可說是斷崖式下滑。 向來深受媒體人喜愛的名田高梧,這次慘敗的最直接原因,或許就在於前兩部作品都由他自己編劇,是他發自肺腑想要呈現的故事,而這次的「奇幻導航」卻來自別人的劇本。 此外,片中被置入大量漢堡王(Burger King)的廣告,慘遭眾多影評人揶揄諷刺;此外,浪漫喜劇在北美電影市場已不吃香,即便是在海外市場也不算熱門題材。「奇幻導航」在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首映票房僅450萬美元,而整部作品的製作成本達4500萬美元,再加上2000萬美元全球行銷支出,即便算上未來的串流平台收入,發行商索尼影業都不太可能收回投資。 史蒂芬金「大競走」 留言評論柯克被抵制 除了商業考量失誤導致的票房慘敗,有些電影即使品質優秀, 也可能因為場外因素而影響市場表現。獅門影業(Lionsgate) 發行的限制級驚悚新片「大競走」(The Long Walk,又譯「死亡競走」)改編自美國暢 銷書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說,截至9月底全球票房約3574萬美元。 「大競走」在電影評分網「爛番茄」上獲得90%新鮮度和85%的爆米花指數, 算是高分的評價,但對照票房成績實在不算出色。究其原因, 恐怕跟史蒂芬金早前在網上針對柯克(Charlie Kirk)刺殺事件的留言有關。 「大競走」是史蒂芬金大學一年級時創作的小說,他當時還在用筆名理 查巴赫曼(Richard Bachman)發表作品。故事的背景設定為假想中的美 國社會,講述一群年輕人為了自娛自樂,舉辦名為「大競走」的比賽, 規則就是要求100名參賽者連續不間斷地以一定速度堅持步行,不然就有喪命的危險。說是比賽,其實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參賽者的身後跟著吉普車,上面載著全副武裝的士兵,一旦參賽者的步行速度慢過每小時6.5公里,就會遭到警告;三次警告之後,便會被立時開槍處決。 「大競走」直到1979年才出版,又過了46年之後,在他78歲高齡之際, 才終於被改編成電影。其實過往一直有導演為此動心,包括「活人 生吃」(Dawn of the Dead)恐怖片名導喬治羅米洛(George A. Romero) 、將史蒂芬金小說「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又譯「 肖申克的救贖」)搬上銀幕的法蘭克戴瑞邦(Frank Darabont)都 曾買下過改編版權,但兜兜轉轉,始終未能成功立項。最終,還是由「飢餓遊戲」( The Hunger Games)系列的導演法蘭西斯勞倫斯(Francis Lawrence)將其搬上銀幕。 法蘭西斯勞倫斯曾表示「大競走」是他最喜歡的史蒂芬金的小說, 在他看來,這個故事在近半世紀後的今天絲毫沒有過時。勞倫斯說這次的 電影改編並不帶有任何政治觀點,「我不想讓它涉及政治,我希望它能引起共鳴,」 他解釋道,「我希望政治光譜上的任何一方,都能在這部電影中找到共鳴。」 而就在「大競走」上映初期,網紅柯克被刺身亡,一時之間, 社群媒體上對此激烈討論。史蒂芬金原本就是喜歡「上網衝浪」的老手, 他在回覆福斯新聞台(Fox News)主持人沃特斯(Jesse Watters) 的貼文時留言:「他主張用石頭砸死同性戀者。」,此話一出立刻引起風波。 史蒂芬金會這麼說,源於柯克去年6月在節目引用「聖經利未記」, 回應一位引用「馬太福音」的左翼網紅。不過柯克只是引用正典, 並未明說自己主張如何。但史蒂芬金多寫了「主張」一詞, 因此遭到大量批評,指他歪曲言論,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 (Ted Cruz)甚至直言:史蒂芬金是一名「可怕的、邪惡的大騙子」。 很快,史蒂芬金刪除留言並發文表示歉意,甚至承認自己就是「可怕的、邪惡的大騙子」。 然而,在柯克去世之後,大批支持者在社群上組成了「糾察隊」, 緝查一切反對柯克的言論,他們宣稱一定會抵制「大競走」,絕不買票觀看。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史蒂芬金不用道歉,因為參考查理柯克的一貫立場和言行, 他在引用「利未記」一事上的實際態度與史蒂芬金所言並無實質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246.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60256266.A.CD5.html

10/12 16:10, 2小時前 , 1F

10/12 16:11, 2小時前 , 2F
預測範圍(95%的電影走向會落在此區間)
10/12 16:11, 2F

10/12 16:11, 2小時前 , 3F
屬於極少數嚴重低於開票成績的電影
10/12 16:11, 3F

10/12 16:12, 2小時前 , 4F
睜眼說瞎...後繼無力,完美體現「先盛後衰」
10/12 16:12, 4F

10/12 16:12, 2小時前 , 5F
君不見臥虎藏龍紀錄拖到現在遲未能破?
10/12 16:12, 5F

10/12 17:39, 1小時前 , 6F
先盛後衰的結果就是打破日本動漫電影在好萊塢的票房
10/12 17:39, 6F

10/12 17:39, 1小時前 , 7F
紀錄(疑?)
10/12 17:39, 7F

10/12 17:47, 57分鐘前 , 8F
日本在北美強的幾乎都動畫(哥吉拉算例外)
10/12 17:47, 8F

10/12 17:47, 57分鐘前 , 9F
既然這樣大家都先盛後衰就沒這問題了
10/12 17:47, 9F

10/12 18:18, 26分鐘前 , 10F
下一個 創戰神 現在台灣第一週有些直接換小廳
10/12 18:18, 10F

10/12 18:20, 24分鐘前 , 11F
rex三個月來始終如一 太感人了
10/12 18:20, 11F
文章代碼(AID): #1ews4ApL (movie)
文章代碼(AID): #1ews4ApL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