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頻道董事總經理黃炳雲 衝刺廣告 自給自足

看板Disney (迪士尼)作者 (娛樂達人)時間20年前 (2005/07/19 02: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迪士尼頻道董事總經理黃炳雲 衝刺廣告 自給自足 工商時報/鮮活管理/26版 撰文:李麗滿 口述:黃炳雲 2005/6/14 台灣迪士尼頻道自95年開播以來,歷經10年終於在去年開始獲利,迪士尼頻道董事總經理 黃炳雲形容這一路走來艱辛,主要在於迪士尼總部節目品質嚴選,在無暴力、無色情與無 廣告堅持下,難在業界生存與前進,黃炳雲在與總部溝通多年後,終於在前年引進無污染 的廣告檔期進來,而使得長久以來的營業赤字獲得解套。 我與迪士尼結緣,是在美國留學時期,留學生的生活相當苦悶,所以我常常背著相機到處 拍照,有一次到美國迪士尼樂園時,恰好3個小丑在搞笑,突然一小丑來到我面前說,「你 不快樂,如果你快樂就會拿起相機,因為迪士尼就是世界最快樂的地方」,我頓時笑了, 當然也按下最快樂的一幕。直至進入台灣迪士尼,我依舊相信它的經營理念是帶給全世界 快樂的泉源。 頻道不得收費 入不敷出 迪士尼是在1995年3月在台開播,當時所有節目帶還是由新加坡亞洲總部供應與控管,當時 我已經在泛太、聯廣、緯來等頻道業界悠遊多時,95年底突然接到一家獵人頭公司來電, 指名台灣迪士尼邀約。與美國迪士尼總部深談後,我離開原來公司,肩負起台灣迪士尼頻 道「從零到有」的開創任務。記得96年1月加入迪士尼團隊時,除了我,台灣僅有一位行銷 業務作為窗口,對我來說,宛如準備創業。 在迪士尼頻道開始前,迪士尼集團來台主要以授權商品、電影、錄影帶等娛樂、零售為大 宗。當年迪士尼頻道來台所打的算盤,在政府對收費上限的規定情況下,全被打翻了。以 全球各國據點來說,主要收入為「授權」與「頻道收費」,但基於台灣規定頻道不向收視 戶收費、加上總部禁止廣告輸入,使得台灣迪士尼頻道長久以來備受「入不敷出」的營運 煎熬,這10年當中我幾乎每天都在做「撙節開支」的事。 自製節目 摸索在地需求 7年前,系統供應商三分天下,收費上限600元必須分配所有系統台,收入節節敗退,當然 不利外商公司發展,加上外製節目如電影、球賽賽事等,買家得先付稅20%,成本高得嚇 人,導致各家頻道積極朝自製節目發展,愈是省成本的節目愈是發紅,然而對迪士尼來說 ,自製兒童節目比製作3個綜藝節目還難、成本還要高,如此發展下去,豈不劣幣驅逐良幣 。 為了生存,我在3年前即努力遊說總部播出廣告,只要有關兒童、美麗、淨化、或不涉及廣 告不實等廣告,應該都是我們努力的對象。此外,營運策略也要改變,台灣市場競爭激烈 ,必須要把頻道當作新商品促銷,初步打出「代言人」策略,但又卡在成本高昂而無法繼 續。接著我要求節目部開始自製節目,包括挑選張洛君開出「Disney信箱」、「單挑 Disney」等節目,與本地小朋友、家長做互動,自製節目還包括帶狀「wiggles」、「Play house Disney」學齡前兒童節目等,卡通同樣也經過多年測試與試播,終於在後5年摸索 到本地市場需求。 廣告解禁 終於擺脫赤字 卡通市場主要年齡層為4至14歲,迪士尼頻道顯然比不上其他卡通台的暴力與刺激吸引人, 但這也是迪士尼迷人的地方。此外,經過市場測試,日系卡通在台灣有相當大顧客群,「 小紅豆」卡通就是考量與Disney品牌形象一致下的新武器,嚴格的政策或許對一個頻道經 營來說是很大考驗,但也是迪士尼總部的品質控管元素。 1997年至今,迪士尼頻道收視戶一直起起伏伏,最早只有50%的普及率,現在達到99%。 至於營運方面,去年較前年成長了20%,成長的主要原因當然就是廣告的播出。 公司好不容易擺脫赤字,自去年開始出現利潤,加上3年前,台灣迪士尼節目部正式獨立作 業,而使得我們不僅有自製節目空間,最重要是自給自足,這也是下一個10年要衝刺的方 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180.13
文章代碼(AID): #12s_IacM (Disney)
文章代碼(AID): #12s_IacM (Dis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