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激!完全推理之模仿犯》感想兩篇
角色扮演的複數意義《激!完全推理之模仿犯》
陳小樺
什麼樣的表演才能打動觀眾的心(在這個後現代與後殖民情境交融後的現在)?
我認為,直接而俗氣而生猛的表現,是讓觀眾進入溝通模式的一條重要途徑。
前進下一波劇團的《激!完全推理之模仿犯》,就是用這麼俗又有力的手段,
作到了與觀眾最大程度的交流。故事發生在一個拍A片的片場,AV女優飾演睡夢神
探毛利小五郎,在他睡覺的時候,市面上出現了「小五郎模仿者殺人事件」,死者
是小五郎的瘋狂模仿者,到底是誰殺了小五郎的模仿者?小五郎?博士?小蘭?柯
南?還是死者自己?或者是凶巴巴的副導?還是講究藝術及美學辯證的編劇?
全劇運用了許多刻板的趣味程式:日本A片的甜美片頭與訪問;滴蠟油且身著馬甲
水手服網襪;戲中戲的形式;永遠處在暴躁情緒中的副導。誇張調笑的表演之中,討論
人的存在與身分的問題。假的AV女優扮演毛利小五郎與他的模仿者的屍體的模型對話,自
稱是小蘭的女子與她的父親(也就是小五郎)所玩的父女角色扮演遊戲。人的各種不同面
在不同的精神層次中表現出不同(也並不是截然不同)的狀態,所以角色與演員不停的轉
換意義之後,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訊息(不是唯一的訊息),意義與意義之間的跳躍飄移,
不需要邏輯的運作。而必須透過存在於觀眾心中的刻版印象,在這齣戲裡,就是藉著A片
與家喻戶曉的卡通名偵探科南的形象,殺人於無形。
這齣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演員和編劇。儘管編劇有意識的要利用通俗的形象來討論複
雜的自我認同辨證,沒有演員們用各自的優點盡情的表現出刻板形象的話,這戲大概也無
法成立。在此戲裡,編劇和演員巧妙的契合著,許多複雜繞口的台詞可以輕鬆愉快的傳達
進觀眾的耳朵裡,這正巧證明了我對現代的戲劇表現模式的想法。
期待前進下一波劇團與編劇阿卡曼儂能繼續用這樣的精神合作,下一次不只討論自己
,也能多談一些別的。
※※※※※※※※※※※※※※※※※※※※※※
前進下一波劇團:"激!完全推理之模仿犯" 觀後感/watercolor
吳昆達這個人,身體是被一種叫做喜劇的蟲佔據的,蟲虫們隨時忍不住要探出頭來看
看耍耍吸口氣,把人的笑聲、笑意、笑容、勾出來嚐幾口,否則,他大概不餓死,也饞死
。就是這樣一個人,當起導演,做的當然一定是喜劇,那怕劇本一點不好笑。
周曼農寫劇本是在寫哲理詩,字句間透出情感幽光,不置身於黑暗根本難以看見,進
入了,若是把燈打亮,也只是徒然讓光線更黯淡。人物不管有幾個都是同樣聲口,只是一
人多音的分化。因為主題被迂迴的船槳帶領划行,很容易以為風把矯舟打斜,引領入海草
遮目,危機處處的礁岩中。但是撥開蔓生的水草,之後,進去,只會登陸一個島嶼名喚:
為什麼我有一個無法理喻、無能控制的另一個”我”?
為什麼我有一個無法理喻、無能控制的另一個”我”? 這痛苦矛盾的女巫之歌一再飄
出,它是天生就宜於詩意的。但是當喜劇的蟲明目張膽毫不客氣地爬上哲理詩,會咬出什
麼樣有趣的花紋圖案?謎底不到最後一刻根本難以想像揭開。
吳昆達從”AV女優拍片現場事件簿”角度切入,探究原先周曼農筆下化妝成柯南偵探
劇的議題辯證,解謎手法只能說:創意十足,指路的方向正確。問題是,這樣處理實在難
度太高,除非導演就是另一位編劇,否則,只要不能另起新章,有對等的篇幅,這個原本
可以好好戲耍種種進出:舉凡正面與背面、真實與虛幻、面對與逃避等等遊走於人體慾望
內外之間,的,獨特切入角度,難免就被辜負。
比起創團作”蟻蝕”,吳昆達在導演技巧上已經進階,演員調整到水準整齊,場面調
度流暢豐富。雖然難免為了動作和畫面犧牲了觀眾理解劇本語言的可能性,但如果遇上像
邱安忱這樣已有人生積累,語言表達技巧又高明的演員,編劇周曼農筆下的深刻,立時就
在導演的場面調度中動人心弦。
不知道被喜劇之蟲隨形附骨是什麼樣的滋味?也許有時候會擔心自身也被吞蝕了吧?然
而,對生命本質最穿透、最殘酷理解的族群,也是那些喜劇大師們。然而吳昆達這麼年輕
,聽說他在念莎士比亞,立意要演悲劇,聽到這個消息,我簡直等不及欣賞,光是看看他
整齣戲從頭愁眉苦臉到尾,就覺得很有趣啊。悲喜悲喜,人生就是悲喜劇。
本文出自於http://blog.yam.com/watercolor/archives/993834.html
*******************
以上兩篇是看過這次前進下一波表演劇團第三回公演《激!完全推理之模仿犯》演出的朋
友,對於劇團及整個演出的看法和一些意見,很感謝他們的回饋,也是對劇團最大的刺激
,也很期待能夠看見其他觀眾朋友的批評指教,無論正面鼓勵或尖銳批評,前進下一波表
演劇團竭誠歡迎,謝謝,也敬請期待下一號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56.66
Drama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