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玫瑰的名字 Il nome della rosa (雷) RAI 義大利&德國 2019

看板EAseries (歐美影集)作者 (我的SM所有羊)時間10小時前 (2025/11/03 23:54), 10小時前編輯推噓8(805)
留言13則, 3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本劇義大利 RaiPlay免費線上看連結,可 V出去以 Chrome 翻譯字幕欣賞: https://www.raiplay.it/programmi/ilnomedellarosalaserie 幾天前聽説法國演員 Tchéky Karyo 逝世,想找齣劇回顧他風采,就在義大利 RaiPlay 找到他們幾年前匯集多國卡司拍的文學大作改編劇《玫瑰的名字》Il nome della rosa (2019) ,雖然他只演了頭尾兩集兩場戲 XD 但那囂張跋扈唯我獨尊真令人看得血氣上衝!談到《玫瑰的名字》老影迷都會想到史恩康納萊舊片《薔薇的記號》(1986),後來丹布朗《達文西密碼》(2003)出版時也不少人開始延伸閱讀 Umberto Eco,他一堆學術作品之外最淺顯易懂就是這本《玫瑰的名字》(1980)!雖說淺顯易懂但在偵探類型中算燒腦嚴肅,彷彿追兇事小 XD 哲學探問才是真重要。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poster/1995559/w1500_50534841.jpg
老史舊片我小時看過早已忘光光,長大後看原著小說覺得博大精深又冷靜嚴肅,彷彿知識份子的知識遊戲 (?)不太關心人們的熱情憂鬱... 如此主題風格改編成影劇真能吸引觀眾嗎?我覺得這齣 Rai義劇就有做到「吸引觀眾」,但原著對「知識」的探問辯證在本劇就著墨較少。也許 Eco寫這小說本就是借用「中世紀修道院圖書館」來玩一場他真關注的「符號學遊戲」、但本劇拿他小說來做載體想要說的卻是「中世紀修道院風雲」的時代故事... 我看完的觀感是:書中很多來來往往的配角群背景設定、影集都當正規故事來加重演出、與其說關注「知識」不如說關懷「人們」。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poster/1995559/w1500_50534848.jpg
故事從原著日耳曼小主角 Adso Von Melk開始:他本是神聖羅馬帝國將軍之子被訓練一生,戰場上快意殺人戰場下大口酒肉好好玩女人,但他裸女當前脫了鎧甲竟換上僧袍 XD 決定擺脫慾望世界走神性之路!令德國影帝 Sebastian Koch 客串演出的帝國將軍老爸一肚子氣恨鐵不成鋼... 不過將軍老爸仍押寶他們帝國力挺的「方濟會修士」能帶兒子去見見世面:來自英國的方濟會修士主角 William of Baskerville 過去也曾當個「宗教裁判官」,只是眼看宗教裁判毫無理性只有威權殘害了無數生靈,因此投身方濟會仿效耶穌貧困生活 <3 自詡以理性實證追求真理。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19/02/25/15/55/3962514.jpg
本劇設定是 1327 年正值教會史上「亞維農教廷時期」,其實就是法國國王腓力四世武力搶奪聖座到亞維農 XD 從此七任法國教宗都法國的人... 這當然與東邊「神聖羅馬帝國」勢如水火!本劇 Tchéky Karyo飾演的亞維農第二任教宗若望二十二世就把神聖羅馬皇帝路易四世譴責為異端、誰叫路易四世不服從他還高調聲稱「世俗皇權」獨立於教宗。此時天主教幾大修會各有不同立場:道明會 Dominicans 基本是傳統護教派鞏固教廷權威、方濟會 Franciscans是新興基進派反對教會奢華而被皇帝力挺、本篤會 Benedictines 則選擇隱修與世無爭... https://fr.web.img5.acsta.net/pictures/19/02/25/15/55/3942234.jpg
於是本劇背景就是本篤會提供修道院場地讓兩造會談、右手邊一堆安貧樂道走入人群的「方濟會」侃侃而談來辯論教義、左手邊則是一堆穿金戴銀的「道明會」來維權維穩不容叛逆... 本劇教宗竟還直接下令「帶兵赴會」如有必要直接把對方團滅!派來的煞星就是雷厲風行名聞四海的史實道明會鐵血裁判官 Bernardo Gui 由英國老文青 Rupert Everett 煞氣演出!其實小說主軸在講「圖書館連環殺人」和他沒啥關係、他的登場也只是給主角「權力盲目理性無用」的當頭棒喝,但在本劇他戲份提升惡行加倍 (!)要給觀眾看看無良教會「雷厲風行」具體害慘多少人!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shot/1995559/w1500_36921331.jpg
小說主軸都看兩位男主追查「圖書館連環殺人」在修道院四處走動訪談修士們,其中兩位曾有二十年前 1307「多契諾叛亂」Dolcinian Movement 的異端背景,本劇就把這叛亂故事當「過去回憶」具體拍出 (!)還由《燦爛時光》上代義大利火爆浪子 Alessio Boni 演出史實叛亂領袖 Fra Dolcino!他們的異端運動本受「聖方濟」訴求的清貧生活救濟世人理念所感召,不過真幹起來漸演變成農民叛亂還針對貴族富家燒殺擄掠,主角所屬的正宗「方濟會」也只能同情其初衷卻無法認同其行為... 本劇最大張力就是他與判官 Bernardo Gui 的二十年前仇恨延燒到今天! https://www.tpi.it/app/uploads/2019/02/alessio-boni.jpg
小說主軸「圖書館連環殺人」在本劇前半 E01-04 仍是兩位主角的查案主軸,只是在他們一頭栽下去越查越是興味盎然時,遠方判官與過去幽靈正悄悄接近中... 至於這趟查案有無原著小說「符號學遊戲」的博大精深?那當然是天差地遠 XD 觀眾毋須過度期待,若想看中世紀圖像典故那「回去看書」就琳瑯滿目,本劇作為影集就專拍主角「知識觀念」如何轉變:方濟會主角 William of Baskerville 一登場就是睜大眼睛觀察推理宛如「中世紀福爾摩斯」,甚至一開場「沒看見馬就能説馬」真意興風發!他的古代推理雖看似頭頭是道,以我們今人來看又有何盲點?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shot/1995559/w1500_36921332.jpg
若以我們今天所知的符號學來看,說簡單點就是「一個能指」只導向「一個所指」有點太侷限,但古代偵探如此直線思考覺得「連結線索」進而「找到密碼」就能「接近真相」、畢竟他仍「心懷上帝」覺得一切造物都是理性完整 (?)我們只要堅持理性實證就必能窮盡!當然原著小說的旅程終點就是要給他狠狠打臉 XD 不過原著給年輕男主 Adso Von Melk的成長體悟就比較感性,本劇更加重表現讓觀眾感同身受:小說中他跟著 William學習「理性與秩序」,有天遇上無名少女「情慾啟蒙」則是「感性與失序」,但影集把這段「情欲」加重為「情義」需他挺身而出: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shot/1995559/w1500_36921329.jpg
結果不但原著無名少女在本劇有了名字也有了故事、甚至還加了個「少女英雄」周旋教皇軍隊上演全武行!兩女和 Adso 甚至一度眼神姿態頗有「三角曖昧」幸好本劇懸崖勒馬只讓一切「盡在不言中」:鄉野少女 Aymano 在劇中有具體出身來自南法 Occitania,正是「亞維儂教皇」在那追殺異端興起戰禍令她家破人亡逃來了北義,E01 爛命一條朝不保夕還語言不通 QQ 卻蒙 Adso 秉持仁善大方伸手 <3 而以情義交心展開了孽緣!當然以他們教會世界從什麼角度看都是「孽緣」無誤,儘管師父大器開解但判官一來就無情獵巫!難道面對權威盲目只能接受這命運?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shot/1995559/w1500_37809113.jpg
本劇作為知性較低熱血較高的影集改編,當然不能僅如原著冷靜基調恍然大悟後進入新虛無,而必須當下覺悟就劍及履及展開大救援!光就這點來說本劇在「忠於原著」上肯定不及格,但我們影集觀眾就是要看主角行動超越困境呀... 更棒的是影集還有個英雄少女穿著斗篷背著弓箭宛如「北義羅賓漢」來快意恩仇:英雄少女 Anna 就是二十年前「多契諾叛亂」史實領袖 Fra Dolcino與其貴族妻子 Margherita 的劇中女兒,她搞森林游擊多次行刺判官 Bernardo Gui 還只是一人行動,但她的回歸漸為人所知 (!)那二十年前叛亂失敗的壓抑憤懣遲早將決堤! https://image.tmdb.org/t/p/original/jWKjpZMsTjzgqR2uYirjidLtCpr.jpg
於是原著裡「圖書館連環殺人」與「裁判官雷厲風行」兩線交集的大審判高潮,受審定罪的伙房修士 Semigio本來只是負責見證教會權威的盲目專斷,但在影集中就給他加重了「曾參與叛亂卻躲藏多年」終於揮別躲藏挺身而出大聲呼喊 <3 的殉道者姿態!同樣搶眼的還有在小說中能操多語卻瘋癲失語的造紙修士 Salvatore,在本劇英法德西義皆信手拈來這邏輯跳接非常人能為,他的過去故事則表現了 13/14世紀之交教會貴族奢華濫權底層只能屈意奉承 QQ 早已面貌扭曲自己都不識... 本來自命理性實證直通真理的 William查案一回可曾料到這一環?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shot/1995559/w1500_37809110.jpg
眼看本來宛如福爾摩斯無所不破的主角 William,看到什麼文件圖像都如解碼一般 (!)把各種符號一一去對號入座,彷彿有個單一高人完整邏輯佈下天羅地網等他來解密,殊不知這一來的確可以牽涉他最愛的編碼與解嗎、二來可以牽涉到修道院當下人際眉角與權力關係、三來連二十年前舊日恩怨都能殺出程咬金!唉唉 William自以為「理性實證」超越時下只顧維權維穩的盲目建制與風氣,殊不知混亂世界一個線索多重意義本非他「理性中心」能得普世解,反而正如他與小說元兇那關於「笑」的辯論早已默默指出那盲點。那最後「圖書館大火」理性失能知識崩解將如何面對? https://www.raiplay.it/dl/img/2019/07/04/1562235351334_2048x1536.JPG
我個人看完半季就對本劇多「忠於原著」已不抱期待,倒是覺得劇組套用 Umberto Eco小說設定來畫自己重點說自己故事才是真趣味,如果原著小說是一場「符號學遊戲」最終針對「知識」做出探問與領悟、那本劇就是一齣「歷史政治劇」最終關切「人們」在這盲目卻又威權的教會底下如何掙扎求存探索新出路!也許既有教會建制自以為以已掌握上帝真理、只想打造圖書館作為知識壁壘鞏固其完美,但別說 William光以「理性實證」早已看破許多盲點知道距離完美還有好長一段路、他看不到的世界還更多元紛雜 <3 人人各行上帝之道無人能定於一尊! https://images.kinorium.com/movie/shot/1995559/w1500_37809107.jpg
也許當故事重點與角色關注從「知識」轉移到「人們」身上時,劇末「圖書館大火」那知識的土崩瓦解雖然可惜卻不再空虛,就算只剩斷簡殘編仍能讓多元人們世世代代繼續實踐書寫... 如此拍起影集雖然悖離原著深度打折、但對追求感動甚於深度的電視觀眾來說更加積極熱血令人振奮呀。本劇飾演主角 William的是義裔美國演員 John Turturro,還身兼執行製作應算是他 passion project,雖然演起修士偵探沒史恩康納萊那般重量可靠、但也許更能表達主角雙目發光自信滿滿底下的弱點與盲點。推薦中世紀題材愛好者欣賞,原著書迷就放低標準看看它有何自己的著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8m5d1Utg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7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762185249.A.134.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8.165.72.3 臺灣), 11/03/2025 23:55:10

11/04 01:04, 9小時前 , 1F
小羊大倒數第二段的心得很有意思
11/04 01:04, 1F

11/04 01:05, 9小時前 , 2F
有種Foucault主張之著作謀殺了作者的意味
11/04 01:05, 2F

11/04 01:08, 9小時前 , 3F
但若把影集也視為著作,其本身又反轉了傅柯的描述
11/04 01:08, 3F

11/04 01:09, 9小時前 , 4F
回到人類早期,作者與著作間的關係,藉Eco之名去尋求作品自
11/04 01:09, 4F

11/04 01:09, 9小時前 , 5F
身的永恆
11/04 01:09, 5F

11/04 01:10, 9小時前 , 6F
剛好最近有些時間,把小說拿出來讀完好了~~
11/04 01:10, 6F

11/04 01:11, 9小時前 , 7F
讀完後再來看這部,感謝分享
11/04 01:11, 7F

11/04 06:45, 3小時前 , 8F
《燦爛時光》非常好看(離題
11/04 06:45, 8F

11/04 06:55, 3小時前 , 9F
這部我好像看了1、2集左右,因為得搭字幕所以看的有點
11/04 06:55, 9F

11/04 06:55, 3小時前 , 10F
累。
11/04 06:55, 10F

11/04 06:55, 3小時前 , 11F
但是很多講歐洲史或是教會史的短片都會拿這齣的畫面
11/04 06:55, 11F

11/04 06:55, 3小時前 , 12F
當解說參考。
11/04 06:55, 12F

11/04 06:55, 3小時前 , 13F
那天再挖出來看完好了。
11/04 06:55, 13F
文章代碼(AID): #1f2D0X4q (EAseries)
文章代碼(AID): #1f2D0X4q (EA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