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洗蔥恐汙染 消基會籲勿生食
【記者陳瑋臻/台北報導】農民為賣得好價錢,將成熟的蔥、蒜收成後,放入從溪水收集
來的水池、灌溉渠道,甚至在馬路旁的水溝裡清洗,好去除根部附著的土,同時在水中撕
剝掉長相不好的外層,然而此舉卻可能受病菌汙染,消基會10日呼籲農委會應盡速檢討省
去此流程,對此,農委會則回應,將與當地的市政府農業局及農民討論,把洗滌水質提高
至民眾所能接受的高品質。
榮總醫師高克培表示,洗滌、撕剝等動作一定會造成蔥、蒜或其他蔬果一些看得到或看不
到的折、斷傷口,若使用的水曾被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汙染,該致病原就可能透過這些傷
口坎入到蔬果內,此時,即使再負責的廚師或再有潔癖的家庭主婦也無能為力,所以這些
食材實在不宜生食。
他以2003年賓州爆發A型肝炎流行事件為例,當時有575個患者,其中3人死亡,皆在同個
餐廳、都吃了同樣某種醬(salsa),醬都是未經煮熟的蔥,蔥也全來自墨西哥同一農場
,追究後發現感染原不是農場的工作人員,而是用來清洗或運送蔥的水(或冰水)。
歐洲近期爆發農產汙染致死疫情,消基會呼籲民眾,不要再偏好賣相好的蔥、蒜,同時不
要生食經過這類處理的食材外,農委會也應盡速檢討省去此流程。
對此,農委會副署長許漢卿表示,成熟的蔥、蒜在收成後有那些老葉、枯葉及泥土,所以
在運銷上必須在田間就先進行初步的沖洗,以免將不需要的部分帶入市場,畢竟你叫承銷
人自行將商品清洗乾淨,那人工、水的費用及汙泥、廢水又該如何處理?因此這已成為一
貫的市場作業,省去此流程將違反市場需求,因此也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後,仍需再做
精細的洗滌,這樣才可以保有產品的清潔、衛生。
他也強調,目前僅大甲蔥農還放溝渠洗,雲林西螺跟宜蘭等地蔥農都是用地下水或自來水
洗的,農委會也將再討論,如何提高水質。◇
http://www.epochtimes.com.tw/11/6/11/167666.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164.152
EpochTim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3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