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專家籲建化學物質履歷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 (阿德)時間14年前 (2011/06/11 09: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林秀麗╱台北報導】多位風險分析學者10日指出,塑化劑風暴的癥結在於「食品業 可以跟化工業買原料嗎?」消費者求償可促使食品界加強把關,政府也應效法歐盟建立化 學物質履歷,以免流向食品。 台灣風險分析學會秘書長、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下稱台大職醫工衛所)教授 吳焜裕說,化工廠漏報20餘噸的塑化劑DEHP,「像變魔術一樣,到哪裡去了?」 吳焜裕說,目前食品履歷與化學物管理脫鉤,而環境保護署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只有271 種,風險評估也侷限於此,讓外界誤以為不列管、不評估的化學物質就不毒、就沒有危害 。 學會會長、台大職醫工衛所教授詹長權指出,政府應效法歐盟的REACH規定,將1萬5,000 多種化學物質登記註冊,輸入1噸以上化學物質的業者須向歐盟化學局檢附樣品、風險評 估,且登記源頭與流向,以便歐盟掌握是否流入食品製造業。 詹長權說,食品和化學物質的履歷應作連結,要有全面性的源頭管理思維,光是加重黑心 食品業者的重罰與刑責,不足以防制惡行。 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說,「為何有業者能從塑化劑風暴全身而退?」這是食品業者都該 思考的問題,政府應建立食品資訊揭露及預警原則,並由公眾參與監督,有全面的風險機 制。他並支持消費者求償,促使企業和政府拿出行動改變現況。◇ http://www.epochtimes.com.tw/11/6/11/167660.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164.152
文章代碼(AID): #1DyiLXWT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DyiLXWT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