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意念剎車 距離少3.6公尺

看板EpochTimes (大紀元時報)作者 (River)時間14年前 (2011/08/10 13: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紀元2011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知涵綜合編譯)德國研究人員模擬交通實境 ,將電極連接駕駛人頭皮及右腿,測得剎車意念出現在剎車動作前130毫秒,可減少剎車距 離3.6公尺。這是研究人員首次使用腦部信號預測駕駛人即將剎車,這項研究將來或可用於 開發以意念剎車的技術。 目前的高檔車多已配備輔助剎車系統,當汽車偵測到危險,輔助剎車裝置會立即?動。但是 ,德國柏林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機器學習小組(Machine Learning Group)的研究人員認為,意念剎車或許可以更有效,因為意念早於剎車動作。 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採用電腦模擬真實情境,包括對向來車和彎曲道路等,他們要求每 個受測者接上電極,在虛擬情境中以時速100公里(60英里)駕駛18公尺。電腦模擬的前方 車突然出現剎車燈,迫使受測者不得不踩剎車,研究人員藉由腦波圖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和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EMG)取得大腦信號。 大腦實際傳回的信號並非完全與剎車有關連,但此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豪夫(Stefan Haufe)發現,大腦潛意識伴隨信號同步發生,時間早於剎車動作130毫秒,這段時間足以 減少剎車距離3.6公尺(12英尺)。 這項研究存在兩個爭議。首先是取得的剎車意念微小、不夠明顯。紐約州衛生部沃茲沃斯 中心(New York Department of Health’s Wadsworth Center)腦機介面 (brain-computer interface)研究人員史考克(Gerwin Schalk)指出,目前最大挑戰是 如何利用大腦這個重要卻又微弱的剎車意念。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研究員布藍克茲 (Benjamin Blankertz)認為,大腦會傳回假信息,比如真實情境會使用方向盤轉向、偏 移或打空檔滑行,不一定必須踩剎車,剎車動作會視實際狀況而為。 第二個爭議是,測量意念是在實驗室中進行,而真實開車上路是否可以測得大腦信號,則 有相當的困難。受測者在實驗室中坐在模擬器前,頭部接上64個電極後被要求不准動,如 此才能自腦波圖和肌電圖中取得大腦資料,如此明顯負擔有可能影響大腦發出的信號;而 實際汽車駕駛,他們卻可以恣意移動。 以意念控制煞車的研究仍在進行中,儘管研究成果或將無法造出一個完全自動的煞車系統, 但它最終可能造出一個可考慮大腦信息的系統,並藉由其它輔助措施達到?車的目的。 上述研究報告刊載在《神經工程學期刊》(Journal of Neutral Engineering)上。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1/8/8/n3338060.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6.183.42
文章代碼(AID): #1EGX9S6O (EpochTimes)
文章代碼(AID): #1EGX9S6O (Epoch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