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名家論壇》柯志遠/阿不拉的三個女人:永不落幕的台灣夢

看板FTV (民視)作者 (bill9355)時間9年前 (2016/05/10 01:29), 9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名家論壇》柯志遠/阿不拉的三個女人:永不落幕的台灣夢 文/柯志遠 2016.05.10 一齣戲的感動人心,有時候不完全只因為劇情的跌宕起伏,不只因為編、導、演、製作的 誠懇與用心,更來自於為什麼選擇這個題材的企圖和視野。《阿不拉的三個女人》不同於 以「懷舊」做為包裝的通俗故事,在平鋪直敘得有點質樸的拍攝手法下,意外地展現了跨 幅龐大的時代格局。 《阿不拉的三個女人》的劇本平實但深刻,視覺風格保守但沉厚,演員表現整齊,演技頗 耐咀嚼,不刻意強調「歷史感」或「文學性」,卻在娓娓道來一個動人故事的同時傳達了 對一整個時代的緬懷與疼惜。細膩有情,以一種毫不張狂的創作面相,懷抱著內化通透的 ,對歲月對土地的情感意涵,十分雋永。 從民國三○到五○年代,人們日常生活裡接觸的「戲」,從野台歌仔戲、新劇、改良戲到 台語電影,變遷的不只是「形式」,其中承載的更多是現實環境主動或被動的嬗替與挪移 。這齣戲的情節,以一個和「戲神」田都元帥有著不解之緣的台灣男人「阿不拉」為主軸 ,以他終其一生對於戲的熱情做為核心精神,紀述的,外在是這些戲的「形式」在人們眼 皮子底下的由新汰久的蛻換(以及它們被取代後一去不再復返的,惆悵與感傷),其實, 背後鐫刻的,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長的世世代代最能感同身受的時局更迭(日據時代的 「皇民化政策」,讓歌仔戲不得不「樊梨花大戰宮本武藏」的荒謬、「新劇」稍嫌躁進但 反映了被壓抑太久的掙脫禮教的百姓心聲…等),這是選擇這個題材的第一個動人之處。 以「戲」這個元素做為主題來創作,在《阿不拉的三個女人》這個長篇故事裡,便提供了 生動繁複的「戲裡VS.戲外」、「劇情VS.人生」的「鏡像」對照。戲中情節的高潮起伏, 現實際遇的瞬息萬變,究竟哪個更讓人始料未及?處處耐人尋味。原著小說《戲金戲土》 ,書名的意思是「賣座的戲是金,不賣座的戲是土」,然而不論是金是土,對於「阿不拉 」這樣一個縱身投入一心癡迷無怨無悔的男人來說,戲,是他漫漫一生的價值與意義;這 個命題,對每一個有著「夢想追尋」的觀眾來說,應該都是啟發與省思,這是選擇這個題 材的第二個動人之處。 從電影到電視,從「文學劇」到「偶像劇」,以「復古情調」、「懷舊背景」做為「賣相 」的影視作品這幾年並不罕見,但《阿不拉的三個女人》以人生的時間軸、戲種演變的時 間軸,整合成台灣社會在「土地認同」、「人情義理」、「價值體認」等等人心思維的變 化時間軸,這個「懷舊」不只是噱頭,而有著更貼切自然,也更具備份量的必要性。而值 得慶幸的是,導演王為對於這個頗有難度的挑戰呈現了相當可觀的駕馭能力,從片頭開始 ,向五六○年代老電影致敬的大字體手寫字幕,到室內戲透露出懷舊文藝電影氣息的構圖 與色調,「時代感」的呈現講究而到位,這不只是一個細節掌握的製作態度,也直接地建 立了不同於其他台語劇的美學氛圍,很值得一提。 戲中的三位女主角出現在「阿不拉」這個「台灣查埔郎」特質清晰的男主角一生當中,階 段不同,意義也不同:雲卿是「恩」,月鳳是「情」,麗娜是「義」。她們的出現,都有 命運中避無可避的因緣,也都在合理、細緻、情感飽和的劇情設計中刻畫出她們「成就了 一個男人生命之所以完整」的可貴地位(當然,恩、情、義並不同時牽繫於同一個女人身 上,也造成了戲劇性的衝突與張力)。這三個女人的安排,合情入理,劇名從《戲金戲土 》改成《阿不拉的三個女人》,相當貼切,也並不是為了媚俗。 靈魂人物「阿不拉」由柯叔元挑樑領銜,沉穩,凝煉,撐起了整齣戲在「戲味」上的「質 感」和「情感厚度」。相較於之前在八點檔本土劇「走戲」多於「走心」的演技套路,這 次的「阿不拉」節奏從容,眼神、口條、肢體都呈現了更多的細部設計,人物的性格脈絡 條理分明,足見功力。 三個女主角中,李珞晴自然靈動,由內而外細膩地塑造出人物的氣質與神韻,表現可圈可 點。劉香慈挑戰跨幅巨大的角色層次,用心程度,值得敬佩。王瞳在凸顯特色鮮明的角色 時,力求深耕,避免了「符號化」的詮釋窠臼,兩人表現成績都明顯地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 相對於柯叔元的內斂,另一位主要男角余秉諺在民視大環境歷經相當時間的本土劇實務經 驗之後,過往的時尚模特兒框架終於卸除,「戲感」漸趨成熟,舉手投足,聲音表情,進 境值得肯定。另外,劇中的邊配角色中高手不少,游安順、林在培、唐美雲、張柏舟,眼 梢眉角都是戲,為戲加分不少。 整體來說,《阿不拉的三個女人》拍攝手法四平八穩,沒有特別眩目的技巧,沒有過分賣 弄的個人風格,卻因為「動人的原著」、「誠摯的改編」、「講究的製作」、「認真的演 技」幾個因素,付予了一個篇幅頗長的故事深具「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靈魂,鄭重推 薦給您。 ================================================================================ 本文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紐約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碩 士。涉足娛樂產業二十餘年:電影行銷、頻道經營、新聞採訪、唱片企劃、時尚發行,專 業經歷遍及PEOPLE雜誌、春暉電影、滾石唱片、MOD、VOGUE、GQ等公司要職。出版《惡女 阿楚》、《一個台客在紐約》等15本著作。 ================================================================================ 網址:http://www.nownews.com/n/2016/05/10/209403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9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TV/M.1462814998.A.634.html ※ 編輯: bill93557063 (111.254.190.3), 05/10/2016 01:30:28
文章代碼(AID): #1NCCaMOq (FTV)
文章代碼(AID): #1NCCaMOq (F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