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漫談古箏流派-- 河南箏
  接觸河南箏起因有二:
  第一,看到之前社團老師神乎奇技的大關節搖指,非常羨慕。
  第二,上述這位老師說了一句話:"要學古曲,從河南箏入手比較好"。
  他是在社團上課時間終了前對我說這句話,說完就走人,我也沒問為什麼,
  只知照辦。現在回想起來,這話說的真對。
  認真練習河南曲至今也有三四年了吧......
  她帶給我的,從一開始的困難,到逐漸喜歡上,到厭倦乏味,
  然後又重新發現她的美好。
  一直到今天,算是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會。
  從兩方面來講吧!
  首先,就是"快"的曲子。
  對於這些輕快的曲子,老實說...我是比較沒感覺的。
  只有接觸之始覺得很難...左手按絃按的很痛,以及逐漸上手後的興奮感,
  之後,就完全沒快感了。
  唯一有的感覺就是,覺得這些曲子....很油......
  不知有沒有人跟我有過同樣的感覺?
  彈這些曲子,就是一直滑音滑音..搖指搖指,一堆音符大幅度的在跳動。
  大概是因為速度較快吧,感覺不太有表現一些深刻東西的空間.....
  山坡羊...高山流水...小飛舞...打雁.....,常常彈到一半,我會突然停下來
  問自己:"我為什麼彈這些曲子?"  我也不知道....
  就是每次都會彈,但都不知道為了什麼去彈.......
  (也許是這些曲子都是基本功的原因吧,淺意識裡面知道基本功要契而不捨的練...)
  另一種,就是屬於"慢"的曲子。
  有別於快的曲子,慢的東西...特別打動人心。
  那種深沉..低迴...甚至哀傷的橋段,每每都讓我非常感動。
  在做那些顫音時,每一次的顫動...都直往我的內心深處敲去........
  記得有一次在一個相當寂靜的空間彈"落院",那天天氣很差,一副隨時會下雨的樣子。
  這曲子之前彈過上百遍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次來的融入。
  那種完全墜入曲子當中的感覺,全然忽略了四週的人事時地物。
  曲罷,緩緩抬頭,天...竟然下雨了!!  (比毛毛雨略大一點的雨勢)
  細細雨絲,略帶薄霧的空氣,尚未從曲子中抽離的情緒......
  當下,只覺置身於仙境,不肯離去.....
  這只是自己一個彈河南箏的經驗,只為說明她所帶給我的感覺。
  在彈奏這些慢曲子時,因為她慢,所以每個音都要非常仔細,不可馬乎。
  正因為如此,給了我們細細思考推敲的空間。
  也唯有在每個音符都深思熟慮的情況下,其中蘊含的深意...方昭然若揭。
  最後,有首曲子要特別單獨提出來說的,就是"漢江韻"。
  在王中山尚未灌錄CD之前(或說是他的CD尚未流入台灣之前),
  我想,知道這曲子的人應該不多(我也不例外)。
  現在,漢江韻大概無人不知了吧?
  他的確是很不錯的曲子,我本身也很喜歡。
  尤其當有人嫌古曲都要死不活,我最喜歡用漢江韻來堵這些人的嘴巴。
  這曲子大概是河南指法的集大成者吧.....
  快板跟慢板各運用了數種主要的河南指法,不管是左手還是右手。
  在我的心中,漢江韻算是練河南箏的一個里程碑。
  練到這,算是有所小成。也表示河南指法的"外觀"大致沒有太大問題了。
  剩下的,就是如何營造濃郁的"河南味兒"了~~
  順帶一提....
  王中山的版本,好聽雖好聽,尤其是慢板的部分,技巧好的沒話說。
  但是,加入了太多現代的元素,似乎.....
  如果純從娛樂的角度來看,那當然是娛樂姓十足,充滿了感官享受。
  但若以較嚴肅的心態來講,這樣並不是很好。
  尤其是結尾那一段快速指序的部分,雖然製造了結尾的高潮,但卻顯的過度華麗。
  我個人的看法(or偏見)-- 太華麗的東西,往往伴隨著空洞的內涵。
  雖然如此,我還是會常常聽她,因為他慢板部分彈的真好,有太多東西值得學習~~
  以上只是一些膚淺的心得意見。
  本來是想客觀的寫些河南箏相關的東西,沒想到卻變成盡啦一些主觀的意見,
  真是抱歉......
  失禮了...失禮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143.122
GuZhe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6
                        
                            14
                        
                            3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