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早期的香港鬼片

看板HK-movie (港片)作者 (Man United Forever T_T)時間18年前 (2006/07/06 13: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28 (看更多)
恕刪 這裡有一篇關香港早期鬼片評論 ------------------------------------------ 十一月專題:新浪潮鬼片的香港性 / 湯禎兆 在台灣舉行的「鬼魅影展」(編按:台灣電影文化協會主辦,「國民戲院」系列影展之一 ,於十月及十一月舉行)中,被界定屬於新浪潮作品有許鞍華的《瘋劫》(1979)、《撞 到正》(1980)、余允抗的《凶榜》(1981)和翁維銓的《再生人》(1982)——我在這 裏是以卓伯棠的《香港新浪潮電影》(香港天地圖書,2003)的說法為據。而在同期中的 《山中傳奇》(1979)因歸屬於胡金銓的文人系統,而許鞍華的《瘋劫》嚴格來說也不過 為驚慄片而非鬼魅片之屬,所以也不擬在此申論;反而桂治洪的《邪》(1980)既開啟了 邵氏的「邪」系列三部曲(《邪》、《邪鬥邪》及《邪完再邪》),而且也具備了新浪潮 鬼片的基本特色,故此也納入本文中加以分析。 或許由《凶榜》入手會更準確突出到問題的癥結:自從近年以上各片陸續以影碟形式重新 推出市場後,不少人都給予肯定的評價,甚至以它們的製作嚴謹與今時今日同類型作品的 粗糙作對比慨嘆。但如果我們回頭再看一下相關的文獻,不難發現從「共時性」的角度去 審察,以上提及的新浪潮鬼片其實不無評價上的爭議性。以《凶榜》為例,石琪予以激賞 ,認為「全片細節豐富,映像流麗,氣氛與特技俱佳,雖然內容並無新意,但技藝風格已 有頗高水平,很多西片亦有所不及」(《石琪影話集──新浪潮逼人來》,香港次文化堂 ,1999)。不過與此同時,李焯桃亦有截然不同的評價:他針對的正是余允抗太專注於對 專業上技藝主義式的追求,反而對劇本方面不甚了了,令到作品「專業得來缺乏個性,缺 乏幽默,缺乏感情」(《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筆記》,香港創建文庫,1990)。以上提及的 對立,其實也點出了新浪潮時期徘徊於專業與創意孰先孰後的輕重爭議上,這才是背後隱 伏的潛在議程。 《凶榜》的例子其實正好道出新浪潮時期下,一眾導演對中西匯合的思考探索。那一代的 香港導演,不少都有在外國學習電影的經驗,然後透過在香港電視台的訓練後,才進一步 踏足大銀幕來作發揮。如何把所學結合本土經驗加以融匯成具個人風格的作品,差不多可 說是同代人的共同創作目標。所以在題材上早有旗幟鮮明以中西文代撞擊為綱目的作品出 現,如《撞到正》便以西方的電影敘事手法,去處理一個源自民間傳說及迷信系統的素材 。而《再生人》更是一糅合電腦科技與算命輪迴等中西合璧題材的實驗作。兩者的野心及 魄力均不容輕視,然而在此方向之下,亦有如《凶榜》及《邪》等較以娛樂基礎為本,作 有限度融合嘗試的作品出現,可說是在不同層次下呼應了當時蓄勢待發的時代氣息。而且 更重要的,乃現實上前者的嘗試證明了流於曲高和寡,反而後者的風格更明顯於晚來者中 看出明顯的影響,可說於香港鬼片的發展史上有更重要的位置角色(此處僅從客觀情況而 論,不涉價值評議)。 以上提及的新浪潮鬼片,其中一項為人津津樂道的特點便是香港性的確立:那包含大量的 實景取材、對空間的敏感掌握、語言上的靈活翻新等等,當中固然不一定由它們而發。事 實上,TVB於一九七八年啟播的《幻海奇情》系列,以香港版的《Twilight Zone》(香港 譯作《迷離境界》)包裝,推出大量以十五分鐘為一單元的短篇鬼怪故事,成為影響深遠 的一代人記憶歸宿。九十年代興起的《夜半一點鐘》系列,延伸出來的「鬼片三段論」結 構,正好有其於本土靈異影像史上的形式承傳脈絡根源。不過《幻海奇情》更重要的影響 ,是成功把靈異題材和本土生活結合,從而製造出巧妙的新鮮鬼片觸感,其中如《四人歸 西》(以港人熱愛的打麻雀禁忌為題材)已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經典。《凶榜》中的本 土色彩正好有不少與《幻海奇情》有異曲同工之妙,如利用過期報紙纏繞詹森令他喪命的 方法,便與《幻海奇情》中的〈報紙〉玩報紙的時空錯置一脈相承。又如《凶榜》中為人 稱頌的大廈困獸鬥的空間設計,一方面不僅點明了困逼空間對香港人的逼壓感覺,但又同 時具備強烈的親切感,形成一又愛又恨的糾纏心態。余允抗不僅在後來的《凶貓》(1987 )來一次異代重構,再把大廈的封閉驚恐性重來一次(也是貓妖在大廈內大開殺戒及找尋 上身的對象),而且大廈的毀滅性構思也明顯地觸發了他人對商場的同類型處理的啟導。 先有同代人霍耀良於《毀滅號地車》(1983)中把車輛駕入商場內,再橫衝直撞去企圖輾 斃仇家的瘋狂想法,更遑論後來成為葉偉信把喪屍置於商場內的大膽及風格化處理,由是 而衍生了一九九八年的出色作品《生化壽屍》。 另一項突出的香港性便是對中西合璧的探求,此所以《凶榜》有明顯的《魔鬼怪嬰》、《 驅魔人》及《凶兆》等著名西方鬼片的影子,而且也承接西方對母體恐懼的心理學傳統中 ,以母體懷孕及魔童轉生來帶出害怕女人繁殖的驚慄性,也回應了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於《恐怖的權力——論卑賤》中把母親體內的一切視為「卑賤物」的終極恐懼 (這一點於陳果的二○○四年新作《三更2之餃子》有進一步的發揮)。翁維銓更著跡地 不斷提及林子祥的西化背景,表面上對迷信之說萬二分介懷,但最後竟然企圖透過把掃把 星所帶來的厄運,和中國民俗上的各式靈異論(由算命、摸骨到玄光術等等)拼合,從而 引申出中西混同的迷幻合流看法。桂治洪在大耍鬼怪噱頭後,又企圖在片末為恬妮的角色 增生一個攣生妹妹,來把靈異素材作一心理分析的復仇格局轉化——儘管並不算成功,但 卻可清楚看出創作人背後的用心。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電影其後湧現大量的「術士片」,如 《鬼打鬼》(1980)、《人嚇人》(1982)及《人嚇鬼》(1984)等,反而回歸了民俗傳 統的範疇內,擱下了中西合璧的探索,而從庶民性中去謀求鬼怪與喜劇片種的結合可能。 由此也可回歸到文首提及石琪與李焯桃的差異來——前者指涉的新浪潮特質,正著眼於「 專業性」上(如果用羅貴祥的分析,正是香港電影一直潛藏向「荷里活模式」靠攏的心底 傾向);後者強調的則是依附於「新浪潮」影史上(無論是法國還是日本)所突出的反傳 統創意格局。而以上提及的作品,正好以混種格局把其中的特質予以不同程度的彰顯。此 所以中西合璧作為創意實踐的支持,正好容許不同人有相異的切入評議空間。而我正好認 為基於以上作品均有提及的新浪潮屬性,所以即使實質成就其實如李焯桃所云的創意有限 ,但仍可透過時代差異的對照下,讓人產生一份超越時空的增生好感來。 -- 球迷這個‘迷’字,清楚了吧! 理性都不足以解釋理性, 理性更不足以解釋我成為曼迷那顆瀰漫的心,所以偽球迷就別裝理性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11.10.163
文章代碼(AID): #14h9b4gZ (HK-movie)
文章代碼(AID): #14h9b4gZ (HK-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