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三少四壯集---那是個好年份
2006.11.06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02+112006110600394,00.html
■三少四壯集---那是個好年份
陳冠中
侯孝賢很快就會顯露他是世界級大師的本色。這裡除個人才華外,造化和兩地文化氛
圍相信亦起了作用。
香港的新浪潮電影,由1978年底開始騷動,81年是高潮期,82年退潮,之後只剩下餘
波。81年是最後一次像樣但註定徒勞的叫陣。
那年可能是新銳導演拍戲機會最多的一年,包括許鞍華的《胡越的故事》、方育平的
《父子情》、章國明的《邊緣人》、譚家明的《愛殺》、單慧珠的《忌廉溝鮮奶》、舒琪
的《兩小無知》、余允抗的《魔界轉生》、于仁泰的《巡城馬》、嚴浩的《公子嬌》、王
晶的《千王門千霸》、梁普智的《龍咁威》、翁維銓的《再生人》、霍耀良的《失業生》
、蔡繼光的《不准掉頭》、黃志的《撞板神探電子龜》、卓伯棠《煲車》、黃志強的《舞
廳》等,算是夠亮麗的成績單,更是極寬拓的光譜,放在之前任何一年都有可能改變香港
電影的生態,偏偏在81年遇上海嘯似的鬧喜劇巨浪,一下淹沒,大部份新銳導演不見得不
想拍商業片,從選題看新浪潮最有代表性導演的頭幾年作品,都是有商業考慮的,只是他
們希望拍出跟時下主流港產片不一樣的、或許更有意思的商業片。
今天,我們必須承認,正是這股跟一般港產片不一樣的味道,使得新銳導演的作品跟
港產觀眾始終有著距離。徐克與王晶是例外。
影評人高斯雅當年就曾敏銳的說,新導演們想以西方形式表現中國人和香港的感受是
行不通的。
或者說,新銳導演看了太多藝術片和好萊塢商業片,受了太多外片影響,還沒懂得拍
港產片。
我進電影行的時候,也是滿腦子外片,有點看不起主流的港產片,總想把港產片弄得
更像好萊塢片,最大的野心是製作一些不像港片而像西片的商業片。
記得當時不少新電影人受到70年代新好萊塢的鼓舞,言必哥普拉、史高西斯,恨不得
有機會拍自己的《教父》、《的士司機》。只是,那一個好萊塢的觀眾,和我們這一個東
方好萊塢的觀眾,要看的東西原來是不一樣的。
本來,是有一種類型電影,可以幫助一部份新銳導演從西片過渡到港片,那就是警匪
黑幫片,可是81年後連這個窗口都半關了,只剩下鬧喜劇為主、諧趣動作片為副的局面,
都是新銳導演最不擅長的類型。接下的五年,倖存的新銳只能單打獨鬥,很被動在主流夾
縫中求存。到86年這個黑幫片窗口因徐克、吳宇森的《英雄本色》而重開時,當年的新銳
已沒剩幾個能趕上車。
像許鞍華那部雅俗共賞的動作劇情片《胡越的故事》竟未能在81年引領潮流,說明當
時香港影業雖然在生意上越做越大,但在戲路和趣味上是在收窄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來就求仁得仁的方育平,走本土樸素寫實路線,自然是在邊緣
的邊緣。如果在81年我們比較當時在台灣是拍商業片的侯孝賢,和拍了《元洲仔之歌》、
《野孩子》、《父子情》的方育平,相信不少人會認為方育平更有可能成為歐美藝術片市
場之星。當然,侯孝賢很快就會顯露他是世界級大師的本色。這裡除個人才華外,造化和
兩地文化氛圍相信亦起了作用。
不過在81年,我們經歷了香港電影多貌的一年,加上唐書璇74年拍攝的文革片《再見
中國》終被解禁,譚詠麟在台灣演了王童導演的《假如我是真的》,謝晉在文革後第一部
作品《天雲山傳奇》在港公映,新導演凌子替大陸文革後第一家民營的南海影業拍成了《
原野》,那年怎麼說都是一個難得的好年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HK-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