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魔山》導演手法及娛樂性
本篇不談什麼恐怖片包裹的靈魂什麼嚴肅話題。
就一個很單純的恐怖片觀眾來看《魔山》。
看電影有很多種態度,而我只欣賞電影給我帶來的樂趣,以及紀錄在觀賞這些影片後
的想法。
這些當然很主觀,也無法代表導演的想法。
當然,以下的內容或多或少會提及劇情。
不過我會避開關鍵。
乍看開場數名探測人員受襲,毫無半點創造力。
我皺起眉頭懷疑這很像Alexandre Aja的風格沒錯,但怎麼會這樣開始?
不曉得是不是跟原作致敬的關係,或者是我上一篇提到的緣故。
本片缺乏了一個石破天驚的開場,不過這個影響並不是很大。
覃狀雲不斷冒出的片頭,配上鄉村音樂,不搭調中產生的奇妙,這也不是什麼新玩意。
《活人生吃》的片頭即是如此。
或許這都是歐洲導演的惡趣味。
看了大半個小時,除了荒野沙漠場景十分特殊之外,甚至出現了一點《德州電鋸殺人狂》
的影子存在。
片頭不夠石破天驚的確給我留下一點芥蒂。
不過別上了Alexandre Aja的當。
不如《顫慄》的英文片名,開場十五分鐘後即不斷給予觀眾『高壓電』。
顧及了敘述以及影像表現,前一大段證明了Alexandre Aja不只是擅長殺人魔與受害者
對峙的數分鐘而已。
Alexandre Aja的美術以及構圖功力展現在運鏡上,充分表現出了荒野四處無人的孤寂還
有沉默。
我想一千一百萬美金的製作成本不是用在血漿而是拿來架場景以及電腦動畫。
跟Eli Roth的敘述功力比起來,兩位導演各有各的巧妙。
不過除了沙漠、沙漠、還是沙漠,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不少,但著墨不深。
是缺點之一。
在試驗村裡導演使用了無數的假人。
製造了相當的氣氛,同時也暗喻突變家庭多麼嚮往正常人生活。
在刺激場景上,Alexandre Aja從沒讓人失望。
比起《顫慄》女主角藏身男廁一鏡到底不知兇手何處去的情況下。
本片更營造了兩種隨時會被突變人發現的狀況下,主角的應變。
最後,本片沒有傳統的追逐戲份,只有砍殺戲。
長達數分鐘的連續砍殺戲,絲毫不停的緊逼觀眾神經。
在這場砍殺戲中,無論是兇手的武器去向,被害者的閃躲、反擊,等流暢度都是一流。
不過在本片之前或是之後的數部作品一連串的重複出現,似乎產生了新的公式:
被砍下手指的角色最後無論如何都會存活下來?
恐怕舊有的英雄主義已經過時,主角不再是金身護體,而是流行殘廢主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36.111
Horror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