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身體與空間影展專拍名著 布魯克挑戰極限

看板India-movie (印度影視)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5年前 (2009/08/17 15: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9-08-17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英國劇場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不但是成功的劇場導演,也是深具代表 性的電影導演。布魯克的劇作《何以如是》(Warum Warum)將在台北藝術節演出,而布 魯克回顧影展在「身體與空間影展」呈現,目前在光點台北播映。  高齡八十四歲的布魯克,擅長將文學及舞台劇搬上銀幕,代表作包括了改編自莒哈 絲同名小說的《如歌的中板》、改編自名著的《蒼蠅王》及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 羅達》。  布魯克生於倫敦,擁有俄國血統,十八歲畢業於牛津大學時便與友人合拍第一部電 影,並擔任舞台劇《浮士德》導演,廿二歲即進入倫敦科芬花園歌劇院擔任藝術總監。  布魯克直到一九五三年才將劇場經驗搬上銀幕拍攝《乞丐歌劇》。《如歌的中板》 後,他進入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他也將舞台劇《李爾王》、《馬哈薩德》及《卡門的悲 劇》搬上銀幕,許多作品在他手上同時出現劇場及電影兩種版本。  布魯克一九六○年的《如歌的中板》以從容的敘事節奏及詩化的運鏡,成為新浪潮 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一九六三年布魯克挑戰《蒼蠅王》。他將完全不會演戲的孩子帶到荒 島上接受嚴苛的訓練演出。故事描述二戰期間,滿載富家子弟的飛機墜落在荒島上,小孩 們決定自力更生,重新建立社會組織。最終卻由動物本能主宰一切而失控。  布魯克在波多黎各一處小島的廢棄工場,以戲劇工作坊的方式,帶領卅多位毫無演 出經驗的男孩「實驗」這部電影,效果超乎預期的好,這也成為日後興起的青少年劇場典 範。  一九九○年布魯克更將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搬上銀幕,內容呈現婆羅多族的兩 支後裔為了王位繼承權而鬥爭,竟使世界遭逢萬劫不復的危機。這部人類史上最長的詩歌 包含大量神話及寓言,布魯克歷經九年籌備,並在他位於法國北部的「北方劇場」耗時九 個月排練,塑造出一部長達九個小時的史詩劇場,這次來台播映的是精簡為一六四分鐘的 版本。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08/17 15:28)
文章代碼(AID): #1AYGQ0ZE (India-movie)
文章代碼(AID): #1AYGQ0ZE (India-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