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印度.歌舞.寶萊塢(中) by Ryan
看板India-movie (印度影視)作者lovelandbird (India-movie)時間15年前 (2009/10/04 16:08)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1/1
文章來源: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
http://mypaper.pchome.com.tw/legend1976/post/1249562315
發表日期:2005-07-28
作者:Ryan
˙寶萊塢面面觀
從1950的寶萊塢黃金年代(Golden Age)到1980年代末期遭逢錄影帶、有線電視等新科技
及盜版的衝擊,寶萊塢在1990年代絕處逢生,參透電影發行的學問,正式邁入超級大片(
Mega-Hit)旋風的新紀元。全長近四小時的《榮耀之役》,無疑是一窺典型Mega-Hit的最
佳入門電影。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末期,某窮鄉僻壤的印度農民以土地稅(也就是片名
Lagaan的由來)為賭注,與英國殖民軍官展開一場板球(Cricket)大賽,撇開男歡女愛
及歌舞場面不談,《榮耀之役》幾乎就是印度版的《少林足球》了。小人物總能秉持著團
結力量大的真理擊敗萬惡大魔頭(英國軍官),《榮耀之役》聰明地為影片灌進些許民族
主義色彩,讓英國白人軍官之妹愛上印度農民好偷渡種族上的阿Q式精神勝利,也不忘討
論一下纏繞印度千年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沈痾,種種在劇情上的刻意暗示,讓整
部電影成了一堂精彩的文化研究課程。
至於獲邀至坎城影展作非競賽類特別映演的《寶萊塢生死戀》(Devdas),改編自印度家
喻戶曉的知名小說(曾經在1928、1935、1955年三度改編成電影)。就如同許多言情小說
永遠真空於政經真實環境、就如同許多肥皂劇習慣把人性壓縮、扭曲到某種極致般,《寶
萊塢生死戀》是一則老掉牙(富家男愛上貧家女)的悲劇故事。這部把寶萊塢的金碧輝煌
呈現得淋漓盡致的代表作,除了讓全世界觀眾見證女主角艾許維亞‧瑞伊的美麗,更是認
識寶萊塢當紅一哥沙魯克.罕(Shahrukh Khan)的最佳入門影片喔。
事實上,桑傑.里拉.班薩里(Sanjay Leela Bhansali)在《寶萊塢生死戀》的華麗非
凡,絕非練功一日。光從《寶》片氣勢十足、甚至遭人批評「小題大作」的大派開場來看
,早證明了這位不算什麼作者型藝術的潛力導演,就是有吃寶萊塢飯碗的實力。1996年的
《寂靜之音》(Khamoshi: The Musical),是桑傑.里拉.班薩里的處女作,也是難得
有美國資金挹注、在美國廣為發行的寶萊塢影片。這部電影充滿了寶萊塢的招牌特色,一
對窮苦的聾啞夫婦生下健全而有歌唱天賦的美麗女兒,女兒長大後面臨生命中最困難的抉
擇:她該如何開創屬於自己的「正常」生活?這個故事和同樣在1996年問世的德國電影《
走出寂靜》(Beyond Silence)極為相似,而導演花了極大比重刻畫親情的可貴,則讓人
不由得把本片和薩亞吉.雷的「阿普三部曲」擺在天平上比較。從道德教化方面來看,《
寂靜之音》簡直是一部福音電影,因為片中支持這個悲慘家庭繼續樂觀過活的,是對於宗
教的信念與對音樂的熱情;從戲劇性的高潮來看,《寂靜之音》劇中角色大言不慚、赤裸
裸地宣洩情感,高濃度的表演方式、故事的衝突與妥協等通俗劇元素其來有自,顯然介於
希臘悲劇、莎劇與「花系列」、「霹靂火」之間。《寂靜之音》膽敢以聾啞人士為故事中
心,對於載歌載舞的寶萊塢來說,算是空前一大挑戰。桑傑.里拉.班薩里聰明地運用自
己精於雕琢畫面的天分,把理當沈默的片刻揉進超寫實的音樂旋律中,藉著歌舞場面的熱
鬧歡騰滲透出奇異的哀傷,催淚的功力絲毫不輸《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
)呢。
想要認識其他寶萊塢巨星,可以縱橫寶萊塢將近一世紀的Kapoor家族為起點。自曾祖父
Prithviraj Kapoor及堪稱寶萊塢史上最偉大的演員兼導演的Raj Kapoor開始,這個有著
寶石般美麗綠色眼珠的Kapoor家族,目前已傳承到第四代了。表現最為出色的Karisma
Kapoor 是兩屆Filmfare獎影后,而她的妹妹Kareena Kapoor則因為和沙魯克.罕合演史
詩級大片《孔雀王朝之阿育王》(Asoka)而嶄露頭角。女星們能和有「寶萊塢的湯姆.
克魯斯」美譽的沙魯克.罕搭檔演出,無疑是向寶萊塢宣示了自己的分量。例如在《寶萊
塢生死戀》中飾演有情有義煙花女的瑪荷莉.狄特(Madhuri Dixit),論戲份和國際知
名度雖比不上艾許維亞.瑞伊,但在寶萊塢可是地位崇高的阿姐級影后,1990年代和沙魯
克.罕搭檔演過好幾齣膾炙人口的好戲。只可惜歲月不饒人,雖然她還未滿四十歲,就像
瓊瑤劇的女主角要求愈年輕愈好般,適合這位影后的角色卻是愈來愈少了。
只要多看幾部標準寶萊塢大片,不難發現其角色配對的公式:片中通常會來上一段兩男搶
一女或兩女戀一男的三角戀;劈腿的一方絕對不是花心、濫情,之所以「意外」劈腿,往
往是源於命運的捉弄、家長的阻撓或種種天災人禍;然後被劈腿的兩個苦主通常很善良,
不會相互害來害去,反正這類邪惡的事情自有專門設計的反派負責;另外,找個中生代夠
分量的男星演男主角的好朋友(Helper)或片中的反派(Villain),若不是讓觀眾恨得
牙癢癢,就是純搞笑營造熱鬧氣氛;而一堆八婆及言行完全卡通化的正反派小配角,往往
遍布整部電影,依影片節奏所需製造略嫌粗鄙的樂趣。
縱橫1990年代寶萊塢影壇的前三位男星被尊為「3K」,即是沙魯克.罕、《榮耀之役》的
製作人兼男主角Aamir Khan,以及差點就娶到艾許維亞.瑞伊的寶萊塢壞小子Salman
Khan。至於從1970年代就開始叱吒寶萊塢的國寶級影帝Amitabh Bachchan,幾乎就是寶萊
塢的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即使年過六十,照樣搭檔年輕女星,動作片、戰爭
片、驚悚片都不放過,地位猶在「3K」之上。
要稱2001年是近年來寶萊塢電影最光輝燦爛的一年絕不為過。從當屆Filmfare獎(寶萊塢
電影工業的至高榮譽,等於是印度的奧斯卡)的主要提名名單來看,「3K」之一的Aamir
Khan最出鋒頭,除了他自製自演的《榮耀之役》成為大贏家,另一部由他主演的中產階級
時裝愛情片《追夢三人行》(Dil Chahta Hai)不但票房成功,還獲得影評人的大力背書
。年輕導演Farhan Akhtar有著寶萊塢電影向來缺乏的靈活與實驗精神,為傳統寶萊塢歌
舞翻出了一些新意。
至於沙魯克.罕自製自演的《孔雀王朝之阿育王》,雖也獲得了Filmfare提名,評價、票
房終究不如預期出色。不過另一部也提名許多獎項、同樣由沙魯克.罕主演的《有時歡笑
有時淚》(Kabhi Khushi Kabhie Gham...)更不得了;該片導演Karan Johar年紀輕輕,
1998年首度自編自導、和老爸聯合製片,就創造出一部寶萊塢「Mega-Hit」──《心動的
感覺》(Kuch Kuch Hota Hai)。「Mega-Hit」這個名詞,在寶萊塢可不是一頂隨便就戴
得上去的桂冠,《寶萊塢生死戀》甚至只排得上Super-hit,還無法達到Mega-Hit萬人空
巷的無敵境界。
《心動的感覺》、《有時歡笑有時淚》的熱潮甚至延伸到英國,身為寶萊塢影片海外的最
大市場,這兩部「Mega-Hit」也不負重望地攻入英國當週賣座電影榜,後者與英國國寶《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對打,更
是表現得毫不遜色!《有時歡笑有時淚》承襲《心動的感覺》的成功模式,再度撮合沙魯
克.罕(大家應該都認得出上圖左二就是這位寶萊塢一哥吧)與Kajol(上圖左一)這對
化學作用極強的銀幕情侶,兩人在劇中甚至還繼續沿用之前在《心動的感覺》的名字(
Rahul與Anjali)。沙魯克.罕的貴氣與Kajol平易近人的樂觀活力,是當年《心動的感覺
》擄獲人心的重要關鍵。(只可惜2001年演完《有時歡笑有時淚》,順便再度抱回一座
Filmfare影后獎後,Kajol已放話要暫時退隱,把時間留給家庭了。)
另外,《心動的感覺》那群搶眼的配角,及當初以《心動的感覺》一炮而紅的玉女紅星
Rani Mukherjee,也都應邀回娘家客串演出,Rani Mukherjee也因此有機會和沙魯克.罕
再敘無言的結局。《有時歡笑有時淚》的同名主題曲,甚至在副歌部分直接沿襲《心動的
感覺》琅琅上口的主旋律,歌舞場面則是以一棟豪宅百人歡騰熱舞的大場面揭開序幕,絕
對是《寶萊塢生死戀》問世之前,最金光閃閃的寶萊塢鉅片。
如果只是一王二后加原班人馬,當然沒辦法製造話題。於是,Amitabh Bachchan(上圖右
三)應邀演出因階級門第之偏見而把長子(沙魯克.罕)逐出家門的頑固老爸,然後是本
片最讓影迷興奮的部分:有鑑於上回《心動的感覺》在片尾請來「3K」的Salman Khan製
造高潮,效果出奇得好,甚至讓從未拿過Filmfare獎的他意外撈到生平第一座男配角獎。
這一次乾脆請來寶萊塢最新偶像Hrithik Roshan(上圖右一)飾演么子,在電影的後半段
和兩位影帝前輩分庭抗禮,讓本片成為寶萊塢老中青三代一哥的演技大比拼。
Hrithik Roshan的父親是寶萊塢知名導演Rakesh Roshan,在父親有計劃的栽培下,他於
2000年以量身訂造的愛情動作片《緣來有情人》(Kaho Naa...Pyaar Hai)火速竄紅。接
下來短短四年內,他連拿下兩屆Filmfare影帝,地位早已凌駕「3K」中表現較弱的
Salman Khan,如今在寶萊塢的影響力僅次於Amitabh Bachchan、Aamir Khan、沙魯克.
罕及艾許維亞.瑞伊。比「3K」平均年齡年輕十歲、身材比「3K」高壯,歌聲動聽、舞蹈
動作充滿西式現代風格,下一個十年顯然是Hrithik Roshan的世紀了。
提了這麼多備感陌生的寶萊塢巨星,也許很難體會《有時歡笑有時淚》卡司的豪華指數。
這麼比喻好了,假如有一部好萊塢大製作影片,召集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茱莉
亞.羅伯茲(Julia Roberts)和葛妮絲.派特蘿(Gwyneth Paltrow)談一場三角戀,史
恩.康納萊演出阿湯哥的父親,《魔戒》弓箭手奧蘭多.布倫(Orlando Bloom)演阿湯
哥的弟弟,這樣的組合嚇不嚇人?
《有時歡笑有時淚》並非完全以愛情戲為主,這個算計精準的劇本選中「印度」、「傳統
」兩大元素製造故事的衝突。有錢有勢的父親對於長子愛上貧家女的憤怒,源自他對傳統
、階級與身分的堅持。等長子憤而與女友私奔到英國後,異鄉的生活即使優渥(這就是寶
萊塢電影一向很不切實際的漏洞),卻還是阻擋不了夫妻倆對印度祖國的懷念。這些很像
小時候「生活與倫理」課本內容的教條,透過寶萊塢的華麗三百六十度環繞鏡頭及一場接
一場的歌舞呈現出來後,神奇地披上一層寓教於樂,還深深感動人心的通俗劇魔法金粉。
也許是切割不斷曾受英國殖民的臍帶,也許是為了討好英美兩地龐大的印度觀影人口,許
多寶萊塢電影往往特別安排男女主角從英美學成歸國。《有時歡笑有時淚》的後半段甚至
完全以倫敦為背景,除了讓演員在倫敦名勝、甚至大英博物館裡率領眾白人演員載歌載舞
揚眉吐氣以外,更不忘藉機醜化白人,自我精神勝利一番。這種以影像意淫的伎倆,完全
跟多數講異鄉夢碎的電影哭哭啼啼的苦情作風大相逕庭,而且還確保了海外印僑(NRIs—
Non-Resident Indians)笑中噴淚的無條件支持哩。
面對後輩Hrithik Roshan一再挑戰「寶萊塢一哥」地位,沙魯克.罕總算在2004年狠狠贏
了一回。《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Main Hoon Na)原是為Hrithik Roshan量身訂作,
最後卻落到沙魯克.罕手裡。這回他降齡飾演為了任務而去校園臥底的警探,片中除了有
他最拿手的親情、愛情糾葛,寶萊塢難得一見的動作、爆破戲更是一大噱頭,也因此上映
之後打破了許多寶萊塢票房紀錄,為沙魯克.罕的輝煌戰績再添一筆。本片導演法拉.罕
(Farah Khan)是寶萊塢首屈一指的編舞家,《心動的感覺》、《有時歡笑有時淚》、《
追夢三人行》、《雨季的婚禮》等都是由她編舞。因為長期與沙魯克.罕合作,她懂得去
挖掘沙魯克.罕最迷人的一面;因為長期為寶萊塢鉅片編舞,耳濡目染之下,她多少瞭解
到拍寶萊塢片就是得下猛藥。於是《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揚棄傳統寶萊塢電影拖拖拉
拉的節奏,從《逃學威龍》式的校園溝女仔青春鬧劇立刻大躍進到《駭客任務》(The
Matrix)般的科幻打鬥場景,毫不扭捏地拼湊出一盤絕對不健康、卻又美味至極的寶萊塢
速食全餐,難怪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87.73
India-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26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