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影評:《國士無雙》(Catch)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陌日程式)時間19年前 (2006/03/15 11: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jimulder (陌日程式) 看板: movie 標題: 不負責任影評:《國士無雙》(Catch) 時間: Wed Mar 15 11:54:55 2006 原文刊載於《金桔粒的影像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jimulder 閱讀須知: 注意!本文分為「雷區」與「非雷區」。若不想知道關鍵劇情與結局者,請勿 進入「雷區」閱讀,以免誤觸詭雷。 <---我是本文開始的分隔線我是本文開始的分隔線我是本文開始的分隔線---> 或許被台灣片商的取名規則養壞了胃口,好像凡類型片者必掛上「終極王牌」 等神主牌位才感覺夠味,以致於初聽《國士無雙》,會一頭霧水搞不懂這是何 種類型的電影。不過在現今神鬼當道、王牌當家的亂世之中,《國士無雙》若 循原名《王牌咖哩飛》,或許只會成為被類型片名洪流淹沒的無名小片,永世 不得翻身。而念起來土土的「國士無雙」,隨著密集宣傳不斷曝光地叫著叫著 ,原本繞舌的片名,慢慢的也變得親切起來。 話說,國片已經沒啥類型片了。礙於資金挹注的困難與類型片市場難與好萊塢 競爭,大部片的國片導演仍然傾向文以載道,以較低成本的劇情片做為一抒不 平之嗚的發聲管道。 然而這幾年來,國片市場結構物換星移,導演筒逐漸由新浪潮電影導演的手中 ,轉移到新一代的年輕導演:他們自出生,就接受影像世代的薰陶,沒有太多 的歷史包袱,只想拍出有趣的作品。或許在人性刻劃上尚嫌不足,但對於鏡頭 的掌握與影片的節奏感,卻和老一輩的電影人有截然不同的態度與作法。然而 ,處於MTV世代的年輕人對於處理起畫面的張力,雖較老一輩的電影人得心 應手,但空洞乏味的戲劇內容與扁平的角色性格卻也成為這代新銳導演的共同 問題。 不過,在陳映蓉的《國士無雙》("Catch")中,我看到了結合劇情與類型的 新型態創作態度。 第一次看陳映蓉的作品,是2004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17歲的天空》。片中 打造出一個男同烏托邦,全片除了導演和製片外沒有一位女性(哦,編劇除外) ,沒有《藍宇》對社會有苦難言的悲劇結局,也不像其他同志電影著重在情慾 面上的描寫,《17歲天空》將同志的故事融入喜劇元素,讓觀眾能夠跳脫出同 志電影的慣性悲情中,在笑聲裡感受同志之間的愛與生活。 國片有個小通病,就是即便為類型片,也必須在裡頭加進一些導演個人特質的 教忠教孝。《我的逍遙學伴》(Rated:喜劇)中楊順清式的京劇笑料、《宅變》 (Rated:恐怖片。)裡家族思想凌駕一切甚至不惜犧牲親人性命的倫理悲劇、《 英勇戰士俏姑娘》(Rated:喜劇片)裡對於集體恐懼氛圍下的人性的殘酷描寫… …不一而足。也就是說,我們很難在電影院坐下來時,徹頭徹尾地看一部有點 思想,但那「思想」不致於凌駕那「類型」的輕鬆國片。但《國士無雙》很明 顯地往腳步比較輕盈的方向前進,將更多商業喜劇片的電影元素,注進頹勢已 久的國片市場。讓觀眾到電影院看到的,是一部純粹的、或許再加上一些推理 、結局來點twist的喜劇。二個鐘頭的片子或許稍長,但笑聲便足以填滿那空 白了。 (以下是雷區,不怕被「詐」傷再進來。) 《國士無雙》的喜劇感,從前期的海報設計便可看出端倪:男主角楊祐寧倚在 大大的"Catch"的標準字上,一口潔白牙齒的陽光笑容,活脫是《全民情聖》 (Hitch)中威爾史密斯的翻版。海報替該片定了基調,走進電影院後,帶點設 計時尚感的片頭加上輕快的爵士曲風,像極了《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的片頭風格(哦,忘了介紹,製作《國士無雙》片頭的也是《蜘蛛人 》第一集開場的動畫師哦),一開場便令人感受到其影片的清新風格。 進入《國士無雙》正片,劇情曲折離奇,支線複雜,有黑吃黑的幫派鬥爭戲碼 、有白道洗錢的警政歪風、有一窩風的媒體亂象、也有讓人看了一頭霧水的雙 面諜技倆。編導陳映蓉在影片中放進不少的喜劇與推理元素,企圖讓觀眾在享 受無釐頭的笑料之際,也能夠隨著劇情的發展,共同猜測「到底誰是詐騙之神 - 十一哥」。 這種推理的過程,是愉悅的。雖然《國士無雙》中的笑點有點冷,開頭部份的 笑點無法充份表,而部份演員的生硬演技也難以將這生動有趣的劇本發揮到最 好的品質。但男女主角的演出卻已算是成功。中山堂的一場募款晚會,警/臥/ 詐三方戲劇性地集合在一起,雞同鴨講的對白衝撞出如荒謬劇般的爆笑情節。 電梯裡吳樂極和張知其一進一出的連珠炮,也創造出少見的戲劇「笑」果。可 惜的是其他角色並未能發揮專長(監聽、變聲、變造偽卡),讓詐騙集團的成員 淪為賺黑心商人錢的卒子,甚至連逍遙學伴林孟瑾,也只成為扮裝為秘書、護 士與人妻的陪笑花瓶。 不過,聽過一句話嗎?"結局可以拯救一切"。當所有的一切真相大白,觀眾了 解原來真正的十一哥,就是「(馬賽克)」時,就算沒有像《靈異第六感》 ("The Sixth Sense")的恍然大悟,應該也感受到《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般的拷貝貓(copycat)吧。在這裡講拷貝貓並無不敬之意,畢竟電影 創意是隨著文化時空背景的不同而做調整的。既然好萊塢都能重拍《無間道》 了,那為何我們不能有一部台版的《刺激驚爆點》呢? 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接到詐騙集團的電話。那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詐騙手法, 幾乎已然成為特有的台灣文化。從「小姐,你爸欠錢哦。」到「媽媽,我好痛 ,救救我。」,台灣人民已經從被詐騙集團勒索的恐懼中,轉而以好笑或荒謬 的態度去看待這個新型的社會現象,甚至還反將一軍(例子不勝枚數,這陣子 最有名的應數「繞舌歌智退總機小姐」最為爆笑吧)。而《國士無雙》則是以 電影的形式,用詐騙集團徹頭徹尾逍譴了台灣諸多的媒體亂象。 從《國士無雙》中,我們也看得出陳映蓉的成長。不論是在戲劇的結構上 (比《十七歲的天空》龐大許多)與指導演員的功力上都見得到顯著的進步。獨 特的喜劇橋段的安排讀得出西方戲劇的一些況味,台味十足的笑料也拉近不少 觀眾與國片的距離。除了一些演員的口調(張知其如果想當主播的話,那樣子 講話第一關就被刷下來了)與演技(雖然是導演大人的父親,但我還是覺得警政 署長演得過於文人氣質,沒有威嚴)外,《國士無雙》真的是值得進戲院看大 銀幕的國片。 不單純只是為了要支持國片,而是好的國片真的需要大家實際的支持。套一句 楊祐寧在幕後花絮耍白爛的話:「《國士無雙》好好看哦。」如果你還認為國 片難看,就靠這部電影來改變你的印象吧。 -- 研究所學分修課指數: 08~10:正常學生 ^o^ 11~12:初生之犢不畏虎 ^__^ 13~14:很勇敢,但不值得同情 T_Tlll 15~16:苦幹實幹,肝腸寸斷 凸\__/凸 17以上:「台大醫院嗎?請我預約一個病床…是的,有研究生在鋼琴上昏倒了」(@)_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60.23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60.236
文章代碼(AID): #145v3bud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45v3bud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