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舞影展推"VOD"促銷獨立片的新趨勢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5年前 (2010/03/17 14: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taipeifilmcommission.org/News/News.aspx?NewsID=580 撰文/俞聖儀   近幾年來,美國獨立製片業界不斷聽到“獨立發行“(DIY Distribution)這個口號 。電影人及業者也積極尋求影片發行的新管道及模式,如:網路發行及隨傳視訊(Video On Demand)等。但二、三年來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不必仰賴大規模發行公司,而獨 力發行的片子,儘管偶有票房上的佳作,但成功的例子並不多,也未造成風氣。但經過 2009年一整年的經濟蕭條、好萊塢片廠關閉了獨立製片部門或子公司-如:華納獨立電影 (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和派拉蒙前鋒 (Paramount Vantage), 獨立製片界似 乎在逆境中找到了真正的“獨立之道”而開拓出一些 “獨立發行”的成功模式及新方向 。  就拿今年的日舞影展來說, 它設立了一個“Sundance Selects”-日舞精選單元,選了 三十部片。將這些電影在有線電視頻道的隨傳視訊 (Video On Demand) 付費選項播出。 每天三部電影與影展同步播出。這不止對影展本身製造人氣,同時,透過和美國有線電視 三巨頭Time Warner, Cablevision 和Direct TV 合作,這些獨立製片的電影可以到達全 美四千萬的收視戶中。  而在影展的另一個單元“Next” (新生代電影) 則與youtube合作。觀眾可以在影展期 間在youtube網站上租片,一部片$3.99美金。  以上這些舉動可以說是傳統電影發行的反向操作,也是獨立製片向新媒介進攻的空前創 舉。  以往,電影進了日舞這個“獨立製片的聖殿”,除了在影展中享受到觀眾的喝彩,競爭 獎項與榮譽,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影展期間受到買家(發行公司)的青睞,而進戲院與一般 觀眾見面,收取票房利潤。之後才是網路、DVD、及隨傳視訊(Video On Demand)的發行 。  這樣的反向操作,讓許多不被大發行公司認同的電影有機會重見光明,與一般觀眾溝通 ,直接可以試探其反映。另外,這些電影也在其網站上設立付費下載或直接銷售DVD、電 影海報、電影音樂等相關產品。獨立製片電影不必只是無人問津的小媳婦,而是主動出擊 ,開辟疆土的戰士。等到人氣和口碑都建立了,不怕將來沒有大公司願意砸錢作大規模的 戲院放映。  同步發售DVD 、網路下載及隨傳視訊,這樣的混合行銷的利潤事實上不高,但對口袋空 空的獨立製片電影人來說是“沒魚蝦也好“,不無小補。然而這樣的行銷,主要目的在於 建立與非影展觀眾的直接橋梁,及尋找另類觀眾。藝術片工作者更是對此深有同感--不能 被動地等觀眾欣賞,要主動地去建立觀眾群。  當然,不是每部在日舞影展放映的影片都適合“獨立發行“的革命。基本上,預算較大 的影片,仍然需要好萊塢片廠的加持,投下資金宣傳,規劃行銷策略,同時以大宗票房收 入為目標。尤其是像五百萬美元攝製的“Blue Valentine”。製片人打趣地說,如果我們 只靠Video On Demand的收入,投資人會氣炸了!“好在,這部由蜜雪兒威廉斯( Michelle Williams)、萊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主演的文藝愛情片,目前正是日舞影 展買家眼中的搶手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
文章代碼(AID): #1Be74H-U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Be74H-U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