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件] 國父紀錄片製作提案徵件 起跑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5年前 (2010/08/05 10: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國父紀錄片製作提案徵件 起跑 建國百年慶重頭戲 用好故事捕捉孫中山人性面 2010/08/05 | 記者吳靖雯/台北報導 旺報 明年的中華民國建國百周年慶,財團法人中國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將公開徵選製作團隊 ,籌備拍攝一部關於國父孫中山的紀錄片,預定將於明年10月正式推出,企圖呈現這位歷 史偉人人性化的一面。 曾經耗費七年描寫一部以國父為主題的小說《行道天涯》,作家平路坦言在創作的過程裡 自己深受孫中山其人其事感動,她認為孫氏最令人著迷之處在於他兼容並蓄的特質,一生 無懾強權、不怕失敗,在顛沛流離之中勾勒出對一個國家的夢想。 不同於大陸多元觀點 這次擔任紀錄片的執行顧問,平路表示,過去很多國父相關的史料都把孫氏定型化,沒有 好好展現出他人性、情感、夢想與熱情的一面,而這是跟台灣最相關的部分,「在這麼艱 難的時代敢於夢想,真正繼承這種夢想家精神的還是台灣」。 平路希望這部紀錄片能破除原先定於一尊的孫氏形象,「他在艱難的時代持續夢想,把不 可能化作可能,我覺得這是跟一般人最相關,也是目前台灣最需要的,否則未來如何值得 期許?」認為對岸砸大錢拍劇情片、傳達既定答案不容許觀眾思考,平路以自信口吻表示 ,「我們拍出來的會是多元觀點,儘管資金不成比例,但片子的意蘊跟廣度會流傳較為深 遠,這也是台灣跟大陸不同的地方。」 紀錄片可多元並陳 關於製作團隊的要求,平路提到除了跟隨國父行腳取景、採訪相關研究單位外,還須視對 方講故事的功力而定:打破孫氏刻板印象、盡量具備多元觀點又能引人入勝,最要的是劇 本有啟發性,能揭示開創未來的契機。 談到為何選擇以紀錄片作為載體,平路笑說「這是個有意思的決定」。 由於劇情片一方面容易煽情化或製造神話,其敘述結構也設定好答案;但紀錄片卻能做到 「多元並陳」的廣度,採集研究機構或諸多人士的觀點,拼貼出大家的看法,容納多重真 實。 在這種情況下,歷史記憶並非被植入而是可以受到討論,讓觀眾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反思強權環伺下的台灣現狀與國際關係。 平路表示觀眾無論在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態度為何,都希望可以讓觀眾對孫氏不再有距離感 ,而對他的生命歷程展開許多討論。 文建會斥資兩千萬 她認為如今已邁入成熟發展的台灣社會,不會強迫人們以意識型態或政治立場、動機去看 待;換言之,恰好適合發展關於這號人物的多重論述,甚至是他胸壑中無限想像的建國藍 圖。 「歷史是非常有啟發性的,怎樣結束群雄割據的局面,進而找到新時代的契機,這是當前 的台灣所需要的。」她表示台灣在意識型態爭執上虛擲了很多時間,撕裂的台灣需要一個 共同的想像,讓這個寶島變得更好,「雖然這部電影說的是孫氏,但更重要的是對於開創 未來的想像。」她以日本古裝劇為例,說明這些劇情儘管圍繞著幕府戰國時代,但背後討 論的其實是日本的前途。 該片由文建會撥出拍攝經費2千萬,並歡迎社會企業協力參與投入資源。 徵件標案將於8月底前上網公告,片長100分鐘,將於戲院公開上映。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08/05 10:59)
文章代碼(AID): #1CMYZhXw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CMYZhXw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