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螢幕新勢力 正重新定義電影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4年前 (2011/07/07 20: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1-07-07 中國時報 【陳大任/台北報導】  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的規格提升,加上行動上網普及,用相機、手機拍電影、看 電影形成影音娛樂新趨勢。剛落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新增手機電影競賽項目,宜縣政府正 進行「生命一瞬間」手機短片競賽,更凸顯這股新興勢力。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手機電影競賽吸引廿七國家、九千八百多部短片參賽,由《花 兒去哪裡了》奪最佳紀錄片、最佳影片獎,導演蘇家銘說,在沒有能力玩大銀幕時,手機 電影讓他有機會先玩小螢幕。評審團主委名導演徐克說,這些年輕人創意一點都不輸專業 電影人。  電影從傳統的電影院到電腦,再到手機、平板,早已攻佔各種尺寸的螢幕,電影正 重新定義。上海國際電影節手機電影節中,瑞士的《鏡子》只有六分鐘,大陸媒體評為, 「該片充滿小說元素,情節新穎而嚴謹,結局出其不意,一氣呵成」。  剛獲今年柏林電影節最佳短片金熊獎的《波瀾萬丈》是另一個極端的例子。該片以 iPhone 4手機拍攝,但耗資一億五千萬韓圜(約四百萬台幣),動員八十人,耗時近百日 才完成三十分鐘電影。講述一名男子在釣魚過程邂逅一名女子,繼而發生穿梭兩人前世今 生的故事,由李英愛最欣賞的名導朴贊郁執導。  最早的手機電影節應是二○○三年由美國獨立電影製作商發起,當時很多手機使用 者搭地鐵、坐公車時,常用手機看股票、查資料。業者發想,若能發展出小型喜劇或每天 一集的肥皂劇,一定會引發流行。其後紐約州伊薩卡學院也在二○○六年發起手機電影比 賽。  手機、電腦本身就已配備基本的影片編輯軟體,iPhone可以將拍攝的影片直接去頭 截尾,簡單剪輯發送到部落格上,也有付費軟體可以上字幕、做特效。Android手機上也 可找到剪輯軟體,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提供基本的Movie Maker功能,可將影片檔案製作 成短片發送上網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03.152
文章代碼(AID): #1E5QNo_V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E5QNo_V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