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企劃心法/Lativ如何規劃品牌故事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3年前 (2012/05/05 16: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許惠捷 動腦編輯部 本期完整內容請見《動腦》2012年5月號 一個都市女孩到偏遠地區的國小當代課老師,當她回到原來的小公寓時,卻懷念起和小朋 友相處的點點滴滴。小朋友們很天真可愛,老師教他們畫畫,也一起放風箏、打球、彈烏 克麗麗。在她離開的那天,一群小朋友躲在樹後面偷看,眼神裡期盼老師能留下來。 這是台灣網路服飾品牌Lativ,為了傳遞「簡單、單純」的品牌精神,在2012年3月底上傳 到YouTube的微電影《代課老師》,全長7分鐘一次播出,一個月已經累積超過20萬人觀看 。 2009年初,台灣開始出現「微電影」,但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2011年10月「Yahoo!奇 摩名人娛樂」推出微電影平台,才讓上網搜尋「微電影」的人次逐漸增加,而真正讓微電 影爆紅的,是2012年1月的蕭亞軒《一百分的吻》,現在「微電影」已經成為大家共用的 關鍵字。 過去微電影大部分是音樂錄影帶或電影宣傳片,但是今年開始,愈來愈多非娛樂產業的品 牌搭上微電影熱潮,做為和消費者溝通的行銷工具。 微電影怎麼做? 過去由於電視廣告刊播費很貴,除非特殊目的,絕大多數的電視廣告,都要在30秒內把要 溝通的品牌訊息說清楚。自從YouTube成為全球上傳、觀賞短片的重要平台之後,一些做 品牌行銷的人突然發現,既然有趣的短片能吸引全球的人觀賞,那麼一部好看的品牌短片 ,不但能讓廣大的消費者一看再看,還能促使消費者主動轉寄給好友分享。 於是一些品牌經營者開始投資品牌短片,透過影音平台讓消費者主動欣賞、轉寄分享。由 於影音平台不需要花廣告費,可以用較長的時間、用拍電影的手法,把品牌精神與價值融 入故事之中,和消費者做深度的溝通。到底品牌微電影是如何企劃製作的?有哪些步驟? 該注意些甚麼? 1.發想故事的概念 Lativ的數位行銷公司彩宸風尚總經理黃元泰表示,在規劃內容的前期,會先設定好故事 的概念和呈現風格。如當初是從「Touch」的概念出發,表現Lativ純棉衣服的質感,有感 動和觸感兩層意思;影片的風格上,則是希望給人清新的感覺,呈現品牌正面的形象。有 了整體概念後,才進入和導演討論劇本的過程。 負責和導演討論劇本的彩宸風尚總監宋奕萱說:「一開始和導演溝通時,就特別強調不用 拍購物袋、不必強調產品,儘管片中有拿衣服當道具,但是重點還是專注在傳遞品牌的感 覺。」 2.尋找說故事的人 想傳遞品牌的感覺需要會說故事的人,小說家擅長的是用文字,導演的語言則是影像。但 是不同影片也有區分,拍廣告、連續劇、電影的導演都不同,所以為了拍出更接近電影的 作品,通常會找有電影或戲劇經驗的導演。 《代課老師》是由許肇任擔任導演,他拍過多部偶像劇,如《愛情合約》、《我們結婚吧 !》、《牽紙鷂的手》等,也有和林依晨合作的經驗。事實上,就像尋找品牌代言人一樣 ,彩宸風尚也會選擇一個風格和品牌相近的導演,成為最適合為品牌傳遞感覺的人選。 3.溝通品牌的感覺 除了會議桌上開會,如何能讓導演捕捉品牌要的感覺? 就如林依晨在為品牌代言之前,也曾經到Lativ的物流中心參觀,彩宸風尚也帶著導演到 工廠實地走訪,包括用手抽驗衣服的質感、了解產品出貨的過程、員工工作的情況和工廠 整體的氛圍,也安排和Lativ的經營者見面,親自認識經營者以及經營品牌的想法,讓導 演從每一個關於Lativ的細節中,捕捉到對這個品牌的真實感。 當導演認同品牌後,就由導演編故事,並加入導演的拍攝風格。故事場景選在純樸的宜蘭 南澳,演員嘗試素人演員,由金洋國小的小朋友和林依晨配合演出,但因為小朋友是第一 次演戲,拍攝過程中,偶爾會有打鬧失控的狀況,不過自然的表現,才符合導演要的內容 。 4.顧好每個製作環節 燈光、音樂和影片剪接,都要經過來回不斷的討論。特別是音樂,很多林依晨回憶和小朋 友相處的場景,都是用音樂來傳達老師內心深刻的感情。而到影片後製階段,剪接常會碰 到,如何在影片長度,和故事完整性之間做取捨? 如《代課老師》篇原先是希望,先交代林依晨認為偏遠國小是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離開 後才發現最單純的地方其實什麼都有,但考量了影片長度,只好刪去。 lativ微電影:林依晨《代課老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HT6uoqZc4s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180.176.102.148 (05/05 16:37)
文章代碼(AID): #1FfEQeTb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FfEQeTb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