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與創作-掌中電影 /傅天余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3年前 (2012/05/18 15: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2-05-18 01:21 中國時報 【傅天余】  這兩年興起微電影風潮以來,電影導演們彷彿找到一條活路,問起來每人不是準備 要拍,就是正在拍微電影。畢竟籌拍一部長片曠日廢時,而微電影篇幅短作業快,隨手拈 來,相當可以滿足拍片創作的癮頭。  算算自己也拍了好幾部,漸漸領悟到,微電影原來是違電影,它其實違背了我所理 解的關於電影大多數定義。傳統電影的基本假設前提,是一個大約100分鐘長度,在黑暗 中與許多陌生人一同觀看的故事,這也是迄今各種電影技術的追求。然而當這些微電影被 觀看的方式變成開放環境下的一小方螢幕(得避人耳目的辦公室電腦、通勤捷運上搖晃的 手機),導演們被迫拋下各種炫惑人心的電影伎倆,赤手空拳,運用最原始的能力──用 影像說故事,來與觀眾一決勝負。  既然有違於電影,那麼微電影的追求是什麼?  我想起川端康成寫過的大量「掌中小說」,也有人叫它極短篇,這批微型小說凝練 了最純粹的故事之美,在川端輝煌的文學成就中,靜靜閃爍著有如砂金般的光彩。對於這 些掌中電影,或許我們也可如此期待。在電影致力追求聲光效果的當下,故事在微電影裡 重新找到自己的尊嚴。解放了拍電影的技藝門檻,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微言大義,或 者微言聳聽,這是故事的繁花盛世。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05/18 15:17)
文章代碼(AID): #1FjVTbFX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FjVTbFX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