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的置入才高竿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3年前 (2012/07/04 10: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旺報 【口述/旭陽國際執行董事林志亮】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4/112012062600039.html 台灣對媒體的置入性行銷很感冒,我倒是覺得置入性行銷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做的有誠意 ,而且要專業,內容是關鍵。  微電影,說穿了就是一種高竿的置入性行銷,看的人還很開心,因為網路世代強調 的是分享。現在品牌不只希望觀眾把影片看完,還希望他把影片分享出去,這是完全不同 的傳播方式。微電影雖然是新的創作形式,但不變的是,好的內容才是讓傳播力量瞬間加 倍的關鍵。  微電影的廣告形式可區分為專為廣告客戶訂製的微電影,或是有廣告置入的微電影 兩大類。但不論哪一個分類,微電影的投資報酬率以及廣告效益,皆優於傳統廣告。  傳統的廣告裡,扣除名人代言的費用後,還得花上大筆預算購買媒體及通路才能有 曝光機會,但隨著廣告影片的下檔,廣告效益也就跟著消逝。然而微電影不僅能降低購買 媒體的花費,而且能保有傳統媒體的曝光量,是其廣告效益勝出的一大關鍵。  此外,微電影廣告大多需要觀眾主動點選觀看,這種主動的接收模式,讓廣告的溝 通變得不再是單向的強迫宣傳,增加了觀眾願意取得資訊的動機。  而具有特色的微電影,也能讓瀏覽觀眾自願地轉發分享,不斷累積所觸及的對象, 進而讓廣告主能得到長期的擴散效應。這種置入性行銷的做法,讓廣告主願意投入更多心 力於微電影。  簡單而言,微電影就是在訴說一個簡單動人的故事,而利用故事劇情來詮釋一個品 牌形象或是產品服務,傳達一種精神理念,進而達到行銷目的。微電影時代已襲捲而來, 未來還有更多微電影的故事會繼續說下去,但是否已有足夠的影響力改變未來的行銷策略 ,仍要看廣大的收視群眾到底買不買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
文章代碼(AID): #1FywJCv6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FywJCv6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