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借錢、吃閉門羹…導演路要能吃得苦中苦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2年前 (2012/11/26 18: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世界日報╱娛樂新聞組整理】2012.11.26 為推動華語電影新勢力的發展,第一屆華語短片傳媒大獎正等待更多的短片愛好者和懷著 導演夢的年輕人參與,知名導演蔡岳勳、高群書及周顯揚也接受了訪問,希望以三種故事 給尋夢的年輕人帶來勇氣和啟示。 比太陽還遠的夢 高群書,達成了 代表作:《命案十三宗》、《征服》 高群書大學學的是新聞,當時對於「導演夢」,他沒敢想,因為覺得離自己太遠了,「比 地球離太陽還遠。」但他最後拍了電視、電影,還獲得多個電影獎項。「傷害一次,長一 次教訓;傷害一次,再長進一次,慢慢就成長了。」這是高群書對導演路的概括。 高群書跟別人借了5萬元人民幣,開始了他作為導演的第一個作品《死亡的舞蹈》的拍攝 。「緊張、忐忑,有1萬個想法要實現,一定要拍一個跟所有人不一樣的東西,最關鍵的 是要把片子賣出去,把錢還了。」壓力之下,他遇到不少困難,不被信任是其中一項。「 你說每一句話別人都覺得你傻,大家都糊弄你、玩你。」雖然有出版社訂下片子,但片子 沒通過審核,被禁了,「這給了我一個慘痛的教訓,每部片第一重要是通過,第二是把成 本弄回來。」 1994年,高群書和朋友拍攝了紀實性電視劇《中國檔案錄》,大獲成功,隨後《命案十三 宗》、《征服》讓他一躍成為中國警匪劇的領軍人物。2004年,高群書借了500萬人民幣 拍攝處女電影《東京審判》,票房大收。 給新導演的話: 「年輕導演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拍片,看到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還有,第一部作品必須 要自己埋單,你幹這個,沒有犧牲怎麼幹?總琢磨著犧牲別人嗎?」 犧牲才能有出路 周顯揚,冒險了 代表作:《殺人犯》、《大追捕》 嚴格來說,周顯揚的導演資歷只有三、四年,但《殺人犯》及《大追捕》兩部帶有明顯風 格的電影讓他有了「香港新銳導演」的美稱。「年輕人創作容易,但難的地方在於大家都 不能靜下來。大家都不能專心,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這是周顯揚給年輕創作者的忠 告,也是他給自己的提醒。 周顯揚回憶:「我八、九歲時,爺爺每周都帶我看好幾部電影,我基本上是在電影院長大 的。」周顯揚大學畢業後,成為安樂公司的正職人員,負責劇本發展工作。2006年,李安 籌拍《色,戒》,老闆江志強推薦周顯揚去試試。結果,他從研究員做到了李安的助理。 周顯揚說:「我一直以來都很感恩,從我入行到當導演,有一個這麼好的訓練環境,身邊 有這麼認真做電影的人,讓我可以觀察、參與。」 但在導演夢的驅使下,他辭去了這份穩定的工作,開始冒險,「如果我繼續做下去,可能 是監製。但你決心要做好一樣東西,必定要有所犧牲。(事情)做好了一定會有出路。」 給新導演的話: 「一定要打好基礎。最重要的,首先要去學,在學院裡學也好,通過拍短片等其他途徑也 好,在學的過程中要訓練自己,增加自己的能力和內涵,自然而然就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另外,閱讀很重要。」 別人說的不可能 蔡岳勳,實踐了 代表作:《流星花園》 從綜藝節目到偶像劇,再到拍電影,蔡岳勳在導演這條路愈走愈開闊,但蔡岳勳成功背後 歷經的辛酸,讓很多人艷羨之餘,難免感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如他的耐力和堅持」。 蔡岳勳從小立下志向,想好好當一個導演、一個說故事的人。他的父親蔡揚名也是位導演 ,但蔡岳勳並未因此輕易叩響影視圈的大門。蔡岳勳從基礎學起,試圖了解片場每項工作 的環節,怎麼打燈、用攝像機、剪輯…無意間,他甚至成了一名演員,一演演了十年。 經資深藝人張小燕的引薦,蔡岳勳從演員轉型為電視導演,開始製作、編導《音樂愛情故 事》,與辛曉琪、陳小春、梁詠琪等知名歌手合作,他壓力大到每天晚上失眠。之後,他 接了人生第一部電視劇《天地有情》的拍攝邀約,拿到了第一酬勞,「那之前是我人生最 苦的時候,才剛結婚當了爹,家裡所有的錢都花光了,不知道生活怎麼辦。就因為那張支 票,我的人生改變了。」 蔡岳勳感慨,他吃過無數閉門羹,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再過十年台灣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 電視劇,不會有人看這樣的東西」。但在他不斷努力之下,第二部電視劇《流星花園》為 他獲得了「台灣偶像劇之父」的美譽。 給新導演的話: 「對自己創作的堅持力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要創作這是很關鍵的,你為什麼要說故事?想 說什麼樣的故事給人家聽?我認為導演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拍片是為了傳遞某種感受,被 看到和被了解。」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11/26 18:06)
文章代碼(AID): #1Gipy6CR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Gipy6CR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