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放課後的病例表》保健老師做什麼?

看板Japandrama (日劇)作者 (陸坡)時間2小時前 (2025/11/26 00:37), 2小時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56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看不見的往往最致命,醫療與學生心理劇 以前看過許多日劇和動畫,而記憶中只要是在學園劇的日劇裡,保健室常常會有不想上課 、或逃課的學生睡覺的情節,總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在現實中,我就讀的學校裡也有保健室這個地方,但當學生的時候從小學一路到高中 ,完全沒有進去過,而真正進去到像保健室的地方,已經是當兵期間因為重感冒,進到營 區的醫務室,沒有親切的保健室老師,只有覺得我很煩,給我退燒藥打發的醫護官。也算 是另類的保健室回憶。 日劇《放課後的病例表》是以學校保健室和小學生心理的漫改作品,講述到小學當保健室 老師的牧野醫生,因個性孤僻,讓學生們都敬而遠之。但冷漠的外表下,牧野醫生能觀察 到學生細微的身體異常,診斷出疾病,而隨著時間他也發現學生的疾病有時候不只是病還 跟心理、交友和家庭狀況有關,同時還作為保健室老師的自己。 《放課後的病例表》是什麼影集? 在日本戲劇、運動圈,常會用「若手の登竜門」來形容新出道的演員和選手面臨的入門的 關鍵挑戰,只要成功就在該圈子有一席之地,而學園劇正是給這些未成年新生代演員進入 圈子的窄門,也是戲劇生涯的第一道門檻。日本每年都一定會有校園為主題的故事,似乎 已是日本電視劇的定番。話雖如此,但其實在校園劇中,以中、小學生為題材的故事,還 是相當少數,除了兒童演員的法律問題之外,這類型的題材在網路時代,學生多被短影片 、直播遊戲吸引,較少成為討論焦點。 也因此每當有以這類題材的日劇,常常都會讓我印象深刻。例如《女王的營養午餐》( 2016)就以怎麼在有限金費裡,製作出小學生健康的營養午餐為主題。過去廣受日劇迷討 論的,老師與小學生之間從矛盾到理解的學園日劇《女王的教室》(2005)也是少部分以 獨特的小學生教育理念為主題,天海祐希的冷酷女教師形象,至今還是讓人充滿記憶點。 以校園劇和醫療綜合主題的戲劇其實不太多,能想到的是,以老師前往醫院教導無法上學 住院孩子的日劇《紅鼻子老師》)(2009),還有近幾年跟兒童重症醫療相關的日劇《 PICU兒童加護病房》是以未成年兒童病患的治療場所,跟時間賽跑的醫療職場劇。 故當2024年《放課後的病例表》推出,以小學保健室和兒童心裡病症為主題的日劇出現, 其實滿難得的。日劇改編於漫畫家-日生麻友,少女漫畫同名作品,敘述一位個性孤僻、 對病患冷淡的牧野醫生,被派去小學擔任保健室老師,除了告知學生和老師關於一些疾病 的資訊和治療,也逐漸發現在疾病背後,更多的是現代學生們的心理和家庭問題,還有關 於生為一個醫生可以做到何種地步?讓牧野醫生,也漸漸改變自己對待病患的態度,與學 生們之間的相處模式。 不過漫畫原作與電視劇,有滿多不小的差異之處,主要是因為原作漫畫是12年前的作品( 2011年開始連載),許多探討的地方隨著這幾年有所差異,例如比較貼近現代家庭問題, 父母離異的延伸出孩子與過去不同的壓力點和與過去孩童在乎的心理層面不同。 製作組很努力挑選題材,精簡出無論是十年前,還是這幾年,都可以讓觀眾有共鳴的故事 內容,原作中牧野醫生來校的原因是直接被提及,日劇則修改成像謎團一樣,在最後才曝 光出來,可以說讓日劇《放課後的病例表》節奏更有連貫和一致姓。2025年追加的電影版 -中學生篇,則是以漫畫番外篇章延伸出來半原創故事。 《放課後的病例表》分析與延伸: 《放課後的病例表》原作漫畫創作中,漫畫家日生麻友表示,她自己過去在童年和青少年 的校園生活中,其實是不開心的。常常感受到被忽略,與她自身明明不喜歡卻沒有被人察 覺出來,所以想創作一部,雖然「表面好好的,但內心受傷孩子」的故事。這時編輯提出 「來創作一部關於醫院醫生+小學保健室」的漫畫如何?讓故事不只是醫療各種疾病,而 更延伸到學校可以看見那些在邊緣,或是因為一些不可抗原因,被主流忽略的孩子。 如果小時候在學校,當下自己的感受能被人在乎,有人可以察覺到自己內心那些事情,這 種感覺延續到長大成人,可能這個孩子的人生就有所不同。日生麻友在女性線上媒體『 with online』的訪談(2024)中這樣表示,也可以看出《放課後的病例表》是藉由各種 病症,延伸到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家庭、學校班級狀況各種問題。 繪製漫畫找尋題材的時候,日生麻友也發現現代孩子有著劇大的社會壓力而導致身體病變 ,發現在許多資料裡,孩子身體的不適,很多來源於心理出了問題。也因為小學生往往無 法準確表達出是什麼病症?病症特徵?痛苦的原因,讓治療起來變得棘手。 故在《放課後的病例表》通常製作了一個大人與朋友(同學)的盲點,因為老師、家長沒 有注意或是誤會,而導致病症加重與忽略,藉由第三方牧野醫生的專業和醫學角度去讓人 理解,有時候不是當事人不願意而是沒辦法,或是這些孩子在做出各種叛逆行為背後的邏 輯。在《放課後的病例表》日劇之中則也讓不只是其他人學習,作為態度冷淡、不會察言 觀色的牧野醫生,也在跟這些孩子和老師相處之處,學習一位小兒科醫生與非成人病患的 相處之道,這也是日劇中常常會出現不完美主角,透過學習而相互理解的過程。 因為是在校園,《放課後的病例表》的醫療過程不太能和一般的醫療劇一樣,透過正式看 診、和設備完善的醫療資源手術,或是緊急有系統化的處理。因為本質還是校園劇,所以 裡面的醫療內容基本是非傳統,不透過儀器,只能透過聽診、經驗、和觀察狀況當事人, 跟她周遭人的描述來推斷症狀。 所以在《放課後的病例表》的日劇和漫畫中「是什麼病?」導致病患無法正常上學,也是 一種跟隨主角抽絲剝繭,解開病症源頭的有趣追劇體驗,當然日劇中還包括牧野醫生被離 開醫院到小學擔任保健室醫生的原因。 《放課後的病例表》值得一看嗎: 整體來說,《放課後的病例表》其實是很正規的日本影視劇模式,除了單元劇的病症處理 、心理狀態、還有主角很快了解病症試圖解決原因,家庭的溫情,和學校之間同學和老師 之間的相處,加上有說教情節等,是一個很四平八穩的日劇結構。所以比起現在很多穿越 人生、懸疑劇、特殊行業、還有各種社會議題的日劇來說,《放課後的病例表》算是很小 品的作品,探討的題材也比較偏向過去校園劇中,關於學生心理、還有日常劇,加上一些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牧野醫生不擅應付小孩的笑料。 不過因為我很喜歡這種可以了解一些知識,和看著裡面角色從錯誤中學習,或是誤會與病 症被理解的故事,所以對我來說算是一部可以一集接著一集,看下去到最後,很輕鬆的日 劇(十集)。 不過在2025年追加的電影版,比起2024年正劇,反而缺點不少,一來是接續故事劇情,無 法讓人快速理解角色,二來因為有很多原創情節部分,可以看出在角色關係上,讓2024年 日劇很多角色沒有表現空間,甚至直接捨棄,作為一個日劇的電影版,其實就是期待舊角 色的出現,加上事件和劇情進展都過於緩慢,是滿可惜的電影製作。 因為《放課後的病例表》漫畫在代理幾集之後,就被台灣出版社放棄了,故我認為可以先 看日劇版看合不合胃口,如果喜歡在看電影版。原則上我覺得裡面在探討當代兒童心理和 病症之間是滿平衡的,也有滿多家庭問題、工作問題、還有住院孩童心理狀況,算是滿全 面性的探討。 就像原作者漫畫家日生麻友在訪談中提到的,這部作品原先的核心理念就是敘述「看起來 沒問題、但內心實際受到傷害」的孩子發聲的漫畫作品,某一方面她可能也藉由繪製這樣 的題材,對自己過去受到的傷害和不理解找到一點宣洩,也希望讓有同樣問題的人,在作 品裡找到「原來還有人能理解我」的情緒出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eGi6_EB08
-- 個人Blog: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 小說連載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member/269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4.177.17.143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drama/M.1764088635.A.002.html ※ 編輯: KevinMoleaf (94.177.17.143 日本), 11/26/2025 00:38:08

11/26 00:50, 2小時前 , 1F
很像AI文
11/26 00:50, 1F

11/26 01:59, 56分鐘前 , 2F
板上2019就有原po的文章了,應該不是AI啦,人家只是寫得
11/26 01:59, 2F

11/26 01:59, 56分鐘前 , 3F
很有條理XD
11/26 01:59, 3F
文章代碼(AID): #1f9Tix02 (Japandrama)
文章代碼(AID): #1f9Tix02 (Jap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