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所帶來的「新埠片」變化
http://www4.cca.gov.tw/movie/artical/6_019.htm
[雜踏香港--湯禎兆專欄]
CEPA所帶來的「新埠片」變化 文/湯禎兆
當2003年大家都在談論CEPA對香港帶來的正面作用,我對電影較為關心,但一旦細
看優惠條款,登時又不禁有一點保留。當然如香港與內地合拍片可作國產電影看待
,以及香港電影可以進口電影身分在國內(內地)上映(2003年不少港產片均僅以
DVD形式攻入國內市場,如《無間道》及《PTU》等),都是一些正面擴寬市場的改
變。但我最怕見的是針對創作上的限制,如規定電影故事內的情節及主要人物必須
與內地有關,這一點對編劇只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七月的《新紮師妹2》正好代表了為求要取悅國內市場,於是胡亂加插國內的片段
,簡言之可以一句難堪入目來作概括。片中在上海的追追逐逐,完全純以胡鬧為務
,把第一集所建立出來的口碑也一掃而空。這種為求達標而不擇手段,甚至不理會
故事內容發展是否合乎情理的安排,恰也代表了本地電影業創作人本末倒置的心態。
本來和內地有關可以是一中性的條件,但有問題的是大家爭風去迎合新變,由是才
會出現上述的情況。但以香港人做甚麼都愛一窩蜂的習慣來說,後果亦教人不感樂
觀,於是CEPA帶來的契機,反而會催生出內容一統化的負面作用。尤其是如果我們
放棄了對香港敏感的觀眾,及本地化的地道色彩,則港產片還有多少港產成分,實
在令人懷疑。其實早在二月的《老鼠愛上貓》已可見到那種刻意向內地市場靠攏的
傾向,但它本質上仍保留以劉鎮偉為始作俑者,把古裝片以不正常的戲劇處境去處
理,而改以不古不今配上脫離處境作演繹風格。當然其中成功的例子不多,除了劉
鎮偉外,杜琪峰於《鍾無艷》中也同樣可以個人的功夫,去牢牢控制各部門,令作
品不會失控。陳嘉上執導的《老鼠愛上貓》卻明顯有不知所措之感,但撇開作品的
水準不談,那至少仍是一種港產片的標記顯示,不致於完全喪失了地域的身分。
而在七月的《炮製女朋友》中,我們終於看到教人心慌的變化面貌。首先,它正是
我曾提及完全以國內市場為中心的新一類作品,我們有時會簡稱為「新埠片」。顧
名思義,「埠片」就是以賣埠為主導的作品,當香港仍在穩執亞洲影業牛耳的年代
中,時常要生產大量並不會在港上映的「電影」,到東南亞市場以應所需。而「新
」就是指新一浪的「埠片」目的地,已由東南亞改為內地,而《炮製女朋友》則可
稱為徹頭徹尾百分百的「新埠片」,因為連在香港上映的版本也是乾脆重新配上廣
東話發行,可見市場上完全以內地作優先考慮。
另一有趣的角度,是它也擺脫了兩年前《少林足球》對國內的潛藏恐懼,而把一切
從陰影中拉回至意識狀態,去正面審視由「港燦」成為「港膿」的江河日下處境。
所以谷德昭不斷強調的「香港人,唔衰得!」,到鄭伊健為保工作而扮猩猩向舊女
友求助,全皆反映出港人自信崩潰下的失神狀況。在電影的文本中,《少林足球》
強調要相信自己殺出血路,但《炮製女朋友》則透過鄭伊健向趙薇學習才可翻身,
其中正好也曲折地反映出幕後創作人對香港人於這數年來的身分地位轉變思考。
後來八月《大隻佬》的例子,更值得我們在這課題上作進一步的思考。想不到以前
我們擔心港產片在台灣上映的問題,在內地反而遇上更大的扭曲限制。本來在兩地
上映都要面對配音的影響,除了難保傳神外,更嚴重的是隨時會有人把內容更動,
破壞了作品的藝術世界,過去《鎗火》的台灣配音版就出現以上的情況。想不到今
次《大隻佬》繼《無間道》要修改結局的安排後,更加變本加厲被大幅刪改劇情,
內地版定名為《大隻佬有大智慧》,但竟然只有84分鐘,足足少了8分鐘之多!
究其原因,是因為內地的電影審查機構認為港版的「前世業影」主旨,有宣揚封建
迷信思想之嫌,所以在內地版中劉德華幫張柏芝的動力,只是她像小翠的「愛情」
力量。而內地版也沒有張柏芝見到湯寶如斷手的一幕,於是也無法證實大隻佬預言
的真實性。這正是我們一直掛在口邊的憂心,《大隻佬》以這樣支離破碎,甚至有
違導演用心的版本在內地上映,除了經濟上的得益外,對整個創作班底都可謂有百
害而無一利。諷刺的是,這正是拖垮港產片北上的最大危機,當大家以為CEPA後的
港產片在內地大有前途,想不到乃加速自掘墳墓之舉。是的,不要以為內地的觀眾
是白痴來的,一旦看得不是味兒,便會趕快離場。除了少數的影痴外,又有多少人
會認真找回原裝的真版來對照比較呢?
到了十月的《豪情》,它在內地竟然完全以另一個故事情節來重構內容,我不知道
那是創作人的自我調節還是因外力的影響,但其中已正正挑起將來於內地及香港之
間對談交流上的困難。舉例說來,如果《豪情》因三級鏡頭而作審查,那正是我覺
得電影中最難看的地方,其中的床戲拍得尤其失色,特別是周麗淇與古天樂,以及
何超儀和陳奕迅的兩場,充分反映出香港演員的專業性仍大有疑問。兩人的左遮右
掩,把「小姐」及「骨女」的角色,演繹得甚為難看,坦白說我覺得幕後人早知她
們放不下道德包袱,則應乾脆把兩場戲刪掉,免得破壞作品的流暢度。
而且其中為肥龍及骨精強兩位風月版的傳奇寫手重新包裝,或多或少都難以避免一
定程度的美化成分,否則很難令觀眾對兩位男主角有認同感。現在作品中選擇以「
純情」作為救贖位,把兩人寫成為不嫖專一的好兄弟,反而更透過辦色情雜誌得到
人生的啟發,古天樂急於去打救火坑中的女孩(周麗淇),而陳奕迅亦由何超儀身
上得到性的啟蒙。坦白說,當中的安排都頗為天真,加上由始到終都沒有處理到一
個關鍵問題──他們為何要辦色情刊物?所以到最後安排陳奕迅到台灣當電影雜誌
的編輯,忽然之間的文化性轉向便教人摸不著頭腦。正因為事事要從美化角色的考
慮出發,於是離不開如《性書大亨》的邏輯──透過輕描淡寫交代主角一些放肆的
行徑,來作為一重曲折的歌功頌德鋪述:有義氣、愛情專一、英雄氣慨等等。但在
內地的李修賢緝匪版中,以上的意識已蕩然無存,那麼我們究竟應如何展開討論?
踏入2004年的2月,我們看到《花好月圓》及《大城小事》,它們乾脆把和港產片
的表面血緣痕跡抹清,好作劃清界線──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不,至少對我來說
,它代表港產片身分的加速喪失。我想在未來的日子中,除了賀歲片作為港產片特
定的類型外,其他的本土特色只會一步一步被磨蝕。我們既有《大隻佬》被內地電
檢重創的前車,亦有《豪情》完全拍出另一個故事版本的投誠舉動,大抵已足以說
明在市場嚴重不平均的發展趨勢下,往後的電影只會以內地市場為首要的考慮對象
,其次才到香港觀眾的反應。所以一些太「地道」的風味,又或是一些太出軌的意
識,總之預計內地市場所不能接受的素材,相信從一開始便會胎死腹中。
■關於CEPA:http://www.tdctrade.com/cepa/index_c.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18.31
※ 編輯: abcdeffg 來自: 140.114.218.31 (06/13 15:05)
JeffLau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78
167
292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