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生命三部曲 其二:Powaqqatsi

看板Movie-Score (電影電視劇 配樂討論)作者 (小勇者卡洛)時間11年前 (2013/09/07 17: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IAkoGft ] 作者: carolsp (小勇者卡洛) 看板: movie 標題: [心得] 生命三部曲 其二:Powaqqatsi 時間: Sat Sep 7 17:06:20 2013 圖見部落格 http://egocentricnotes.blogspot.tw/2013/09/qatsi-trilogy-powaqqatsi.html 以下純文字複製。 ---------- 接續 Koyaanisqatsi 的腳步,生命三部曲第二部 Powaqqatsi 於 1988 年 上映,由 The Cannon Group Inc. 發行。[1] 前作 Koyaanisqatsi 紀錄自然與 科技的衝突,畫面皆來自北美洲,本片則聚焦現代化衝擊下的第三世界,取景地 點集中在幾個南亞、中亞與南美洲的「南方國家」。這些國家大多有前殖民地的 歷史背景,故現代化發展特別集中在單一或少數城市,而鄉間則多維持相對傳統 的步調。一塊土地,並存的兩種生活型態在鏡頭下交會纏繞,互相影響著彼此的 軌跡。 ◎本片海報畫面,埃及男孩被身後駛來卡車揚起的煙塵吞沒。這幕總是讓我想起 Koyaanisqatsi 中被自己產生的黑煙吞噬的運煤機。 電影以 Serra Pelada (State of Pará, Brazil) 中大量工人不斷自金礦坑 中搬出泥土的景象揭開序幕,一貫稜角分明的紅字標題隨後在象徵轉折的羅馬門 神 Janus 頭像中浮出。此後畫面大致分為前後二段,呈現傳統與現代兩種生活 方式。傳統部分由農業、漁業等傳統生產活動,至地方市集的各種商業行為。而 以駛向 São Paulo (Brazil) 的運煤火車為界,鏡頭開始由鄉間走入城市。現代 部分則以象徵現代化的廣告畫面 (來源多為美國,亦有日本等已開發國家) 開場, 帶出城市中的各種人類活動。關涉宗教的畫面──不論是莊嚴的建築或地方色彩 濃厚的慶典──則穿行傳統與現代間,於兩者中皆有一席之地。在 Koka 琴的弦 音中,開頭的 Serra Pelada 礦坑場景再度晃漾在水波中,電影隨之在釋詞出現 後畫下句點。 ◎Serra Pelada 的鏡頭在片中最早出現,但卻是最後才進行拍攝工作的,導演費了很大 心力才取得這個險惡之地的攝影許可。 本片副標題為 "Life in Transformation",此名也常被當成電影片名 "Powaqqatsi" 的意思。但根據片尾的解釋,兩者意思卻大大不同。"Powaq" 為 帶有負面意義的巫師 (黑巫師),而 "Powaqqatsi" 則指一種以消耗其他生物生 命力延續自身存在的生活方式。[2] 電影內容既是有關傳統與現代兩種生活方式, 因此直覺的解釋應是指傳統生活受現代化的壓迫而逐漸改變,甚至消失。然而兩 者關係卻遠非如此簡單。 片中使用了許多隱晦的對比畫面持續地暗示鄉村與城市、傳統與現代的相異 處。例如低矮的鄉村平房,與望不著邊際的城市高樓;傳統市集亂中有序的滿地 籮筐,與現代市場格格分明的齊一攤位;人力船和帆船上的每個人都行動著,各 司其職,而發動機動力的現代交通工具上,人們卻僅需要靜靜站著,等等諸如此 類。 ◎恆河畔 (待查證) 的修行者與城市中的遊民。兩人姿勢相似,也同樣不動如山。 但除了不同點外,傳統與現代交雜的要素亦隨處可見。城市生活的節奏確實 相對較快,導演也運用了大量汽車快速掠過眼前的鏡頭切換畫面,但相較 Koyaanisqatsi 中的北美都會,這些第三世界城市的節奏感卻不是那麼規律與統 一,而是各種不同速度的混渾雜燴。比方說以自我步調漫行街上,並不時與汽車 爭道的畜力車。「傳統」或許逐漸受到影響,但它們在代表「現代」的城市生活 中仍留下了各種蛛絲馬跡。 ◎小女孩行經寫著「游擊戰萬歲」的牆前,轉身直盯著鏡頭瞧。應攝於秘魯。 本片音樂同樣由 Philip Glass 作曲。個人感覺 Glass 此作的風格不太一 樣,他標誌性的琶音出現比例偏低,而樂段則因為節奏的不同時值與樂器的頻繁 變換,使得反覆感並不強烈。在傳統部分,Glass 使用了南美直笛 Quena,並引 入南亞弦樂器 Tanpura 的持續低音,由是音樂的呼吸間被填滿,聲音持續而綿 密地交織在耳際。Glass 慣用的連音與合成器的組合於邁入城市後出場 (Video Dream),但規律的節奏只持續了短暫的時間,很快地被傳統打擊樂器敲出的聲響 所改變 (New Cities in Ancient Lands, Africa),現代的合成器與傳統的音樂 元素隨後逐漸混同為一 (New Cities in Ancient Lands, India),正如城市中 糅合現代與傳統的景象般。 ◎小女孩目不轉睛地望著車窗外的霓虹燈。應攝於香港。 Glass 也採用了許多鏡頭中國家的曲調,甚至穆斯林的喚禮聲 (From Egypt),[3] 而各種傳統樂器所佔比例也是前所未見的。除了南美直笛 Quena 外, 比較明顯的聲音有來自西非的弦樂器 Koka (Mr. Suso) 與敲擊樂器 Balafon, 以及聲音低沈如法號般的管樂器 Didjerido (Mosque and Temple)。另外部分背 景的合成器人聲聽起來頗似西藏音樂中的喇嘛梵唄,推測大概是他前個電影配樂 工作 Kundun 產生的後續效應。 ◎的的喀喀湖中塔契立島 (Taquile Island, Lake Titicaca) 的慶典。 相較 Koyaanisqatsi,續作 Powaqqatsi 所獲眼光與討論較少,評價也未達 經典的程度。但就個人感受而言,本片或許是我在生命三部曲中最喜愛的。由於 取景地陽光的顏色與人們的衣著,這部片子的色彩是鮮明而多樣的,而配樂的元 素與樂器亦五花八門,並搭配了大量音效,聽感相當豐富。無論畫面或音樂都像 是幅繽紛瑰麗的馬賽克畫,斑駁交雜卻也同時生機勃勃,令人目眩神搖的美麗。 ────────── [1]^ 該公司於 1990 年與 MGM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合併,故此片發 行權亦屬 MGM 所有。 [2]^ 如果不管電影內容,這個釋義第一時間讓我想到的是資本主義的資本擴張,以及為 征服而征服的帝國主義體制。 ◎片尾的電影名稱釋詞。 [3]^ 伴隨著喚禮聲,幾個朦朧的畫面出現在眼前:除了穆斯林的禮拜外,還有耶路撒冷 哭牆 (Western Wall, Jerusalem) 前哈瑞迪猶太教徒 (Haredi Judaism) 的敬禮與香港 兒童的伸展操,這幾個畫面中的人類動作在模糊處理下看起來竟有幾分相似。不過這音樂 與畫面的組合……若未經特殊處理,應該很容易招致爭議吧,縱使該猶太教派是反對觀看 電影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4.99.9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arolsp (36.224.99.94), 時間: 09/07/2013 17:07:40
文章代碼(AID): #1IAkpUUz (Movie-Score)
文章代碼(AID): #1IAkpUUz (Movie-S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