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銘傳大學-屯田兵工作室:《中華門》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家驊~*^_^*)時間21年前 (2004/07/22 08:18),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片名:《中華門》 日期:2004/7/16 時間:6:30PM 地點:華山藝文中心 團體:銘傳大學-屯田兵工作室   這是我第一次寫所謂的「影評」。   事實上,不管是第一次寫的「影評」,或是寫了很多次的「劇評」,或是偶爾為 之的「舞評」,對我來說,寫任何「評論」的目的,並不是要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去「評斷」一個作品究竟好或者不好;畢竟不同的作品對於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效 應,每個人也會對作品本身有好或者不好的自我(主觀)評斷。   之所以寫這些評論文章的目的,對我而言,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希望和創作者本身 達成某種「溝通」,讓創作者知道在「觀眾群」當中,有一個人(我)是這麼樣看待 該作品,並且對這個作品抱持著什麼樣的觀點及想法。如果創作者本身真的可以從文 章當中去獲得什麼啟發,然後改進原作品本身所擁有的缺點,並且讓下一個作品的完 整度更高,那麼,這也是觀眾的福氣不是嗎?   只是,國內的電影市場仍然以外國電影佔多數,國片的數量並不多;加上我對於 影片的拍攝過程及技術層面自問還有很多必須學習的地方,因此,我也幾乎未曾針對 電影去寫下所謂的「影評」。但是這次去看完銘傳大學屯田兵工作室的《中華門》首 映時,針對這部作品,以及作品背後的許多繁瑣行政事務和電影行銷部份,有很多的 想法,是我想要提出來分享以及交流的。   首先,是《中華門》的作品本身。《中華門》的演出訊息,我是從台大批踢踢 (ptt)的BBS上得知的。當初官網釋放出來的一些預告片及劇情介紹,的確有種讓人 感覺這部戲很像香港賣座電影「無間道」或「江湖」的感覺;而在首映會上,負責公 關的主任(?)也出來針對《中華門》被認為是「台灣版無間道」這件事提出一些說 明。事實上,這件事的確曾在台大ptt的國片版上引起一陣不小的質疑與討論;但我 一直認為,雖然預告片給人的感覺的確是如此,但片子本身究竟如何,是不是和無間 道很相像,我覺得都得要看了片子本身之後再做討論。更何況,以我本身對於任何戲 劇的觀點或喜好,我根本不在乎一部片子究竟長的很像「無間道」或「江湖」或任何 一部黑社會片,我只在乎你拍出來的作品,究竟「好不好看」?而你想要藉由這個作 品和觀眾(包括我)之間所達成的某種溝通,是不是又能夠清楚且完整的被完成?我 覺得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中華門》作品本身來說,我必須要說這部片在「意念」和「技巧」上的完 整度,實在是相當的糟糕,而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我這裡所指的「意念」,指的是 創作者想要藉由這齣戲去傳達些什麼或說些什麼故事的概念本身。事實上,在觀看 《中華門》正片之前,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片名要叫做「中華門」這個東方色彩極為 濃厚的名字;在首映會現場的幕後花絮裡,導演說「中華門」是在堪景時發現的一幢 舊公寓的名字,而他覺得不錯,所以就拿來用了…好吧!辜且不論是中文片名的 《中華門》,或是英文片名的「the dark of mind」,針對影片的本身,我都沒有辦 法看到片名和影片本身究竟有任何的連結與關連性。一部片子的片名,往往和戲本身 的主題有很大的關連;在這裡我並不是要去計較說片名一定要和內容有關係,而是從 《中華門》片子本身,我實在看不到導演究竟要藉由這部片子說些什麼?《中華門》 之所以會別人誤認為和無間道很像,是因為用了「臥底」的要素在影片中;而從作品 當中,我看不到導演為什麼要講這個和「臥底」有關的故事?他又是從哪個角度去看 待「臥底」這件事?或許我們可以拿英文片名的「the dark of mind」去解釋這部片 其實是在探究人在扮演和自己相同(或不同)的角色時,內在所擁有的思考邏輯和狀 態,以及去呈現出人性當中的黑暗面;可是從《中華門》當中,所有的情節發展和故 事走向並沒有繞著一個準確的核心走,導致《中華門》本身在「意念」的傳達上過於 渙散,而讓人不得不質疑創作者究竟為什麼要拍這部片?又想要透過這部片告訴觀眾 什麼?   就「技巧」上來說,我能夠理解由於創作者本身所擁有的資源本來就非常的少, 本來就不能夠太去要求拍出來的成品能夠在攝影技巧、燈光技術、收音技術及演員的 演技上去做多完美的呈現。可是我必須要回到最原點,去質疑屯田兵為什麼要拍一部 這樣子的「警匪動作片」?如果關於黑社會、關於警察、關於調查局、甚至於關於人 性的一切,對創作者本身是如此的無法去釐清及掌握的話,那麼為什麼要去做自己在 「技巧」上並不能做到的事呢?在這部片子裡我最無法忍受的,是每次當有槍戰場景 或有人中槍時,我們明明看到他中槍了,可是他的身上竟然沒有任何的槍傷或彈孔或 流血?(更何況鏡頭並沒有因此而帶過演員的身體,反而仍然讓演員的身體清楚的入 鏡)在《中華門》當中,最誇張的要算是華納廣場中兩人互相開槍的場景了;兩人互 相開槍,然後倒下,但兩人的身上沒有任何的傷痕。在首映會的當天,這樣子的畫面 引起了現場的哄堂大笑;我能夠理解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現場的觀眾大多是和劇組 熟悉的親友,當看到自己認識的人在影片上出現並且是以如此誇張的死法死去時,不 免會發出如此的笑聲。可是對於坐在觀眾席的我而言,真是一點也笑不出來…我真的 不懂為什麼創作者可以容忍自己讓這樣子的畫面出現在影片中?更何況按照作者的本 意,我相信這應該並不是事先設定好的「笑點」。那麼,這技術上的問題,應該是在 事先(拍攝計畫時)就應該考慮到的,或是在事中(拍攝當下)以技巧的方式將之帶 過,或是在事後(後製)透過剪接或特效來補強,而不應該就讓這樣子技術上的瑕疵 就赤裸裸的出現在觀眾的面前。如果屯田兵在《中華門》當中對自己的期許,是如同 在宣傳稿中所說:一反學生愛拍愛情、恐怖、搞笑的題材,而向所謂的商業動作片挑 戰的話,那麼,最起碼的標準,就是應該要克服「商業動作片」所會面臨到的困難, 而不是讓困難本身對影片造成傷害,而影響到影片最起碼應該有的技術上的品質。   關於《中華門》作品,我可能要分成幾個層面深入討論;首先,是編劇的部份。 一本劇本的好壞對於電影成品本身的重要性,我想是大家都能夠理解的。回到 《中華門》本身來看,人物的設定主要分成黑社會、警察、調查局三方面。加上 《中華門》本身又加入了「臥底」的設定,相較於同樣以「臥底」為主題的電影如 《無間道》、《槍神(辣手神探)》等,《中華門》在創意發想上,的確為「臥底」 的主題設置了更多的可能性;黑社會與警察與調查局三者之間的互動,在角色上就有 九種可能性可以發揮(真正的黑社會、黑社會裡的警察、黑社會裡的調查局、真正的 警察、警察裡的黑社會、警察裡的調查局、真正的調查局、調查局裡的黑社會、調查 局裡的警察)。但是在劇本中並沒有針對這個優勢而加以發揮,甚至於我們根本分辨 不出這個人是警察、黑社會還是調查局。我個人認為在劇本上最大的問題,除了前面 曾經提到過的,創作者對於為什麼要講《中華門》這個故事的意念不夠清楚外,最大 的問題在於對於「人」乃至於「人性」的思考不夠敏銳及深入。在「人」的部份,每 個角色幾乎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都是以同樣的面貌及個性在影片中出現(我這裡 指的不是演員的演技層面,而是劇本本身對於劇中角色個性的描寫);而在人性的部 份,有些人說出的話及做出來的事實在是令人匪疑所思;就好像我完全看不出來為什 麼黃子健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對林志文「表白」殺了他親弟弟的事?我看不出在那個時 候他對林志文說出這樣子的事實會對他有任何的好處,反而似乎只是為了「劇情需要」 ,為了要引發後來林志文的復仇,才會讓黃子健對林志文說出這樣子的話。而李華萱 的個性,就更讓人無法理解了;為什麼她才在情人節時送劉兆信禮物,卻又可以在最 後單純的為了五百萬而殺掉劉兆信一干人等?感覺似乎只是為了加入一些愛情要素所 以才加了情人節送禮物一段,然後在劇末為了要使劇情急轉直下,才寫了李華萱做出 這樣子的行為。關於這些角色的轉變及行為,編劇缺少了一種自問「為什麼」的反省 和省思-為什麼要寫這個人物?這個人物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在劇中的目的及角色為 何?為什麼他會做這樣子的行為?他的心態是什麼?關於這些,編劇所思考的實在不 夠多;因此使得整個故事充滿著一種「故事」在帶領著「角色」走的感覺,而不是因 為這些「角色」的個性,而發生了這樣子的「故事」。   另外一個編劇上的問題,是在於編劇忽略了觀眾在看電影時,是處在一個對劇中 人事時地物完全陌生的狀態。尤其在《中華門》當中,角色關係是由警察、黑社會、 調察局三方面結合在一起,進而推動整個故事;可是在影片的一開始,劇本本身並未 清楚的交代影片中的場景究竟是在哪裡?誰是黑社會?誰是警察?誰又是調查局? (更何況警察和調查局在質地上又有某種重疊)。在故事的一開始,關於5w1h(where 、when、who、why、how)就沒有交代的很清楚;在觀眾根本分不清楚誰是誰的狀況 下,故事就這樣展開了。大至劇中的場景、位置,小至劇中角色的姓名、職稱,都很 難從影片當中得知。或許這些設定資料在幕後被設定相當清楚,在官方網頁上也的確 有標示出來,可是「作品」本身是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劇本做到的應該是讓觀眾可以 從「作品」當中得知關於劇中的一切,而不是在透過其他額外的東西或說明來加強 「作品」本身傳遞資訊的不足。關於這一點,我想是編劇的部份所必須要去加強的。   另外再來談到的是導演的部份。相對於編劇是「寫故事」的人,導演就像是一個 「說故事」的人;不管故事本身好或不好,一個導演有很多種的方法可以來把這個故 事說好。但是我必須說,《中華門》的導演本身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導演並不是很 清楚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或者他可能知道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卻又無 法清楚的告訴其他工作人員為什麼是「這樣子」的故事?而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又要 用什麼樣的方法說?而又為什麼要用這樣子的方法說?關於前者,我在前面已經有一 些談論,在此不贅述。而關於後者,我只能說導演在這齣戲裡的表現,相當的「中規 中矩」但「不夠完整」;所謂的「中規中矩」,指的是我看得到導演運用自己所學的 技術在影片中充份發揮,但卻缺少了「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省思。這包括了一些鏡頭 上的思考,構圖和拍攝上的考慮和對演員本身的教導:鏡頭上的思考,我指的是有某 些鏡頭的確看的出來在仿效無間道,像是兩人在橋上拿槍互指的鏡頭、鏡頭透過玻璃 的倒影照著李華萱身影的畫面等,都不免會讓人想起「無間道」;當這樣子的堪景考 量及鏡頭運用和某部片過於類似時,除非你是在刻意模仿以達到某種效/笑果,否則 對於影片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再來,構圖和拍攝上的考慮也是問題之一:前 面也說過我對於中槍流血這件事的質疑,如果事實上的確有技術上的困難,那麼為什 麼不用技術或呈現手法方式來補救呢?所謂的技術層面,指的是讓鏡頭帶過或者刻意 忽略掉中槍部位出現在畫面中;而呈現手法方面,指的是如果場景當中非得要出現兩 個人中槍然後倒下的情節的話,為什麼就只能夠用拍攝「兩個人互相開槍然後中槍倒 下」的「寫實」畫面來處理?難道不能夠透過其他的方式來描述這一段情節?像是運 用特寫或大特寫的畫面來處理,而不要就是只使用中/遠景,然後讓觀眾看到他們身 上中槍卻一點傷痕也沒有的畫面,我想這些東西都是導演有欠考慮的。再來,關於演 員的部份,我這裡要談的並不是演員的演技之類的東西(關於這一部份,在後面有較 詳細的討論),而是當導演運用的是一群可能並不是很懂得演戲的演員時,他究竟要 怎麼樣運用這些演員,去呈現出想要呈現的畫面?其實,我有些同情這齣戲裡的演員 ,因為他們畢竟對於「演戲」這件事不熟悉,加上戲裡面的角色個性又比較複雜,難 免在扮演上會相當的抓襟見肘而感到吃力;可惜導演在這部片的演員處理上,仍然比 較偏向於「以演員的演技推動戲」的層面,偏偏演員在這部份較弱,使得演員的要素 在電影裡並沒有站在一個良好的位置而得以發揮。這個部份又要分成演員的運用和鏡 頭的補強兩方面:演員的運用,我舉杜琪峰的《槍火》為例;有看過的人,應該都對 商場裡那一段印象深刻。演員在那段裡做了什麼?他們什麼都沒做!他們就是站在那 裡,然後有人不斷的開槍罷了!可是,為什麼我們會對那段的張力印象深刻?完全是 因為演員在那個當下,真的成為畫面中的一部份,而呈現出來屬於劇情的某種張力; 但是在《中華門》當中,我看到屬於這樣子的運用,畢竟太少。再來,談到的是「鏡 頭的補強」部份;由於鏡頭本身可以伸縮的因素,有許多關於演員在演技上的不足, 其實是可以透過鏡頭來彌補的。你拍一個演員躲在牆後拿著槍,有時候不見得會比只 拍他一雙眼睛來得好;不管是開放式構圖(觀眾看的到角色週遭的環境)或封閉式構 圖(觀眾看不到),或是鏡頭所擺放的位置和角度,其實都可以幫助演員呈現出絕佳 的「演技」。但在《中華門》當中,我所看到導演在這方面給予演員們的幫助,似乎 並不夠。我舉一個例子,就是大家應該都知道《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說》這部電影;我 們在看電影時,的確會為劇中那隻小豬的遭遇而感動,並且被劇中的故事所吸引。可 是,這是因為小豬很會「演」嗎?我想並不是吧!這完全是因為所謂的「鏡頭語言」, 當小豬呈現在鏡頭裡,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個體所擁有的喜怒哀樂情緒呀!但是在 《中華門》當中,導演並沒有運用這樣子的「鏡頭語言」而幫助演員,進而去讓劇中 的角色更清晰的浮現,我想是導演極需要去思考的地方。   另外,在演員的部份,在演技上的不足的確是一大問題。可是摒除技巧上的問題, 我反而覺得演員比較缺乏的,是對於自己以及角色的省思不夠多;這其中包括對於自 己和這個角色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以及自己是怎麼看待這個角色?在扮演(或變成) 這個角色時又做了多少的努力?在首映會上,主持人之一說自己在這齣戲裡面所遭遇 到的問題,是不知道怎麼去扮演一個「壞女人」;雖然銘傳大學教戲劇概論的老師說 可以把眉毛畫粗一點之類的,讓「外在」形象變的像一個壞女人,可是關於角色「內 在」的,卻是演員本身必須要去努力及思考的。這點有部份和我前面在談編劇時,曾 經提及的關於「人」的思考有點相似;如果這齣戲要談的是「臥底」以及 「the dark of mind」,身為演員的一份子,你就必須去思考那個角色為什麼會做出 這樣子的行為?他的動機為何?而所謂的「the dark of mind」,亦即「人性黑暗面」 又是什麼?如果我們只是把它歸疚到「他就是壞」或者「因為他是黑社會」,那麼似 乎有點把「人」看的太片面化,而不能夠去理解這個角色為什麼會做出這樣子的行 為,進而說服觀眾這個角色是什麼樣的人。關於這一點,我想是身為這齣戲的演員, 如果要在演戲這條路上更進一步的話,所必須去思考以及理解的。不過在這裡我想額 外一提的是,雖然大部份的演員在「角色」的「人性」層面都還有很多要建構的地方, 可是我不得不推崇在戲裡扮演「基哥」的那位演員;他是我覺得在這齣戲裡面,唯一 比較具有說服力的演員。但是其他的演員,則仍然有許多的進步空間,而可以再多加 努力。   關於《中華門》作品本身談了許多,現在要談到的是整個《中華門》在行政層面 及行銷上的一些問題。事實上,《中華門》的宣傳的確打的很大,並且在首映會之前, 便讓一向冷清的台大批踢踢(ptt)BBS的國片版引發了一些熱烈的討論。雖然的確造 成了一些「話題性」,可是我不得不說,某些字樣的使用,如「向無間道宣戰」、 「吃下華人電影大餅」等字樣,著實看了令人覺得有些不悅(尤其在看了《中華門》 之後,我更覺得有些話語更是過度的誇大其詞)。我能夠理解屯田兵在辛苦的拍完 《中華門》之後,希望能夠與更多人分享拍戲成果的心情;可是一部片子要推廣出去, 要讓更多的人去注意到他,甚至於在看完作品之後帶著滿意的微笑走出戲院,絕對不 是將作品在宣傳時把其往某個高處不斷的無限上綱就可以達成的。我一直覺得這部片 在宣傳的邏輯上,一直只是停留在「推銷」而不是所謂的「行銷」;所謂的推銷指的 是在作品完成後,不斷的就是拉更多的人來看,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卻沒有想到自己 在宣傳這個作品的切入點是不是正確?以及理解究竟希望觀眾可以從《中華門》當中 得到什麼或看到什麼?最明顯的例子,我想就是前一陣子喬登來台事件了;為什麼大 家會罵的那麼兇?因為活動本身和球迷們的期待完全不符呀!球迷以為可以和喬登近 距離接觸,可是喬登不禁站在遠遠的那一方,而且只出現九十秒而已。同理,當今天 宣傳手法只是很純粹的將《中華門》推到一個精緻、甚至於把自己放在「商業動作片」 的位置時,那麼很抱歉,身為觀眾的我們就會用一種「商業」動作片的眼光去看待他; 到了這個時候,我所評斷的標準就不只是針對網路上隨意任人下載的那些學生影像作 品,而是以看待一個商業作品的眼光去看待他。我想這個問題,或許宣傳人員在做所 謂的「市場定位」時,就應該要率先考慮到,這樣子可能未盡完善的作品,是不是應 該把它放在「商業」的位置來宣傳?還是應該去另外尋找一個適合它的位置來宣傳? 我想唯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讓《中華門》放在他該放的位置,而不是讓《中華門》就 這樣子赤裸裸的被拿去和「無間道」之類的片子做比較,而撞的混身是傷。   最後,回到整個《中華門》來說,其實我很佩服屯田兵的所有工作人員對於 《中華門》所付出的心力,以及感動於那種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而這件事又能 夠永久保存下來的感覺。可是在此同時,我也必須很誠實的說,《中華門》這個作品, 的確有太多太多的問題及缺點存在;雖然我能夠理解學生製作所會面臨到的,在資源 及經驗上的不足,以及你們在這部片子裡面所花費的心力。但是說穿了,現在拍電影 或者用DV從事創作的人,除了一些純粹拍來只是為了好玩的人以外,哪些人不是面臨 資源上的不足?哪些人不是耗費了所有的心力在自己的作品上?成員是不是學生也一 點都不重要,我從來不認為「學生」就拍不出好作品;重點是你是不是真的認清你自 己有多少能力,以及是不是對於自己的作品有反省的能力?在《中華門》當中,我總 覺得創作者本身有點把眼光放的太遠,但由於資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而使得出現「小 孩玩大車」的窘境;其實對觀眾而言,愛情主題的戲也好、恐怖主題的戲也罷、甚至 於搞笑的演出,只要你能夠把它拍好,每一個屬於戲的螺絲釘都能鎖好,這何嘗不是 一部好的作品?何嘗不是一部觀眾滿意的作品?   關於《中華門》,我必須老實的說,我對於裡面很多的地方的確是不甚滿意。縱 使屯田兵的大家已經花了許多的心血在片子上面,但我相信你們也應該可以理解,這 絕對不能拿來當作作品不好的藉口,如果你要觀眾花錢(or花時間)來看你的作品, 你就得要全力以赴,這本來就是最基本的。或許屯田兵的大家,可以試著去思考一件 事:如果今天《中華門》片子當中,編導演及工作人員並不是自己以及自己所認識的 人,這樣子的一部片子,你真的甘願花錢進電影院去看甚至於買DVD嗎?任何的作品如 果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就必須站在不同的角度,時時的去檢視該作品,才能夠對自己 的作品更加的深入;否則,這部片子終究只能存在於小眾,而不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到 (或接受),甚至於走向「商業」之路。   最後,我想說明的是,雖然這篇評論在批評的部份的確居多,但絕不是單純的針 對《中華門》進行漫罵;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分享我在看過《中華門》這部片子後, 針對片中所感受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屯田兵本身未來的走向提出一些思考及想法。如 果創作者真的能夠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什麼,並且把這些經驗運用在往後的片子當中, 讓往後的片子更好看,那麼,我想也是觀眾的福氣,不是嗎?   加油了!屯田兵。 -- 個人劇評網站-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劇評: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ringfan       個人小說網站-★☆補釘熊娃娃☆★說故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atchbear  個人相簿沒有...如果你對我的長相好奇的話,這張劇照就將就點吧^^|||:      http://home.pchome.com.tw/my/jajava/056.jpg
                 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01.155 ※ 編輯: ringfan 來自: 203.67.101.155 (07/22 00:20)

218.161.25.154 07/22, , 1F
可以借轉嗎?
218.161.25.154 07/22, 1F

218.161.25.154 07/22, , 2F
雖然中華門只看過預告 但這篇影評真是教了
218.161.25.154 07/22, 2F

218.161.25.154 07/22, , 3F
我很多很多東西 謝謝你
218.161.25.154 07/22, 3F

140.112.231.137 07/22, , 4F
非常棒的影評,批評有力卻又不失中肯,推!
140.112.231.137 07/22, 4F

218.167.12.130 07/22, , 5F
高水準....推~~!!!
218.167.12.130 07/22, 5F
文章代碼(AID): #10_mV0y6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0_mV0y6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