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總舖師》推手創300%報酬率秘訣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1年前 (2013/11/30 01:2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487783 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1357期 文/黃亞琪 金馬50熱鬧落幕,今年「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給了葉如芬。得獎理由是: 「少數從本土小成本到跨國製片兼具的中生代電影人。」 她今年監製的三部電影,《總舖師》以7千萬成本創下超過3億元票房紀錄,投資報酬率 300%以上;鍾孟宏導演的《失魂》,一連奪下今年台北電影節最佳影片,及金馬獎最佳 音效;而她也將預算僅360萬元的《台北工廠》推上今年坎城影展「導演雙週」開幕片, 還獲得熱烈回響。 這些電影,類型、成本、風格皆不同,但在需要「看頭看尾」的製片位置,都找上業內人 稱「一姐」的葉如芬。她也曾是製作成本達7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1億元)《赤壁》的 監製統籌。 從小成本到大製作,都找上她,葉如芬憑的是什麼? 她並非台灣電影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製片,但監製31部電影,票房要不破億,就一定是影展 常勝軍,精準的市場嗅覺是她從影20年的武器。 導演制,催生改變念頭 她曾嗆導演,改走專業製片 她早期合作者多屬於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例如林正盛、蔡明亮等,往往為了一個鏡頭, 忘記錢也嘩啦嘩啦流逝。剛入行的葉如芬,徘徊在預算與導演主張之間,買便當、借場景 的是她,但充其量只是個「丫鬟」。 看透了台灣電影以「導演」為中心、重藝術不重市場的致命傷,她決定改變。「電影是團 隊商品,不是個人主義的藝術創作。團隊合作才能夠彰顯出創意與錢的價值,所以製片一 開始就要參與拍片整體規畫。」這是她對電影的信念。 她曾跟導演林正盛直言:「我是這部片的製片,而不是你的製片。」彰顯她強烈想要改變 當時台灣電影製作模式的決心。 1997年,在她擔任製片第四年,加入徐立功的縱橫國際,開始走向專業製片的路,在縱橫 國際7年,葉如芬寫下11部,包括跨國製作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在內,都無超支紀錄。 掌控預算,與導演陷拉鋸 她被吳宇森罵,只為拍好戲 打通了「導演制」障礙,重頭戲才要上場,要說服出資者,了解市場和通路外,還要能整 合資源,才能對預算進行精密掌控。 以《赤壁》為例,製作跨五國,導演是曾導過《英雄本色》的吳宇森。每天為節省預算, 她總要想盡理由。 習慣大製作的吳宇森,每場戲幾乎都固定出動五部攝影機。為精準掌控預算,她會在前一 天會議上建議,室內戲可以少用一台攝影機嗎?或者乾脆以有攝影師生病為藉口。甚至劇 情原設定海上漂流需要15艘船,但葉如芬硬是砍了兩艘,就為了能省一點是一點的堅持。 吳宇森因此曾大發脾氣的說:「不花錢怎麼拍!」她則懂得先低聲下氣、跑過去道歉。示 弱了,感覺吃虧了,但事實上在不影響劇情下,吳宇森的船還是刪了兩艘,「目的達到了 ,戲也拍好了,」只是,她笑著表示,常處於一種「精神分裂」的狀態。 「製片人是電影生產鏈裡,第一個參與和最後一個離開的人。」美國製片維斯定義製片人 工作,葉如芬奉為圭臬。從成本不到千萬的紀錄片到票房破億的《總舖師》,劇本發想到 上映,始終可見她的身影。問及她是否有製片的一套SOP,她一派帥氣的說:「沒有,因 為每部片的形狀,都不一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108.111

12/03 19:50, , 1F
12/03 19:50, 1F

12/16 14:19, , 2F
推..辛苦了
12/16 14:19, 2F
文章代碼(AID): #1IcCxSRK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IcCxSRK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