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解析BL熱潮 /劇夠
https://dramago.ptsplus.tv/topics/issues/bl_series/
解析BL熱潮 1|中國耽美禁令靠跨國合製突破,台灣同婚合法讓創作者勇敢說故事
「BL」(Boy’s Love)這個詞在1990年代左右誕生,當年男性與男性間的愛情不被允許
,BL的創作者與腐女們大多也只能在同好間私下交流。BL的文本與裡頭描繪的同性愛都是
在在各種限制與壓抑下綻放,就像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愛得很虐,珍稀得惹人憐
惜。
BL的演化與開放幾乎可以和社會的進步劃上等號。它的誕生是女性對於異性戀霸權的反抗
,以兩個男性作為主角,抹去男性凝視的眼光與性別不平等的可能,只留下純愛。隨著社
會演變,女權與LGBTQ+的意識抬頭、父權的問題逐漸被點出,BL也不再是禁忌般的存在,
漸漸從二次元跨入三次元,再進入主流大眾的視野,2024年正是BL劇誕生的第十年。
日本發跡、泰國首拍,BL風潮已走過十周年
雖然多數人對BL文化的印象是從日本發跡,但相關業者多半將2014年的泰國網路劇《為愛
所困 Love Sick》視為第一部BL劇。泰國娛樂廠牌STAR HUNTER的CEO First Chance便是
該劇的製作人之一,他表示,當時只是單純地想在影視產業中推動LGBTQ+議題,沒想到市
場反應卻比預期的更好,許多製作團隊也跟進投入BL劇的製作當中。
2016年中國的BL網路劇《上癮》觀看次數破億爆紅,卻還來不及播到結局,就被中國廣電
總局以該劇涉及到同性戀題材為由下架。BL議題就此在中國被禁,但需求依舊存在,中國
日後翻拍的耽美小說以兄弟情誼取代BL,如《鎮魂》(2018)、《陳情令》(2019)及《
山河令》(2021)等,被歸類為「耽改劇」。
同樣在2016年,日本朝日電視台在日劇《年末奇怪愛情劇》試水溫地放入一集關於職場間
男男戀愛的特別集〈大叔的愛〉,大受歡迎後在2018年被獨立製作,成為日本首部以男男
戀愛為主軸的電視劇,同一個IP也在2021年被香港翻拍,被許多香港人視為香港的第一部
BL劇。菲律賓與韓國則分別在2020年推出首部BL劇《Gameboys》及《在你視線停留的地方
》。
台灣《HIStory 1》上線就衝破350萬點擊,疫情爆發劇荒成出海契機
而台灣在2017年出現了首部BL台劇《HIStory系列》,製作公司是有著科技業背景的
CHOCO TV,他們發現BL劇在網路上有著高度的討論聲量,後台數據也顯示其觀眾續存率及
成為VIP用戶的機率比其他都還來得高,而開始踏入BL的領域。《HIStory 1》上線前三個
月便達到350萬點擊,更成為首部進軍日本的網路劇,於日本電視台播放。
其中在《HIStory系列》擔任多部編劇,並有著「BL劇教母」稱號的林珮瑜,其實早期就
以筆名呂希晨、七草等筆名寫過多本耽美小說,也數次在偶像劇如《兩個爸爸》(2013)
、《愛上哥們》(2015)的劇本中,放入性別議題與BL元素造成轟動,尤其《愛上哥們》
在下檔的一年後還持續舉辦著粉絲見面會,讓當時準備要製作《HIStory系列》的CHOCO
TV內容長張庭翡看見BL粉絲效應的潛力,並決定找林珮瑜加入製作的團隊。
此外,當COVID-19疫情爆發促進OTT平台發展的同時,也讓BL的話題性與優勢更容易被主
流媒體及普遍觀眾看見。當時於Video Market擔任採購的宋鎵琳,因疫情遇上缺劇的問題
,需要開發維持定收入的內容時,因過往《HIStory系列》在平台上的高人氣,便說服公
司與台灣合作製作BL劇,陸續投資、共同出品了《Life 線上的我們》(2020)、《約·
定》(2021)及《隔離後見個面,好嗎?》(2021)等。
日本作為共同策略夥伴的SPO Entertainment、Video Market、Rakuten Group,對於台灣
BL的投資近年也更加的頻繁,一部分原因是著眼於中國會翻牆收看的潛在觀眾,比起日本
、韓國、泰國,更容易親近說中文的台灣BL。同一時間,開始投入BL內容的GagaOOLala也
與多國合作BL劇,如台泰合製的《戀愛無名氏》(2021)及台菲合製的《末日激情倒數》
(2021)。
BL與GL的創作與趨勢,也受到台灣政府重視,文策院透過「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前期開發
支持」提供創作者協助,如台日共同出品的《正負之間》(2022)、《奇蹟》(2023)及
首度台日泰三方合作的《彈一場完美戀愛》(2024)。
這裡不能拍就去其他地方拍!中國文本改編吹起風潮
相對於台灣BL的蓬勃發展,中國在政府禁BL後,創作能量也逐漸移往海外。2021年OTT平
台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便與結果娛樂共同出品台灣BL劇《We Best Love》,IP延伸成同
名番外漫畫及實境秀《微波爐男孩的假期》,主演之一的林子閎也因此紅到海外,在東京
及首爾舉辦粉絲見面會。
愛奇藝國際站則於2022年,首次投資製作泰國BL劇《黑幫少爺愛上我》,更成為該年現象
級的BL作品。希望成為亞洲影視龍頭的愛奇藝,也積極促進各國戲劇的交流,例如在宣傳
計劃中,便曾讓台灣BL劇《基因決定我愛你》與《黑幫少爺愛上我》的CP線上接力問答,
讓兩方的演員及粉絲交流。由愛奇藝全額投資的台劇《不良執念清除師》主演則與泰國BL
劇《我們之間》的CP一同舉辦線上「Young Stars見面會」。
今年也陸續可見許多中國知名的耽美文本在台灣與泰國製作成BL劇,如台灣的《關於未知
的我們》、《某某》原著皆是來自「晉江文學」(編按:大陸知名文學平台晉江文學城發
布的原創網路小說),且都是關於無血緣關係兄弟成為CP的「骨科」題材。而泰國則有《
職業替身》及翻拍成泰版的《上癮》登場。
GL異軍突起,市場需求大增
不過,一部作品到底是不是BL,通常會是由創作者本人的認知來斷定,例如開啟日本BL劇
市場的《大叔的愛》,其編劇德尾浩司便曾表示這部作品不是BL;而拿下《這本漫畫真厲
害!2023》男生篇第1位,描述兩個男孩間詭異命案的漫畫《光逝去的夏天》,作者モク
モクれん則說他的創作就是BL,讓這部作品的分類從青少年恐怖漫畫被移回BL漫畫中。不
過創作者大多也樂見觀眾自行把作品解讀為BL作品,如台灣電影《環南時候》(2024)的
導演李鼎,便曾表明他樂見作品被腐女視為BL電影。。
台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1個同性婚姻的國家後,,社會風氣更加接受多元性別價值,過
往較為小眾、次文化的BL討論也躍上檯面,連政治、棒球圈等也會組CP製造話題,主流劇
種也開始放入BL元素,如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2023)讓林柏宏飾演的
「死GAY」毛毛與許光漢飾演的直男吳明翰冥婚,《我在這裡等你》(2024)讓范少勳與
劉俊謙在電影中彼此拯救。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認為,台灣擁有多元並重且自
由開明的社會價值觀,對於創作者有善,才能孕育出融合各式題材的影視內容,同時
LGBTQ+的KOL也逐漸增多,亦促進BL劇拓展受眾群與支持度。
文策院觀察,台灣的BL創作能量逐漸成長,題材更多元,近期每年約有5至10部產出。然
而隨著製作預算提升,以及巴西、菲律賓、韓國等更多國家也投入BL的製作,國際市場變
得更加競爭。近期也有不少製作公司再次拿出過往現象級的IP來製作,如泰國於2023年翻
拍日本BL知名IP《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日劇《大叔之愛》在間隔
5年後推出第3季《大叔的愛-Returns-》。
國際間對於BL需求持續成長,不過STAR HUNTER的First Chanan卻指出,在泰國的BL市場
其實已趨近飽和,許多娛樂廠牌因此開始投入GL劇的製作,去年泰國最成功的作品便是GL
劇《粉紅理論》,該劇創下7億次觀看。LINE TV也看到此一趨勢,去年與文策院合作《
Be Love, Go Love-華語原創影集開發計畫》,孵化BL及GL各三組作品,並於2024年9月舉
辦發表暨媒合會,吸引超過30家OTT平台及製作公司等參與。一場誕生於亞洲、蔓延至各
國,屬於BL、GL戲劇的眼球戰,就此展開。
----------------------------------------------------------------------------
解析BL熱潮 2|CP營業讓粉絲高度黏著,《HIStory》系列從數據找到幸福經濟
2017年,由CHOCO TV(現與LINE TV合併)製作、台灣史上第一部BL劇《HIStory 1》誕生
,短短三個月便締造全台350萬網路觀看,不僅成為台灣首部進軍日本的網路劇,隔年夏
季還在華視八點檔播出,進入主流觀眾的視野。雖然當年因客訴讓《HIStory系列》退出
華視八點檔時段,但它的聲浪卻持續發酵至2023年,LINE TV一連做了5季《HIStory》,
粉絲為了看CP營業(註1),締造付費線下活動千人滿場的佳績,成為台灣BL的經典之作
。這段「歷史」是如何開始,如今又將如何翻頁?
BL劇不著重同志現實生活,觀眾希望所有男生都在談戀愛
LINE TV原創內容暨公關部總監陳盈紡表示,之所以會開始製作《HIStory系列》是因察覺
到了市場的風向,「我們是從科技公司發起,會在內容上進行數據化分析,當時我們發現
BL劇的觀眾續存率及成為VIP用戶的機率比其他都還來得高,具有商業潛力。而在網路聲
量裡BL討論度也一直都很高,只是沒有躍上主流而已。」
而泰國BL劇從2014年的《為愛所困》發展以來,已經有一套成熟商業模式,成為LINE TV
在商業與故事借鑑的對象。陳盈紡說:「那時我們發現BL並不是同志故事,只是在說兩個
男生剛好喜歡上彼此的愛情,就這麼純粹而已。」因此BL劇的故事並不著重於同志現實生
活的處境,而是兩個人如何相戀的的過程。BL是滿足觀眾對於愛情夢幻想像的羅曼史,「
這也是我們LINE TV堅守的原則。」
為了確保夢幻的純愛核心不會偏移,從CP的挑選、劇本細節、宣傳拍攝的肢體與角度等等
,他們都會諮詢公司內「腐女團」的意見,討論怎麼樣的曖昧與火花才恰到好處。不過腐
女團的誕生並非有意為之,她們大多是因《HIStory系列》慕名而來,團隊其中一位成員
就說:「我會進LINE TV真的是因為《HIStory》。我主要是嗑二次元,那還是比較夢幻一
點,會喜歡《HIStory系列》是因為台灣以前都沒有人做過,居然拍出來了所以想支持。
」
腐女的愛很大,願意為愛付諸行動,這也是促使BL具備高黏著度的重要原因,陳盈紡說:
「之前被腐女團的團長嚇到,去年辦完一場BL講座要搭計程車回公司時,她突然就嘆一聲
『好希望全世界所有的男生都在談戀愛』。」
新人沒包袱適合演BL劇,糖分要夠故事也要好
做偶像劇出生陳盈紡表示,其實BL劇與偶像劇、甜寵劇有所相似,粉紅泡泡都是一大重點
。但這不代表重甜腐女就會喜歡,糖分要夠,製作的內容也必須扎實,「三次元的BL其實
很吃故事。」從漫畫搬入現實夢幻感必然有所折扣,不可能每個演員都是九頭身的撕漫男
(註2),漫畫裡較誇張的情節如果照搬到真人劇上也可能反而會讓觀眾出戲。但若拍得
好,CP間的曖昧恰如其分,則能讓腐女感受到漫畫裡的夢幻走入現實,而多有一份更貼近
,更覺得CP惹人憐惜。
曾執導過《HIStory系列》的導演李青蓉曾表示,在拍《是非》時除了注重師生戀CP之間
的互動,她更將故事的核心精神擺在「遺憾」,不特別意識自己在拍BL而是就想說好一個
故事。播出後也有些觀眾私訊她,說自己不是腐女,過去也不知道BL,但被故事觸動而感
到療癒。
陳盈紡認為,BL劇與其他類型的戲劇同樣是以故事為核心,但與演員的關係會更為緊密,
「我們像是生命共同體,BL的影響力會從戲內延伸到戲外,角色的精神也必須延續到戲外
,就是所謂的『CP營業』。」由於角色與演員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貼近,因此BL劇適合新演
員來出演,不會受到過往作品或形象所綁定,可塑性大,也讓觀眾更有帶入及想像的空間
。
從故事中延伸的不只角色,還有商品,LINE TV的原創團隊從劇本階段就投入創作之中,
陳盈紡說:「BL劇的周邊效益很大,這是其他類型不太會有的。在這方面的操作上不能馬
虎,我們花了蠻多心力去想如何讓商品與戲劇做結合,要讓腐女們看得開心它才會具有商
業價值。」
此外,線下活動也是BL劇的重點,《HIStory系列》便曾創下千人付費粉絲見面會的佳績
,陳盈紡表示,過往偶像劇也辦見面會,但只有BL能擁有如此大的粉絲效應。而粉絲會最
大的不同是偶像劇的粉絲會期待能上台與偶像互動,而BL的粉絲只想多看到些CP間的互動
,與粉絲互動的環節越短越好,「腐女們的幸福就是看著CP在眼前。」
愛情終究是戲劇大宗,BL總能接住世界各地的觀眾
團隊觀察,即使台灣的偶像劇已退潮,但從平台數據來看愛情一直都是戲劇的大宗,「我
覺得這是週期性的問題,大家看膩了愛情改看類型,看膩了類型後又會回到愛情。」而BL
劇打破了過往只有異性戀愛情的性別意識,呈現出更多樣的愛情面貌,她也提到過去
Netflix、Disney+等跨國OTT平台剛興起時,為了迎合國際市場讓許多製作公司轉向類型
劇的製作,不過近年有漸漸回到愛情的趨勢。
隨著疫情解除、OTT消弭國界,跨國合作成為影視製作的一大趨勢。陳盈紡表示BL其實一
直都是國際市場,他們過往的直播、粉絲見面會常有馬來西亞、日本、巴西、烏克蘭等國
的粉絲出現。台灣的優勢在於社會風氣開放,在題材有更大的創作空間,並且有著有過往
製作偶像劇的經驗可以借鏡。不過在製作規模及類型上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她以泰國
為例,就有穿越時空的《愛的香氣》、具有ABO世界觀(註3)的《極速戀人》等,都是精
彩且獨具創意的BL作品。
而LINE TV在《HIStory系列》之後,也持續創作著BL內容,除了與海王天璽共同出品、與
愛奇藝國際站合作,剛於2024年剛開鏡以殯葬業為背景的《獨佔接班人》,也在去年與文
策院合作《Be Love, Go Love-華語原創影集開發計畫》孵化BL及GL各三組作品。
在這次的開發計畫中,LINE TV不僅找來製作《HIStory 2—越界》、《About Youth默默
的我 不默默的我們》等多部BL劇的台灣導演蔡宓潔,2022年現象級泰國BL劇《黑幫少爺
愛上我》的製作人Pepzi Banchorn Vorasataree,編劇Bee Pongsate Lucksameepong擔任
導師,還有韓腐天花板《語意錯誤》的導演金率挺及企劃製作人李賀恩來台講座,以及《
愛的香氣》製作人Wan Thabkrajang、韓國首部BL劇《在你視線停留的地方》的編導黃多
瑟擔任客座顧問,並於2024年9月6日發表暨媒合會,吸引超過30家OTT平台及製作公司等
參與。
「這次與文策院合作,其實就讓許多人看見BL與GL的創作其實是受到政府重視的。」陳盈
紡說,此次計畫期盼能有更多國際資金的投入,也想讓更多台灣的創作者及投資方看見這
場熱潮已是全球化的現象。
---------------------------------------------------------------------------
解析BL熱潮 3|介於清水和激情之間,台灣特有「純愛感」逆輸出日本
2023年,改編自編劇林珮瑜原著小說《奇蹟》的同名BL劇集播出,這齣結合校園與黑幫題
材的愛情劇,背後匯集台、日兩國資金,由代表台灣政府的文化內容策進院、八大電視台
,以及日本樂天集團旗下的Rakuten TV、影視製作發行公司SPO Entertainment Inc.、網
路影音平台Video Market跨國合製打造,成為近年台灣BL戲劇的代表作之一,更在日本創
下收視佳績,播出期間登上Rakuten TV全類型劇集年度排行冠軍,也是Video Market亞洲
劇排行第一名。當亞洲影視產業吹起一股「BL」(Boy’s Love)風潮,台灣BL戲劇作品
是如何「逆輸出」到日本,甚至成為日本企業的投資對象?
情感和情慾之間的巧妙平衡,日本腐女超愛台灣BL劇
台灣BL戲劇之所以能在日本受到歡迎,是因為把男男戀愛的「情感」和「情慾」拿捏得宜
、維持巧妙平衡,「台灣BL不會太『清水』(指清純的愛、少身體接觸),也不會太激情
,剛好介於日本和泰國中間、取一個中間值,反而貼近日本腐女想看的。」《奇蹟》製作
人、Video Market亞洲內容戰略部部長宋鎵琳觀察。
BL超越性別意識,耽美、超脫現實浪漫愛的元素,讓日本觀眾跨越語言隔閡,被台灣BL劇
中的純愛感動,「現在台灣已經沒有所謂的偶像劇,想看純愛反而只能在BL裡找,看兩個
人怎麼相遇、克服萬難、相知相惜,去感受真正的愛情是什麼。」
「我們的戲在全球兩百多個地區、國家都看得到,幾乎是全世界了。」除了《奇蹟》,宋
鎵琳也是《約・定》、《隔離後見個面,好嗎?》、《正負之間》等台灣BL戲劇的製作人
與總監製,也曾參與日本BL戲劇製作。來自台灣的她,原先在日本從事台灣、中國影視版
權採購,直到2017年採購《HIStory》系列版權,注意到台灣BL劇在日本的市場潛力,才
逐漸從單純採購、跨入BL投資和製作,為台灣作品引入海外資金。
「原本我對BL完全沒概念,但《HIStory 1》上線後發現日本粉絲的留言很多,那時連日
本都只有少數影像化的BL作品,台灣算是走很前面的。」宋鎵琳回憶當時狀況,日本做為
BL文化的輸出國,直到2018年《大叔的愛》電視劇播出,才正式掀起日本BL戲劇風潮,從
原本的小眾文化、躍入大眾視野。
同樣參與台灣BL戲劇投資的SPO Entertainment Inc.社長中田紀廣也說,奠基於動漫、文
學作品,日本BL粉絲文化向來很成熟,粉絲凝聚力很強,剛好隨著2020年的新冠疫情,大
家待在家的時間變多,更有空追劇、追星、上網消費,意外造就日本BL影視熱潮,給台灣
、泰國等亞洲國家逆向輸出作品的機會。
BL作品的成功與否全靠粉絲文化,後續效益和商業模式是重點
根據Rakuten TV監製金京恩表示,從2017年到2024年,Rakuten TV因為引進亞洲各國的BL
戲劇,付費觀看會員數就成長了數十倍。而且,不像台灣BL粉絲大多集中在二十到三十多
歲的年輕女性,日本「腐女」年齡層更廣,從二十到五十多歲都有,其中還有曾經歷2000
年代台灣偶像劇熱潮,看過台版《流星花園》的粉絲,因此對台劇並不陌生。
「台灣gender free的接受度很高,我們也很好奇,這樣多元環境下開創的BL劇,能在日
本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反應。」中田紀廣說,SPO Entertainment Inc.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
採購台灣偶像劇,2016年也投資台版《惡作劇之吻Miss In Kiss》,與台灣影視產業有長
年的合作關係,近年則把重心放在BL戲劇上,例如去年播出的三立電視《VBL Series》,
SPO Entertainment Inc.便參與投資,「一次推出四部作品的系列作,很有趣,而且是原
創劇本,一開始就預計會出改編漫畫,有除了戲劇以外的商業想像。」
不管是SPO Entertainment Inc.或Video Market,日本企業會持續投資台灣BL戲劇,除了
版權收益和寫真集、改編著作、周邊商品、見面會等衍生收入,另方面也看好台劇在中國
市場的優勢。雖然中國政府禁播BL劇,但中國觀眾仍會透過各種方式,到海外影音平台看
BL戲劇,而語言、文化比較相近的台劇,就比其他國家作品更有優勢,吸引中國粉絲喜愛
。
「BL作品要成功,很仰賴粉絲文化,他們是擴散力非常強的族群,也讓BL播出的後續效應
比其他題材來得大,是台灣繼偶像劇後,很有可能輸出海外的戲劇類型。」中田紀廣說。
找尋創新題材、有魅力的年輕演員、精準控制各項成本、深度經營粉絲,透過版權收入與
創造其他收益,讓投資方得以降低風險,這也使BL成為台灣繼偶像劇後,少數能穩定、持
續輸出海外,獲得商業回收的戲劇類型。
靠BL再創造星契機?台灣還需找出自身定位
像由宋鎵琳擔任導演與總監製的新戲《看見愛》,投資與製作就以日方為主,再對台灣電
視台或串流平台銷售版權,預計2024年秋天播出,「雖然製作成本越來越高,但我們還是
希望能維持一年一部作品產出,有好的題材、找日本資金,再回到台灣拍攝。」
「2000年左右,台灣有非常多偶像明星,但從他們之後,在日本就沒有那麼受歡迎的台灣
明星,這很可惜。希望藉由BL可以幫助台灣造星,為年輕演員開創『登龍門』的機會。」
走過台灣偶像劇風靡亞洲的年代,中田紀廣也期待,這波BL戲劇浪潮能為台灣再創當年的
「F4效應」,打造具國際知名度的偶像。
但如今,台灣BL戲劇正在海外市場面臨激烈競爭。泰國傾國家與產業力量,全力扶植BL戲
劇走向國際市場,中國雖然禁了BL,但憑著龐大的資金與文學IP基礎,發展出更多元的跨
國合製模式。未來,台灣BL戲劇該如何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定位,持續提升質量與產量,
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將成為接下來的關注重點。
-----------------------------------------------------------------------------
解析BL熱潮 4|傳統電視台靠BL年輕化,從行銷角度打破創作框架
當校園學霸遇見學渣、霸道總裁愛上秘書、小說家強吻麵店老闆、有情感障礙的教授與AI
機器人相戀……,這些看似「偶像劇」般的愛情故事,其實是三立電視所打造的《VBL
Series》四部曲,也是這家成立超過四十年、曾以一系列台灣偶像劇聞名亞洲的電視台,
試圖品牌年輕化的關鍵佈局。如何讓家裡沒有電視的年輕人,願意鎖定三立?《VBL
Series》總監製、三立集團威網影音總經理蔡妃喬,她拋出這道難題,也點出傳統電視台
正面臨的挑戰。
入行十多年,蔡妃喬懂戲、更會賣戲。擅長戲劇行銷的她,從早年如《鬥魚》、《我可能
不會愛你》等偶像劇,到《一把青》、《我們與惡的距離》、《想見你》等各種類型劇,
都是由她一手操刀行銷。近年,她更投入台灣BL(Boy’s Love)戲劇製作,嘗試為台灣
戲劇產業找出新的可能性。過去,描述男男戀愛關係的BL戲劇,往往被定位在小眾市場,
如今為何會與大眾化經營的傳統電視台產生關聯?
因應OTT崛起,發展年輕世代喜愛的網路劇
一切都得從串流影音平台(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簡稱OTT)興起說起。
和2017年高峰時期相比,截至今年第一季,台灣有線電視訂戶減少近八十萬戶,為求生存
,電視台只能加緊轉型,擴大對網路影音平台的投資,「當家裡沒有電視,就不是要觀眾
看三立的問題了,但品牌還是要在。」蔡妃喬說。
於是,2016年,三立電視成立Vidol TV,成為第一家由台灣媒體成立的OTT平台(已於
2023/11停止營運,《VBL Series》改在三立YouTube及電視頻道播出),同時開始發展符
合年輕世代喜好的網路原創戲劇,而以二十到三十多歲女性觀眾為主的BL戲劇,便因此成
為三立轉型、品牌年輕化的一環,「如果長時間耕耘,它的品牌效益會持續累積,吸引一
群粉絲願意一直跟著你。」
蔡妃喬進一步說明,BL動漫、影視所呈現的耽美文化,因為其唯美、浪漫、重視情感關係
描繪等特質,向來吸引一群忠誠度高、消費力強的「腐女」粉絲支持。例如台灣有《
HIStory》系列紅到出圈,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爭相投入BL戲劇的製作,也讓台灣影
視圈注意到BL的市場潛力,從傳統電視台到OTT平台都開始跟進投資、拍攝。
改變業界作法,一次推四部作品活化市場
先有監製《We Best Love》(簡稱WBL)系列、《我的牙想你》等BL戲劇的成功經驗,站
上日本樂天集團Rakuten TV收視排行冠軍,蔡妃喬接著與三立電視、日本SPO
Entertainment Inc.合作,結合台灣電視台的經驗、資源,於2023年開始,一口氣推出四
部不同主題、八位男主角各有特色的BL作品:《免疫屏蔽》、《絕對佔領》、《保留席位
》、《恆久定律》,組成《VBL Series》。
不像其他製作公司一年推一部作品,三立一開始就決定一次打造四部BL系列作品,「我們
培養出新的合作模式,用新的團隊、新導演、新演員,然後用我們自己的故事,在這個觀
眾族群裡深耕、扎根。」
「雖然大家都說內容為王,但內容不是長出來、放在那裡就好,你需要讓它去做很多的滾
動。」蔡妃喬強調,之所以會一次推出四部作品,最主要是為了讓觀眾一整年都有戲可看
、有話題討論,可以花一年時間累積《VBL Series》的市場聲量,同時維持粉絲的關注度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演員、不同的故事內容,養成一批喜歡看BL,也能夠在這邊找到觀
看樂趣的人。」
也因為從市場行銷的角度出發,和過去台灣戲劇圈常見的創作者思維不同,《VBL Series
》不是先拍好一部再播出,才接著拍第二部,而是同時開拍製作四部作品,連各別的行銷
策略、活動檔期都先規劃好,再接續播出,「以前是一檔戲慢慢磨到好,這次是第一部開
拍的同時,第二部就跟著拍,同時也已經知道之後的每一檔幾號要上、什麼時候辦特映、
幾月幾號要做活動、播最終回……,中間沒辦法停,也不能說晚一點再上,因為牽一髮動
全身,只要其中一個環節錯,你全部就亂了。」
加入共同元素、相互串連,BL宇宙有更多可能
蔡妃喬笑說,如此創舉,十分考驗製作團隊的人力、時間、預算等各項資源控管能力,但
同時拍攝、一口氣推出四部作品,除了讓不同作品的演員互相熟悉、培養默契,還能在故
事中加入「宇宙串聯」元素,增加觀眾看戲的趣味性,也創造社群話題。
例如,這四部作品雖然各自獨立,但彼此間又有共同元素,有些作品的角色、甚至會出現
在其他作品裡,變成給觀眾的「彩蛋」,「這個系列很好玩,每部裡面都有喝酒的戲,每
個人人生中,一定都會有想喝酒的時候;然後我們也都有跌倒的戲,因為偶像劇最喜歡演
跌倒,但跌倒的時機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化學效應;每部戲也有不同的媽媽、不同的推
手……,我們一次運用這些共同的情感元素、劇情元素,去推動故事發展,所以有粉絲看
到最後一部才突然警覺,原來第一部就埋伏筆了!」
「以前戲兩個月播完就沒了,觀眾只能再等下一部,但現在我們讓它持續滾動,觀眾可以
喜歡整個系列,也可以喜歡其中一部,但至少在這個池子裡,他們都可以挑到自己喜歡的
。」
以「年」為單位推出系列作品,2024年,三立也繼續投資製作新的VBL系列計畫,預計推
出三部作品,持續擴大旗下BL戲劇宇宙。而能源源不絕產出作品,蔡妃喬認為,關鍵則在
於,打造作品與粉絲間的「雙向奔赴」關係。
讓BL戲劇與粉絲雙向奔赴,創造沈浸式體驗
「BL跟粉絲之間很像雙向奔赴,我給你的愛,剛好是你要的,不然對彼此來說都是負擔,
」她形容,觀眾看BL戲劇,重點不只在看戲本身,而是享受一種沈浸式體驗,期待看見角
色在戲劇外的發展、甚至演員的真實生活。因此,三立透過直播、實體活動,讓粉絲跟角
色能有更多接觸與互動,而這些內容素材又可以製作成短影音或花絮,持續在社群發布,
滿足粉絲需要的陪伴感,甚至讓他們進一步參與共創。
蔡妃喬舉例,為了寵粉,「我們在做活動的時候,會把它當成一場秀,」不只讓粉絲與演
員碰面,現場還會進行遊戲互動,「就像我們會邀請粉絲一起看最終回,和演員坐在電影
院裡,共同經歷最後這一哩路,看完之後,我們會一起分享一路走來的過程,重現劇中的
經典橋段,讓演員分享彼此的心裡話……,講到這裡大家又哭又笑,因為所有粉絲是跟著
演員一起成長的。」
「不能只想賺粉絲的錢,你必須要了解,他們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她強調。透過系列作
品、線上線下活動營造的沈浸式體驗,讓三立藉由BL戲劇開拓年輕觀眾、擴大品牌效益,
也創造版權銷售以外的收入,例如寫真集、改編小說、周邊商品、見面會等,進而成為一
門能夠複製、評估商業收益的生意。
不過,隨著亞洲BL戲劇蓬勃發展,尤其當泰國BL作品大量輸出、衍生出不同類型劇,蔡妃
喬也說,未來台灣BL戲劇勢必得在質量或產量上持續精進、提升,才有機會在眾多國家作
品中勝出,獲取觀眾的注意力。如此一來,台灣BL戲劇的商業機制也才能更健全、多元,
為影視產業創造新的活水。
-----------------------------------------------------------------------------
解析BL熱潮 5|BL劇在串流平台是賣方市場,全球瘋搶供不應求
作為全球最大LGBTQ+的OTT平台,杰德影音旗下的GagaOOLala觀眾遍佈全球,不但採購也
製作各式各樣性別認同的影視作品,例如電影《我的靈魂是愛做的》述說男同志活在充滿
歧視年代裡的痛苦、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呈現社會枷鎖為女同志帶來的遺憾,
拿下三項金鐘大獎,2023年還製作了台灣首個男同志戀愛實境節目《男生男生配》。
不過今年GagaOOLala所推出的兩部影集:與東京電視台合資製作的《25時,赤坂見》、台
日泰三國合作以音樂愛情為主軸的《彈一場完美戀愛》不再是議題的鑽研,而是可甜可鹽
的的BL劇,杰德影音顧問暨本劇監製吳宗祐表示,他們會開始製作BL劇並非突然轉向,
2020年時他們就已經鎖定這個類別,「LGBTQ+的族群很廣,但片量卻有一定的限制,就像
我們想買女同志的作品也不一定買得到,而BL相反,他有個很明確的目標族群,
GagaOOLala有許多女性粉絲,早期片單中有BL類型作品獲得好評,會是很好的選擇。」
抓準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BL劇能帶來雙贏
最一開始要投入BL的內容,杰德影音執行長林志杰是有些掙扎,當時認為BL將男同志的愛
情太過美化,忽略了其背後壓力與辛苦。不過接觸久後,他發現BL劇其實是人們對於美好
愛情的嚮往,寄託在了兩個義無反顧愛上彼此的男生身上,它的出現有助於觀眾更接受同
性間的愛戀,再加上背後的商業潛力,BL其實是會是一個能帶來雙贏的影視類型。
杰德影音行銷暨公關總監李志宜表示,他們在2020年發現市場上開始有許多BL作品,並於
隔年製作出首部台泰合製影集《戀愛無名氏》,是改編自導演阿努孫薛薩尼親身遭遇過的
潛規則,也是他們嘗試製作BL劇的開端,另外男同志家庭劇《酷蓋爸爸》則述說夫夫一同
面對孩童教育的分歧,「雖然這兩部的題材比較特別,能不能歸類為BL劇有待各界詮釋與
討論,但在符合劇情合理性的脈絡下,還是有粉紅泡泡的成分放在裡頭。」
BL劇是賣方市場,版權買賣有別過往模式
作為平台方,目前GagaOOLala平均一年採購60部BL劇,總數佔平台上影音內容的一半。但
BL劇供不應求,需求持續增長,但在短時間之內就要下決定,使得他們的採購品質無法盡
如人意,「遇到淡季的時候真的沒辦法,不是我們故意,是因為需求量很大。」吳宗祐說
。
李志宜提到2024年6月就發生了一次「BL劇荒」,剛好各家製作公司鮮少有新的BL作品,
但7月卻一次採購了4部BL劇及1部GL劇上市,「在電影市場我們採購後可以自己排定長短
片上架的時間,但跟播劇的戲劇上架時間就會是全球同步,會以製作公司為主,也需要與
其他採購的平台彼此競價協調。」
吳宗祐指出,不同於大多數的影集,因為投資複雜及預算龐大,需要賣到大型的OTT平台
才有辦法賺錢,屬於買方市場,採購方較能夠決定上架時間;BL劇則是賣方市場,大多投
資單純且有後續的IP及CP可以操作,因此製作公司都會有自己的播出計畫,即使沒有賣出
版權給OTT平台,也能選擇上架至YouTube,靠著後續付費粉絲見面會及周邊來回收成本。
「BL劇跟一般影集是兩個不同產業,他們雖然都在螢幕上播,但產業規模跟思維是完全不
一樣。」
而2024年的《彈一場完美戀愛》對於GagaOOLala來說是場極大的挑戰,由泰國娛樂廠牌
STAR HUNTER ENTERTAINMENT的泰星Jame Kasama Khanjanawattana與劉泯廷組成跨越國籍
的CP,並找來以《龍月》與《暮海情深》出名的CP帕努瓦特索普拉迪(Moslhong)及蒙拓
普赫姆坦(Isbanky)客串,原創音樂則是由台灣華納音樂量身打造,嘗試台灣過去少有
的音樂與BL劇集的結合。
BL情慾戲需用第三人稱視角,典型同志題材偏好大尺度
為了在BL的遐想空間與角色的深入刻劃間掌握好平衡,GagaOOLala找來電影《莎莉》的導
演練建宏執導,並和粉絲們諮詢BL相關的專業知識。
吳宗祐舉例,兩位主角Neil(涂善存飾演)與小海(張豐豪飾演)在劇中的初吻其實是一
個逃跑時發生的意外,而如何讓這個意外發生、兩人要露出什麼樣的表情、畫面要如何呈
現便讓團隊討論許久,為這個吻拍了一整個晚上,最終調整了五個版本才定案劇中蜻蜓點
水般的意外之吻。首映會當天也有粉絲回饋說自己看了這麼多的BL劇從來沒看過這樣的吻
法,令他耳目一新,非常喜歡。
拍攝BL劇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吳宗祐以情慾戲為例,大多戲劇的拍攝為了展現出情慾流
動會特寫肢體細節或帶入主觀視角做拍攝。但BL劇裡的情慾戲則需使用第三人稱視角來拍
攝,因為有些粉絲想旁觀CP間的互動,但並不想帶入任何一方。
BL與同志類型的區別,除了前者專注於愛情的夢幻、後者著重同志生活的樣貌外,兩方受
眾對於情慾戲的期待也截然不同。從GagaOOLala後台數據來看,同志題材只要尺度越大收
視就越好,但在BL上卻並非如此,「BL劇的TA是十分精確的,觀眾心中有一定的標準,那
些標準不一定能和同志影視作品相符的。」吳宗祐說。
台泰友好一起推動BL,跨國合作必是未來趨勢
《彈一場完美戀愛》的台日泰合作,除了在拍攝經驗與文化上的交流,作為平台方
GagaOOLala能透過這次與STAR HUNTER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便日後合作採購的溝通,而
以製作方來看,這則是將台灣BL劇推上泰國的電視台的好機會。
STAR HUNTER的CEO First Chanan提到,泰國30歲以上的觀眾不習慣看字幕,因此引入泰
國的外語作品,必須經過泰文配音才能夠在電視台播放,如今《彈一場完美戀愛》的翻譯
與配音的工作已正在籌劃當中,預計2025年就能成功登上電視。
被譽為泰國第一部BL劇《為愛所困》的製作人,First說當初會製作BL劇,只是單純地想
在影視產業中推動LGBTQ+議題,沒想到效果超乎預期,吸引到許多過去並非電視台客群的
青少年觀眾,不僅有助於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也開啟BL劇的商業市場。當要開啟跨國合
作的計畫時,曾有過交流經驗且對於LGBTQ+議題抱有同樣理念的GagaOOLala,便成為他們
首要考慮的對象。
而在疫情之後,交通、科技發達驅使下,First 認為語言與文化的隔閡正在減少,讓泰國
的戲劇與藝人越來越在國際間被看見且受到肯定,跨國合作也必然會增加。吳宗祐則指出
,林志杰從創立GagaOOLala之初就面向國際,而跨國合作一直以來都是趨勢,近年國際影
展發展出提案大會的作品開發模式,也讓國際間的創意與資金更加流通。
知名作品被跨國翻拍,GL劇成另類機會點
但吳宗祐認為,台灣的BL內容在國際間依然面臨許多挑戰,日本能將IP在各式文本間延伸
,泰國則是年產數百部BL劇以量致勝,韓國則是有著領銜國際影視市場的優勢存在。台灣
地小人少在量體上難以跟他國比拼,許多名揚國際的作品多為曇花一現,但影視產業的經
營卻是場持久戰。他覺得台灣的影視工業需要標準製程的建立,好維持製作的數量及品質
。高預算雖然與高品質成正比,但觀眾並非只喜歡貴的東西,如英國影集《戀愛修課》最
初只是小成本製作,在Netlfix上仍大受歡迎,續訂多季,成了當代最著名的青少年影集
,可見內容的好壞,依然是成功與否的重點。
李志宜則提到,影視作品國籍間的區別越來越小,但市場依然會有本地與國外的差異,因
此有越來越多賣座的影視作品被翻拍,例如日本BL劇《被擦掉的初戀》、《如果30歲還是
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在泰國紅了之後,泰國的製作公司將其翻拍成泰版,依然造
就不錯的成績。
而First則表示雖然國際間的BL劇需求還正在成長,但在泰國市場已經趨近飽和,尤其疫
情後在影視中的業配的收入已大不如前,他們需要找到更直接的營收方法。而GL劇成為了
現狀的突破口,不只STAR HUNTER,Idol Factory、GMMTV等泰國娛樂廠牌也開始投入,GL
劇《粉紅理論》便是泰國去年最熱門影集,創下7億次觀看,裡頭的CP Freen與Becky今年
更出演泰國史詩級科幻GL電影《跳越時空的愛戀》。
First 觀察目前GL的觀眾同樣以女性為主,不僅限於女同志,今年STAR HUNTER的泰劇《
暮海情深》同時放入BL與GL的CP於其中,測試著觀眾的反應為何。同一個類型看久了觀眾
會有所疲乏,但對於愛情的需求一直都在,無論是BL或GL,只要是好的故事都充滿者未來
。
----------------------------------------------------------------------------
解析BL熱潮 6|腐圈觀察:台灣BL偶像劇套路多開始走下坡,日本泰國CP營不營業看國情
BL(Boy’s Love)影視劇在近十年間迅速發展,從《為愛所困》到《上癮》,在到台灣
原生IP《HIStory》系列,幾年的積累下來,BL影劇在2018、2019年左右全面爆發,各國
紛紛玩出不同名堂,重口味、小清新、CP營業,題材要什麼有什麼。而平日見多識廣、嚐
遍山珍海味的「腐圈」粉絲,是怎麼看各國BL劇的特色及消長?台灣BL劇的挑戰及隱憂又
是什麼?
台灣強攻弱受公式感濃厚,觀眾逐漸失去信心
深耕BL領域多年的自媒體數位創作者小樂Ryu,2016年於社群建立BL 粉專,並於2020年成
立「BL劇討論區」社團,他多年欣賞也觀察各國BL劇的發展,談到台灣BL劇,雖然2017年
《HIStory》系列大獲成功,推動了台灣本土BL創作大門,促使各平台相繼推出《紅色氣
球》、《藍色月光》等BL影集,近期也有WBL系列主創團隊推出的《我的牙想你》、《關
於未知的我們》獲高熱度,但小樂Ryu依然認為,「我覺得台灣BL有在走下坡。」
差不多2017年前後,泰國BL《愛來了別錯過》、《一年生》也傳入台灣腐圈引起不小迴響
,再加上作為BL發源地的日本,於2016年播出的BL喜劇《大叔的愛》,在亞洲各地掀起熱
烈討論。
「Joe愛看腐劇」的自媒體創作者Joe提到,嗑CP和情慾情節往往被認為是BL影劇的要素,
不過Joe認為這都是助力,劇情節奏順不順、劇本好不好依然是關鍵,「《HIStory》系列
一直到第三季好像都還不錯,不過《那一天》的結局爭議很大,後來《近距離愛上你》開
始放一些肉(情慾戲)進去,到第五季整個掉下來。」
Joe分享,泰國BL文本大多比較直接外放,大尺度的情慾戲確是其一大特色,雖然有時劇
情有弱點,但CP的營銷話題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而台灣BL文本則向日本BL靠攏,情慾展
現相較內斂含蓄,若劇本不夠扎實,無法做出如日劇那樣細膩的情感,就容易流失觀眾。
小樂Ryu表示,「我覺得台灣BL有一個點是,比較像早期的偶像劇套路,就有點霸道總裁
,一方強一方弱,觀眾會覺得怎麼又是這個套路,然後漸漸會對台灣BL失去信心。」
而遍地開花的BL影劇讓觀眾選擇更多元,也就代表競爭壓力大,「各國BL劇都興起,觀眾
選擇多,然後泰國BL靠『CP營業』創造追星文化,他們很強勢,所以台灣BL就變得比較弱
勢。」小樂Ryu說。
泰國BL移植K-pop偶像文化,成為產品外銷世界
小樂Ryu回想接觸泰國BL的契機,「我是因為疫情期間太無聊,剛好LINE TV那時候引進很
多泰國BL,像《千星傳說》、《愛情理論》之類的,都是由一間泰國叫做GMMTV的大型影
視公司做的,發現都滿好看的,然後就開始去搜尋,才發現原來早在2016年那個時期就有
人在追泰國BL。」
進入泰國BL圈後,小樂Ryu發現他們的CP實在太懂得「營業」了。所謂的「營業」,即演
員為增加戲劇收視、關注度、販售周邊等等,於線上線下合體互動,「我覺得泰國很成功
的一點是,他們在BL劇裡引進『偶像文化』,就是追星文化。韓團的追星文化在各國都很
流行,其實泰國非常崇尚K-pop,所以他們就把韓國打造偶像的系統引進自己的公司,把
他們的演員打造成明星的樣子。」
小樂Ryu觀察到,一開始GMMTV是先在自製的BG男女愛情劇裡,放一對男男副CP去試水溫,
發現他們的人氣蓋過主角CP,再拉出來合拍另一部BL劇,也就是策略性地湊對成功再捧,
「我覺得他們挺聰明的,他們自己有做經紀,就是可以控制藝人去做怎樣的宣傳,然後一
系列的安排,所以後來滿多公司都在複製他們的成功模式。現在泰國CP文化,我覺得應該
算是亞洲最興盛的國家。」
Joe形容,泰腐CP實際上就像是把童話故事端到你面前,是一種很吸引人的東西。然而也
因為戲裡戲外的界線模糊,如何有智慧地「解綁」CP就非常關鍵,否則往往會因為演員現
實生活的真實戀情而引發爭議。
泰國BL藉由CP熱度輸出其他國家,CP熱度又成為製造偶像的途徑,當紅偶像再引發追星熱
潮,追星熱潮進一步帶動泰國觀光產業與周邊商機,如此循環使泰國BL已逐漸成為一種發
展純熟的產業鏈,Joe提到,「前兩年看過一篇泰國報導,他們把BL當作是要推出口的『
產品』,是可以拿來銷售的,他們的明星就是在外銷全世界。」
因著劇集推出的周邊五花八門,連劇中出現的道具都可以成為熱賣商品,見面會、最後一
集一起看活動都已是基本,拍攝場景成為劇迷飛往泰國旅遊、踩點打卡的必備行程。而泰
國BL同時也作為文化輸出的途徑,比如結合神話故事的《預感》,或是以泰國美食打拋豬
為主題的《愛情羅勒香》,Joe分享,「泰國翻拍日本《櫻桃魔法》,我覺得改編得很好
,加上很多泰國自己的文化,湄南河划船,去看鄭王廟,他們上班竟然是坐船耶!」
泰國影響日本BL拍攝題材,《櫻桃魔法》不走寫實風
Joe早從2007年的同志電影《春風物語》就開始接觸日腐,「日本一開始比較偏現實題材
,他們那個年代是比較壓抑的。」實際上,早期日本是以同志電影為主,後來才漸漸開發
BL劇,「日腐傳到泰國後,日本所謂的腐劇比較沒有這麼多,是一直到2018年現象級日劇
《大叔的愛》才又帶回來。」
2020年大爆火的漫改BL《櫻桃魔法》,相較於過去走寫實路線的日腐,其戀愛氛圍濃厚一
些,「感覺《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又稱《櫻桃魔法》)爆紅後,
有變稍微不寫實一點,比較像BL那種粉紅泡泡的愛情故事。」Joe也觀察到,因著泰國BL
的強勢輸出,日本BL多少受其風格影響。此外,以往都是日劇被翻拍,近日則確認日本將
翻拍泰劇《愛在空氣中》,這是日本首部翻拍的泰國BL,可見泰國BL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日本BL就是不營業。」小樂Ryu表示,日本社會風氣還是比較保守,所以沒有發展出如
泰國那般的「CP營業文化」,或許偶有一些直播或商業活動,但不會有營造「情侶假象」
的互動,「這反而是日本厲害的地方,他們不需要靠CP營業去哄抬他們的劇,但其他國家
可能還是需要一些綑綁CP。」小樂Ryu和Joe不約而同認為,日本BL的強項在於文本,細膩
的劇情是其吸引觀眾的關鍵。
2024上半年除了創造不小熱度的台灣BL《關於未知的我們》之外,下半年還有泰版《上癮
》、日本BL《美妝搭檔情人》...等,另外像是韓國人氣漫畫改編的《婚禮心旋律》、
18禁日漫改編的《糖果色的戀愛反論》,以及2022年備受喜愛的泰腐《駛入心途》
等BL影集,都將再次於台灣公視+上架。
觀眾對於該題材的需求量,顯示其依然具備開發潛值。然而,面對泰國BL的強勢進攻,以
及日本BL穩固的市場,Joe認為,「感覺台腐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串流平台的崛起,
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多元,看多了觀影審美自然提升,培養出日益刁鑽的口味。如何突破重
圍,不只是偶而打出一兩片水花,而是能走出自己的路、站穩腳步,這實際上是所有內容
產業都在面對的課題,不僅限於BL影視圈。
----------------------------------------------------------------------------
解析BL熱潮 7 |無所不在的泛BL視角:藏在動漫、影視、遊戲、VTuber中的文化符號
BL漫畫小說有超越少女漫畫之勢,影響力今非昔比
BL文本的起源日本動漫,其影響無遠弗屆,它就如同一塊龐大且穩固的地基,使後續延伸
出的同人誌、BL漫畫小說、BL影視劇、BL遊戲在此基礎上能無限壯大。根據中華動漫出版
同業協進會(簡稱漫協)提供的資料顯示,2024漫畫博覽會累積參展人數達65萬人,雖與
2023年的數據相比只增加1萬,但實際上是因颱風來襲導致首日停展,使原本五天的展期
變成四天而影響參展人數,若與2022年的48萬人次相比,足足上漲了17萬;2024年的參展
廠商多達150家,攤位超過1200個,相比2022年的110家廠商、800攤位,皆有顯著的上漲
趨勢。
以往少女漫畫為女性讀者的消費主場,近年同為女性向的BL漫畫勢頭猛烈。漫協企劃主任
許雯涵表示,BL題材在漫畫市場明顯上漲,雖然台灣原創BL僅佔一兩成,日韓佔比七八成
,但就各家出版社設立的BL漫畫專區逐漸擴大來看,其市場潛力相當驚人,依然有開發的
可能性。
早於2012年,東立出版社就以BL題材建立了「紫界書系」,另外如台灣東販「PURE書系」
、長鴻出版社「耽美向書系」,同樣都將BL題材額外規劃分類。以長鴻出版社為例,女性
向的少女漫畫和BL漫畫一直為其銷售主力,行銷公關黃琪蓁表示,長鴻在2024漫畫博覽會
光是BL漫畫的銷售,就佔了總銷售業績四成,每年穩定輸出。
此外,東立出版社官網公布的女性向漫畫暢銷排行榜中,前十名有九名皆為BL題材,且還
霸榜前六名(2024年6月數據,每月更新)。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BL題材的銷售數據皆
具備可觀潛力。
台灣原創BL漫畫輸出日本,出版社挖掘創作者拓展海外市場
長年扎根BL漫畫小說領域的自媒體創作者林依瑩,於IG上擁有超過6萬的追蹤人次。她分
享自疫情後,明顯感受到接觸BL的群眾日漸增加,「可能疫情期間大家在家沒事就開始挖
,就發現這些有趣的東西(BL漫畫)。以前這個東西比較敏感,大家不太會在網路上發表
太多,都是私底下在比較小眾一點的社群討論,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分類了,IG、FB、
Threads好多人在討論。」
林依瑩補充提到,台灣原創BL這幾年也越來越多,不少出版社都在挖掘潛力創作者,除了
推實體書籍之外,也會協助銷售海外版權或周邊商品,比如東立出版社在2024漫畫博覽會
中,特別推出《我的助理男友》和《觸摸的練習契約》的角色形象香水,後續又推第二彈
《我的網紅男友》和《記憶的怪物》,皆為台灣原創BL漫畫。其中,漫畫家桂的《我的網
紅男友》另推出日本版和廣播劇,漫畫家Mae的《記憶的怪物》則出了日本版以及同名遊
戲。
長鴻出版社行銷公關黃琪蓁分享,雖然日韓漫畫依然獨佔鰲頭,但近年越來越多台灣原創
BL逆輸出至日本,像是先前長鴻就替漫畫家Gene《微光的召喚師》、漫畫家子葉《輕輕灑
落的晨曦》、漫畫家藍叉《視線交會的三秒後》賣出日本版權。
此外,因網際網路發展使電子「條漫」成為新的內容載體,讓台灣創作者有更多的舞台能
被看見。由中央研究院策劃創立的《CCC追漫台》於2020下半全面數位化上線,就成為許
多台灣漫畫家發表創作的平台,而站內的人氣排行榜的前兩名皆為BL題材,漫畫家小河少
年Kawa的《16647》和漫畫家每日青菜的《Day Off》持續霸榜。《Day Off》不只於線上
累積破150萬的瀏覽量,實體書更是翻譯了日版、韓版、越南版、英文、德文、俄文、泰
文、葡文版、法版等九種語言版權。
BL原創小說漫畫改編成本高,影視作品傾向獨立發展劇本
然而,雖台灣原創BL漫畫漸漸走出一條路,但近年蓬勃發展的台灣BL影視劇卻多為原創劇
本,鮮少台灣本土創作做IP影視化改編。對比日韓興盛的BL漫改劇,以及中國、泰國大量
的BL小說改編劇,台灣反其道而行,大多是在原創劇本電視劇播出後,再另外推出劇改漫
畫或小說,形成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特殊發展狀況。
漫協企劃主任許雯涵表示,「台灣前幾年產業間有些隔閡,近三年開始推跨界開發,文策
院也協助推動媒合,陸續才有更多討論空間。漫協也有辦理原創IP風雲榜,讓跨業人士參
與過程、增加認識台灣漫畫小說作品及跨業開發機會。過去產業比較狹隘,這幾年努力讓
作品多角化發展,畢竟紙本市場消退、數位市場又有盜版問題,造成台灣原創發展不易。
」
經營「CCC追漫台」多時的文策院指出,台灣還未有像日韓一樣建立起蓬勃健全的產業鏈
,讓IP創造更多商業價值,使得BL劇很少源於本土改編劇本,而是多以原創故事為主。台
灣的小說、漫畫等環境較為辛苦,創作者難以靠全職連載生存,大多作品規模較小而精,
若要改編對於編劇而言需要添加更多原創劇情,成本相應增加,使得改編小說及漫畫通常
不會是影視創作團隊的首要考量。
林珮瑜則透過《奇蹟》嘗試故事影視化的可能,本身就具有小說家及編劇身份的她在撰寫
《奇蹟》(2021年)小說時,便以可影視化為前提創作,並與尖端出版討論後推出前導影
片及歌曲,成功帶起討論,雙向推動小說的銷量與改編成影集的可能,於出版的2021年被
腐女們討論為「最想看到被改拍成戲劇的BL小說」,並於2023年翻拍成影集。
文策院也積極透過旗下的漫畫基地舉行的「ACG產業交流會」媒合漫畫作品的改編,今年
宣布三部CCC追漫台的BL作品《你的工作&你的休假》、《狗血耽美劇的攻略技巧》及《啵
啵起司》將由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改編為2.5次元的BL舞台劇。除此之外,BL漫畫家
每日青菜的《DAY OFF》也在今年「澳洲台灣影展」贏得「台灣出版品改編短片提案競賽
」,有望成為台澳合作的首部BL作品。
同人誌創作圈和腐文化高度重疊,大型二創展覽會粉絲數量驚人
回溯BL漫畫小說的演變,「同人誌創作」才是「腐文化」發展的初始關鍵。同人誌指的是
一群同好的共同創作/既有作品二次創作,而「YAOI」一詞流行於同人誌創作圈,原是同
人作品沒有高潮迭起、沒意義的自嘲用語,1980年代後因《足球小將翼》的男性愛戀二次
創作風潮急速擴張,後續漸漸將引發CP妄想的同人創作稱為「YAOI」。在泰國把BL影劇稱
為「Series Y」,當中的Y即為「YAOI」。
台灣每年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同人展,其中以台灣同人誌販售會(簡稱CWT)、開拓動漫祭
(簡稱FF)最廣為人知,而CWT以女性向同人作品著稱,就是BL相關創作。2024 CWT同人
展於台北台大體育館拉開序幕,開展首日就創造萬人空巷的驚人人潮。同人創作者陸修分
享,每年人流和攤位明顯不斷增加,場地越變越大,經過某個熱門攤位往往會擠爆,比如
上半年引發熱潮的劇場版《排球少年!!垃圾場的決戰》,其二創產物就成為今年同人展
的熱銷作品。
除了實體展的商品販售外,也有不少線上平台替同人創作者提供販售管道,像是台灣同人
誌中心就以同人誌為主軸,進而延伸同人周邊、同人數位作品(泛指音樂、遊戲與等數位
形式),也提供同人活動與同人相關店家等相關資訊,另可於站內創立交流社團。台灣同
人誌中心提供之2023年數據顯示,32,225件同人漫畫中,有19,508件為BL同人漫畫;
26,035件同人小說中,則有22,027件為BL同人小說,站內年度瀏覽量則破210萬,與前兩
年的150萬和180萬呈現明顯漲幅。
發展至今,同人誌創作圈和腐文化高度重疊,自媒體創作者林依瑩表示,「腐文化是灌溉
同人誌的養分,腐文化有多精彩,同人誌結出來的果實就有多飽滿,所以現在同人誌創作
大多都是BL相關。」
VTuber界也流行男男CP,粉絲串聯製造話題
BL從二次元動漫小說到三次元影視劇,同時擴散至廣播劇、手遊、VTuber等新興產業。
VTuber可以說是日本二次元文化的最新變體,結合動漫與聲優,打造出「實體化」的虛擬
網紅。Playboard公佈的2023年YouTuber十大抖內榜單中,非真人的虛擬網紅VTuber就佔
了四位;VTuber風潮也刮進2024漫畫博覽會,相關廠商專區從2023年的三家倍增到近十家
。而BL的觸角,也隨著熱潮深入VTuber。
經營女性向R18音聲社團「男色研究所」方所長分享,BL在VTuber裡可作為一種營銷方式
,「男色研究所合作的幾個男V,我會幫他們湊CP試水,看市場反應。其實腐女跟乙女(
喜歡男女愛情的觀眾)有時候是重疊的,湊CP就看兩人有沒有化學反應,以及大家反應熱
不熱烈。」這些男V和男色研究所合作音聲劇作品,若是CP話題帶動起來,就能達到宣傳
效果。
不過方所長提到CP不能亂湊,「V圈有一個詞叫做『降落』。他們直播完之後還有很多觀
眾,那不能就直接結束解散,會有點意猶未盡,這時候這些V之間就會說我把我的觀眾帶
去你那裡,也就是帶著觀眾『起飛』然後『降落』到另一個V的直播間。」這樣的互動讓
VTuber的粉絲互相串聯,自然而然創造CP話題。
此外,VTuber圈內粉絲也會主動將自己喜歡的男V組CP,比如在Twitter(現稱X)上設相
關tag,點入就能看到粉絲自主替兩位男V創作的影片合輯或繪畫,這實際上和同人誌創作
有異曲同工之處。若是CP熱度有助於男V本身的知名度,他們也樂於在各自的Discord社團
互動。Discord為一款免費的通訊應用程式,主要針對遊戲玩家、教育或商用,為現今
VTuber主要的匯集交流平台之一。
然而,方所長指出CP不能亂湊,營運策略還得是粉絲自主的嗑CP,因為這都和BL影視圈營
銷CP一樣,可能牽扯出「CP綑綁」、「賣腐撈金」的爭議,處理不當一不小心就會讓聲勢
一落千丈。
BL音聲劇是一片待開發藍海
男色研究所專攻的音聲劇同樣源於日本,相對於第三人稱聽故事的廣播劇,音聲劇以第一
人稱視角,使聽眾如同「角色」般獲得沉浸式的體驗。方所長分享,DLsite可以說是目前
全世界最大的二次元作品平台,舉凡漫畫、動畫、遊戲等都能在上面找到最多元的作品,
其中音聲劇、廣播劇也相當豐富,許多日本BL漫畫在DLsite上皆有廣播劇版本。該網站不
只提供英文和繁簡中文,還有韓文、西班牙文、德語、法語、泰語、越南語.多種語言,「
DLsite現在應該是音聲劇做的最大、最好、服務最多、作品性癖最全面的。」方所長說。
「BL音聲劇在日本非常多,像遊戲《新世界狂歡》裡的聲優刺草ネトル就是走BL音聲劇。
」方所長提到,日本聲優產業本就發達,而廣播劇、音聲劇和新興的VTuber皆以聲音作為
傳遞媒介,使得聲優有更多發揮舞台。目前台灣廣播劇、音聲劇尚有很大發展空間,反倒
是VTuber快速崛起,因此推廣廣播劇、音聲劇,就變相在替台V拓展舞台。另外像是
BookWalker也有許多聲音作品,廣播劇、音聲劇、ASMR等等,BL相關在近幾年同樣增長顯
著,「還有市場可以開發,作品數量還不算多,這是一片藍海。」
DLsite和BookWalker都可由創作者自行建立帳號上傳作品。而2022年由台灣PINKCORE發行
、遊戲工作室Infinity Alpha和侍達合作開發的BL遊戲《新世界狂歡》,同樣在DLsite推
出漫畫版和廣播劇,其中廣播劇《NU:カーニバル~古城の魔法~》自三月上線以來,為
目前站內BL廣播劇CD綜合排行榜冠軍,「我覺得《新世界狂歡》真的很厲害,台灣自己做
的,反向逆輸出日本再回來,這也是我們男色研究所想做的事情。」方所長表示。
《新世界狂歡》遊戲全球爆紅,提供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新世界狂歡》自2022年推出以來,持續在世界各地掀起風潮,目前已支援繁簡中文、英
文、日文和韓文五種介面語言,它實際上是先於2022年初的CWT同人展登場,在今年的展
場依然可見其熱度不散。《新世界狂歡》更連續兩年舉辦線下週年活動,以實名登記方式
抽選限量門票,另為海外粉絲設置線上直播票卷,線上線下都一掃而空。
BL廣播劇製編導「獅子女巫」本身也是遊戲玩家,她認為《新世界狂歡》的成功在於它精
確掌握腐女的關鍵喜好,像是邀請了備受二次元文化愛好者喜愛的日本聲優替角色配音,
以及「美人攻」、「狗狗受」各種鮮明的「攻」和「受」角色設定,再加上大尺度的無碼
場景和臨場感十足的現場音(如喘息聲),為遊戲玩家營造身臨其境的全方位感官刺激。
方所長補充說,「它其實就和沉浸式音聲劇很像。」
從漫畫小說到影視劇、VTuber、廣播劇、音聲劇和遊戲,BL的痕跡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
所不在。其文化養成已行之數十年,於2019年疫情前後先在影視產業創造高峰,動漫圈、
VTuber、聲音作品和遊戲產業,同樣是在疫情期間飛速發展。在社群媒體上刷到的生活議
題、社會時事,也能察覺「BL視角」藏於其中,逐漸形成所謂的「泛BL化」現象。
探討腐文化的《腐腐得正: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作者Cocome表示,「『泛BL化』是近年
來三次元影視類的BL作品興起後,造就的跨文本群類的性別現象。只要涉及男男戀,不論
是否標示為男同志向或LGBTQ+作品,甚至只是詼諧有趣或諷刺性的男男梗,或多或少都會
看見BL的鑿痕與影響在裡頭。」BL題材這個以往被視為次文化的領域,或許已成為最主流
的小眾文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8.156.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Queer_drama/M.1728465084.A.A67.html
※ filmwalker:轉錄至看板 BL 10/09 17:12
Queer_drama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