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The slip(數位音樂時代要來了?)

看板RockMetal (金屬音樂板)作者 (Right where it belongs)時間17年前 (2008/09/03 00:50),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自從Radiohead的新作In Rainbows首先將音樂作品放至網 路上,供樂迷下載,隨即Nine Inch Nails亦步上其腳步,先 是由Trent製作的Hip Hop專輯,Saul Williams的 The Inevitable Rise and Liberation of NiggyTardust!, 2007年11/1開始提供MP3在其官方網站下載,免費可下載192kbps 的mp3,而願意付$5的人可以下載320kbps的高音質mp3或是無失真 的FLAC格式。 接著在2008年的三月,NIN推出了新作「Ghosts」,這是和環 球唱片結束合約後的首張作品。在不依靠大廠的情況下,該如何銷 售音樂作品呢,NIN有他們的辦法在。提供免費下載(甚至上傳 BitTorrent種子供下載)以及付費下載,加上實體CD的發售,這個 實驗性的純音樂作品,亦獲得了驚人的銷售成績。 (http://www.prophet-records.com/news20080315.html)時隔不 久,四月NIN又在網站上發表了新單曲「Discipline」。果然在五 月,就發表了新作「the slip」,提供免費下載。除了完全免費的 回饋樂迷,「順便」預告了七月將推出實體作品,讓喜歡NIN的樂迷 一樣可以拿著CD來珍藏。 就生產的速度上來看,NIN從三、四年才推出一張專輯,到現在 才隔一年,就推出新作「the slip」。如此改變的背後,有怎麼樣的 考量,很難說的準。也許是想好好利用「免費下載」第二團的話題性 ,增加曝光;還是要回饋樂迷也好,至少有新的作品推出,就是一件 好事。 「the slip」一共收錄了十首曲子,和以往的作品比,歌曲數目 真的是少了許多,而且其中還包括了三首的純音樂演奏。而這三首情 境曲,我覺得NIN作出和以往不同味道的氛圍,如「Corona Radiata」 後段的黑暗的詭譎氣氛,產生了一種強大的壓迫感;而「The Four of Us are Dying」則以不斷反覆的旋律與節奏,層層堆砌出的冷漠的 疏離感。 而其他歌曲,「Letting You」有些類似「Starfuckers, Inc.」的 衝撞感,雖然不差,不過我更愛「Starfuckers, Inc.」的旋律,以及細 膩的編曲。「Discipline」和「Echoplex」、「Head Down」這三曲,比 較是專輯「Year Zero」之後的味道,前兩曲有著輕快的節奏和順耳的旋 律,也是首先曝光的單曲;而「Head Down」轟隆的噪音感,密密麻麻地 堆疊出不安感,再以大反差的敘情旋律,唱出渴望救贖的情緒,是專輯中 我最喜歡的歌曲。「Lights in the Sky」是一首敘情曲,不過旋律實在 讓我沒啥感覺,還是繼續聽「Hurt」和「Right where it belong」吧。這 張專輯,直覺的就想跟上張作品「Year Zero」做比較,上張作品帶來了一 種新的工業搖滾風格,層次分明的電子聲響與節奏和暴戾的吉他噪音,營造 出一種細膩的狂躁曲風。這麼形容,似乎跟過去的經典專輯無異,但差別就 在於時代感,「Year Zero」有著這個時代的味道,以NIN特有的方式去詮釋。 至於「the slip」,單就細膩度,感覺真的不如「Year Zero」,但是演奏曲 的氣氛營造,還是要豎起大拇指讚賞一番。 至於另一片DVD,則是Live rehearsal,專輯裡除了末曲「Demon Seed」 外,都有演唱。雖然是無觀眾的排練,但是樂團可是十分認真的演出,內容 相當的精采,這樣也讓樂迷更能接受新曲,進而期待看到演唱這些新曲。當然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可以增加實體音樂的銷售,CD/DVD的限量組合包,就是 比較吸引人呀。 從這張作品行銷手法來看,網際網路是最重要的媒介,比利用MTV或是電台 宣傳的效果還大。對一般樂團來說,唱片公司的功能在於提供資金、經銷通路以 及行銷宣傳。不過,像NIN這樣的知名樂團,我想資金對他們不算什麼;在網路的 時代,銷售的通路更多且全面;而行銷與曝光,NIN選擇了利用網路社群,以及 「免費」為號召,話題性十足,敢作別人不敢的,這也是網路時代「要紅」的關鍵。 所以少了唱片工司的束縛,反而有更多的嘗試。 就我看來,Radiohead或是Nine Inch Nails都是憑仗自身在這圈子已經累積了 眾多樂迷,才有能耐在這傳統音樂市場與數位音樂興起的過渡時期,尋找出對自身 最有利的營運方式。一方面利用網路的力量,能夠開發新樂迷,或是在新時代塑造 出英雄形象;另一方面,死忠樂迷對於傳統實體出版物的迷戀,亦是樂團獲利的關 鍵。而一些獨立發行的樂團,網路當然是現今最有力的宣傳方式,但想要和這兩個 樂團一樣名利雙收,卻困難重重。以目前P2P的盛行,下載新音樂的速度實在太快 、太方便了。創作者要如何獲利,在這過渡時期,還是未來的數位音樂時代,都是 一大挑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145.131 ※ 編輯: Graveland 來自: 220.139.145.131 (09/03 00:55)

09/03 01:01, , 1F
帥啊!原PO終於又有新作了奔賀!待我來找找下載試聽先
09/03 01:01, 1F

09/03 01:13, , 2F
嗯嗯~ Porcupine Tree好聽 我在說啥XDD
09/03 01:13, 2F

09/03 01:14, , 3F
cooooooooooooool
09/03 01:14, 3F

09/03 09:21, , 4F
我也覺得想賺錢應該從辦表演賣門票這邊來作。但總需要場地..
09/03 09:21, 4F

09/03 14:35, , 5F
推推推推推
09/03 14:35, 5F

09/03 16:30, , 6F
推!
09/03 16:30, 6F

09/12 22:50, , 7F
實體專輯入手XD 港幣168
09/12 22:50, 7F
文章代碼(AID): #18lMxf95 (RockMetal)
文章代碼(AID): #18lMxf95 (RockM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