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想請問一些關於分場的問題

看板Scenarist作者 (當不成孩子王)時間12年前 (2012/08/20 01:13),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razycelia (celia)》之銘言: : 其實我在知識+也有發問,但還沒人解答。 : 請板上的大大們幫幫忙囉~ : 最近開始嘗試寫劇本,遇到了幾個分場問題,請大家幫幫忙,感激不盡! : 1.同一件事出現很多場景 : 如:小明從二樓陽台拿了拖把和水桶,回到家裡爬上樓梯從頂樓開始拖地。他沿著樓梯一 : 路拖下來,拖到自己房間時,電話響了,他拿著拖把急急忙忙的去接電話。 這牽涉你腦中的畫面感是什麼。(順便也可以接到前幾篇的三角問題) 景:小明家 時:日 △二樓陽台的門打開,小明走進來拿起拖把水桶後,又回到屋內,走上頂樓,沿樓梯一 路往下拖地,拖到自己的房裡。 △電話鈴聲響起。 △小明帶著拖把,匆匆忙忙地跑到客廳接起電話。 小明:喂? 說明:這個景包括了二樓陽台、樓梯、頂樓、小明房、客廳。大致上想像是攝影機先從 陽台上,拍門打開、小明走進來,然後一鏡跟拍他拖地到接起電話的過程。 景:小明家 時:日 △二樓陽台的門打開,小明走進來拿起拖把水桶後,又回到屋內,走上頂樓,沿樓梯一 路往下拖地,拖到自己的房裡。 △電話鈴聲響起。 △小明帶著拖把,匆匆忙忙地朝鈴聲處跑去。 △鈴聲止。 小明:喂? 說明:這場就沒有客廳,我寫的是「往鈴聲跑去」。雖然也是從陽台一鏡跟拍,但鏡頭 會停在小明的房門外。電話聲是畫外音,小明去跑出鏡去接電話 (所以不寫「小 明接電話」,而是以「鈴聲止」表現電話被接起來) ,那聲喂也是畫外音。 景:小明家陽台 時:日 △二樓陽台的門打開,小明走進來拿起拖把水桶後,又回到屋內。 景:小明家二樓 時:接前場 △小明帶著拖把走上樓梯,又一階一階地往下拖,拖進自己房間。 △電話鈴聲響起。 △小明帶著拖把,匆匆忙忙地朝鈴聲處跑去。 景:小明家客廳 時:接前場 △話筒被小明拿起。 小明:喂? 說明:這寫法就拆成三場,每場大概都只有一個鏡頭。場a.很簡單不解釋;場b.從樓梯 側開始,拍小明的腳往上走出鏡,再往下入鏡,漸漸露出全身,到樓梯末端後可 能轉個彎,鏡頭跟著pan 一下,帶到小明房間的場景。 場c.則是兩鏡,先特寫話筒被拿起來,再一鏡拍出小明說喂。如果只想一鏡,可 以省掉那個三角,寫成 小明:(接起電話)喂? 三種寫法需要的技術不同、經費不同,給人的感覺也不同。編劇最好先想一下哪一種感 覺最好。例如這若是開場的戲,小明家又是電影中極重要,要幫觀眾建立空間感,那應 該用 #1 來寫;若不需建立空間感 (如小明家場景沒有很重要) ,而且這一段應該給人 穩定明快的感覺,不想讓鏡頭晃來晃去,那就用 #3 來寫。 而 #2 的話因為鏡頭停在小明的房間,之後聲音就從畫外傳來。比較暗示小明的房間可 能有什麼梗的意味 (例如會有貞子從抽屜裡爬出之類的…咦,我沒接錯梗吧?) 先儘可能不要考慮拍攝的現實問題,比如找不到適合空間怎麼辦。找不到適合空間還是 可能做成一鏡到底,但你要寫成 #1 讓導演覺得他要一鏡到底,然後他的分鐘才去拆出 三個場景並設計連接點;如果你直接寫成 #3 ,那導演可能就直接切開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65.129 ※ 編輯: reke 來自: 61.64.65.129 (08/20 01:17)

08/20 02:03, , 1F
我覺得還好耶,無論寫成1或3,導演自己應該還是要去思考
08/20 02:03, 1F

08/20 02:04, , 2F
任何一種可能拍攝方式,畢竟不同方式會有不同效果和節奏感
08/20 02:04, 2F

08/20 02:07, , 3F
不過確實編劇也應該考量到劇本本身的節奏感啦……
08/20 02:07, 3F

08/20 09:01, , 4F
導演是會自己思考沒錯 不過編劇的寫法還是第一個切入點
08/20 09:01, 4F

08/20 10:34, , 5F
我的意思是,即使把場景細切,還是可以用文字寫成一鏡到底的
08/20 10:34, 5F

08/20 10:35, , 6F
感覺. 不會因為把場景分清楚就抹滅了鏡頭是連貫的可能性.
08/20 10:35, 6F

08/20 10:39, , 7F
以舉例來說,小明這一連串動作原本就是連貫的,即使分場分細
08/20 10:39, 7F

08/20 10:39, , 8F
也不會影響小明的動作是持續進行的感覺。
08/20 10:39, 8F
文章代碼(AID): #1GCHx6Ve (Scenaris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CHx6Ve (Scena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