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情報] 殲滅 醫師之役

看板StarTrek (星際爭霸戰)作者 (Who cares?)時間19年前 (2006/07/09 14:34),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9/50 (看更多)
我太晚來湊熱鬧了,不過有些話想說。 我知道的可能不比各位觀眾多,邏輯也不見得比各位觀眾好,不過我先把結論的一 部分點在前面: 每個人都很重要,即使是沒在賺錢而只會花錢的人,他們對社會也是有貢獻的,他 們的貢獻在於每天吃掉的糧食所帶動的需求。也許這樣的貢獻很微不足道,但是積 沙成塔,有無數這樣的貢獻被無形中抹滅,有無數這樣的貢獻還沒來到這個世界就 被消滅,造成的損失就很可觀。 今天我們的國家與社會之所以會面對一些很大的問題,乃是由於過去有許多該出生 的人被謀殺掉了的結果,我們在為過去的錯誤付出代價,也會繼續為過去的錯誤付 出代價。 -------------------------------------------------------------------------- [行政院主計處人口出生、死亡、遷徙、結婚及離婚登記數]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7/yearbook/ch2/2-2+.xls#a2 從上面的主計處資料,可以看到民國70年的出生人口有414069人,75年有309230人 。根據我看過的別份資料,印象中是日本少子化對策網站上頭公佈的各國出生率變 化,台灣的人口出生率急速下滑是在民國71年後,從民國70年以前的平均40萬人以 上,掉到之後的三十萬出頭。把這個少掉的出生人數概略算做十萬人好了,出生人 數會再維持個十五年左右,才繼續往下掉很多。 如果把男生應屆大學畢業加上服兵役的24歲當作開始工作的年齡,女生從應屆大學 畢業22歲開始工作,平均23歲開始工作、24歲開始繳稅來說,那麼民國70年出生的 人應該民國94年已經在繳稅了。 根據統計,大學畢業社會新鮮人的平均薪資大約是兩萬五,如果一年不計算年終獎 金,總額30萬來說,扣掉免稅額74000,剩下來的226000照6%稅率來算,應繳稅金 是一萬三千五百六十元﹔零零總總的抵免扣除加上來,至少每個初次納稅的人都要 繳個一萬。如果一下子少掉十萬人繳綜合所得稅,政府稅收就少了十億元,這件事 情差不多開始了。 去滿55歲退休的人是民國39年出生的,主計處的統計數字很巧妙的漏了這個數字 。基本上,民國39年到41年,出生率是下滑的沒錯,但是從韓戰結束後,出現嬰兒 潮的42年開始,到民國55年,出生率是不斷上升的。所以最近兩年內,因為退休而 退出繳納綜合所得稅行列的人數會暫時減少,然後在2007年開始增加、不斷增加, 這些人平均年收入大概480K,小孩也差不多脫離被撫養年齡了,每人停止繳納的稅 金約(480-74)*60=24360。 [主計處單一年齡人口數]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7/yearbook/ch2/2-5+.xls#a2 從上表中,雖然沒有最近的統計,但是可以推估一下,民國88年時49歲的人,去年 已滿55歲。所以民國90、91、92年分別有163921、198190、223992人滿退修年齡, 年增大約25000~35000人,算作平均年增30000人好了。如果民國42年起,每年新增 出生人數都平均維持這個數字,那可以放心說:2007年以後,每年平均增加30000人 停止繳納綜合所得稅,政府每年損失稅收730,800,000,七億三千零八十萬元。這件 事情會從2007年開始。 事情有那麼簡單嗎?當然不會。退休的人會開始縮減支出,還在唸書的人則早就在 花錢了。從2004年開始,一下子少了十萬個23歲的人在花錢。我們都很清楚,現在 這個社會,月薪兩萬多的人大概每個月都花光光。所以可以說,比起2003年,這個 社會少了每月25億的消費,全年少了300億的消費。92年度各級政府稅收淨額是一兆 2201億1600萬,這因為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少掉的300億消費,會用各種方式反應 到稅收上:最直接是5%的營業稅,然後是營利事業所得稅﹔間接影響各營利事業經 營人願意支出的薪資,繼續投資意願。個人認為,這300億有70%最後都會反映到稅 收上,也就是210億。 從2007年開始,每年又增加三萬個縮減支出的人。如果這些人比退休前平均每月少 支出25000,對綜合所得稅以外稅收的影響就是每年減少63億的稅收,連同綜合所 得稅的短少,則每年總共減少70億3080萬元。 政府稅收從2007年起,每年繼續減少至少70億,十年會減少700億。比起2003年來 說,十年後政府在綜合所得稅減收了920億,佔前年稅收收入的7.54%。這邊還沒計 入失業率提高、僑外投資負成長、民間投資負成長、國民持續縮減支出所帶來的損 失。這個7.54%的稅收減收只會是低估了的。 相應的是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健保支出快速增加,公債支出快速增加-實際上十年 後政府能動用的錢絕對不會只減少7.54%。 55前出生多少人,24年前出生多少人,對整個國家財政、社會經濟的影響力,遠遠 超過任何目前已執行或將執行政策。馬爾薩斯的人口經濟學雖然是老東西,但是仍 然管用。 ------------------------------------------------------------------------- 上述的估計還太簡化問題了,得到的數字也少估了,據說政府方面估的數字是每年 減少稅收100億元以上,這樣的數字可能仍然少估了民眾消費金額降低的後續影響, 像是本地獲得海內外投資意願的問題,大約都沒涵蓋進來。 五月十五日,台灣Google工程研究所負責人簡立峰先生在台大資管系演講時,提到 因為人口政策問題,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口比當年預估的要少了八百萬人。因為少了 八百萬人,有許多內需產業將再也達不到經濟規模,將無法繼續生存下去。台灣本 地的電腦軟體產業也在二十年後的瀕臨滅絕產業名單上。 簡先生估的數字比我估的還多,但是同樣反映了一個事實: 每個人都很重要,即使是沒在賺錢而只會花錢的人,他們對社會也是有貢獻的,他 們的貢獻在於每天吃掉的糧食所帶動的需求。也許這樣的貢獻很微不足道,但是積 沙成塔,有無數這樣的貢獻被無形中抹滅,有無數這樣的貢獻還沒來到這個世界就 被消滅,造成的損失就很可觀。 今天我們的國家與社會之所以會面對一些很大的問題,乃是由於過去有許多該出生 的人被謀殺掉了的結果,我們在為過去的錯誤付出代價,也會繼續為過去的錯誤付 出代價。 如果有人因為沒知識、沒工作能力而不會賺錢、只會花錢,不能對社會產生更多貢 獻,不能更有效照顧自己,你當然可以說他沒有用。但是在沒有用的人背後,有著 失敗的教育系統,失敗的投資環境,失敗的社會大眾。供應跟需求是一體兩面,生 產跟消費是一體兩面,個體與大眾仍然是一體兩面。我們不能讓沒有用的人成為有 用的人,不光是他自己的失敗,其實也是我們的失敗。 過去二十年內,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可為人父母者說,他們怕自己的經濟不能供應孩 子出人頭地所需的教育與生活經費,所以他們不生小孩;我說,他們以後要倒大楣 了。很多人雖然有錢生養小孩,但是堅持不生;我說,他們以後要倒大楣了。因為 自己沒辦法把小孩生養在很好的條件下,所以就連讓他努力的機會都不給,直接不 讓他出生-跟著沒出生的小孩一起被消滅的,是他對社會那份必有的消費與貢獻。 許多人一起幹這種事,就會變成一股沉淪的洪流。 這個社會的繁榮,乃是由人所支撐。一個人口注定要大量減少的地方,要多麼富有 ,才能逃過大環境的劣化呢?在金字塔的下層支撐著的人愈來愈少,再怎麼上面的 人,早晚也是要成為下層的。 李遠哲先生沒有唸過經濟學,他不明白自己的主張有多麼殘酷。 這真是我們的大失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1.35.208

07/09 17:03, , 1F
你確定經濟學就一定正確嗎?
07/09 17:03, 1F

07/09 20:26, , 2F
這要看你對正確的定義,幾年後你就會有所體會
07/09 20:26, 2F

07/09 20:30, , 3F
要讓政府能有錢繼續運作下去,不能無視各種經濟現象的變化
07/09 20:30, 3F

07/10 02:18, , 4F
科技的進步也可能提升人均生產,看政府要不要做
07/10 02:18, 4F

07/10 02:19, , 5F
總之以後每個人賺的一定得比較多
07/10 02:19, 5F

07/10 02:23, , 6F
無論什麼方法,去大陸發展,產業升級,提升科技..等等
07/10 02:23, 6F
文章代碼(AID): #14iADkMM (StarTre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iADkMM (StarT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