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收視率11/09-11/15

看板TW_Entertain (台灣綜藝節目)作者 (雲煙)時間4年前 (2020/11/19 00:25), 4年前編輯推噓13(13065)
留言78則, 16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看到推文又有人再聊電視收視率調查的謎之標準 其實看一下youtube各大節目觀看次數 我想諸君可以對收視率調查寬心了 舉例來說,民視禮拜六收視率最好的《台灣那麼旺》 youtube頻道上觀看次數只有4集破20萬觀看次數, 其中兩部還是過年特輯跟父親節特輯 更多的是一堆集數都是觀看次數未滿10萬 禮拜日的《綜藝大集合》也一樣 電視台自己上傳的完整版,最高觀看次數是35萬 而且是去年年中的節目 其他完整版集數都沒超過這個數字 這幾個月棚內錄影的集數觀看次數更是多未超過10萬 但那個常被嫌收視率低迷、企劃差、憲哥養老的《綜藝玩很大》 youtube觀看次數隨便都破80萬,破100萬的比比皆是= =a 才播出幾集就發生電視收視率調查不到的《全明星運動會》 我不知道他能存活幾季 但是YT上最爛都有78萬觀看次數 比一堆youtube上綜藝節目競爭對手觀看次數好上太多了 鐵粉很多的《綜藝三國智》雖然電視收視率也普通 但是youtube觀看次數多半也超過10萬次 都跟民視差異頗大 雖然這可能跟民視不會為單一綜藝節目設立youtube頻道管理有關 但是節目內容影片太五花八門,也可能造成大家比較不願意訂閱頻道 (頻道訂閱人數才29.9萬) 但他們節目部自己這樣做得決定就自己承擔吧@@" 再參考NCC每季都會發布的全台灣有線電視訂戶戶數的報告 不看第四台的剪線族越來越多,尚未止跌反升 我是很懷疑放棄看第四台的人 又有多少人會回頭觀看無線五台 到頭來這些人就算聲稱仍然在看電視節目, 管它是用合法或盜版手段取得節目內容 那大概也不是收視率調查機上盒調查得到的 既然收視率調查機上盒無法抓到所有觀看行為的演變 明眼人也看得出光是一個youtube,觀眾群就跟電視節目收視率調查戶差異極大 遑論其他影音播出平台族群偏好也不同的時候 那就隨他去吧 反正NCC、MSO、頻道代理商、各大無線、有線、衛星電視台、各大產官學代表 全部都束手無策,那電視收視率就一起抱著沈船載浮載沉吧? 總之,我不是想講什麼洩氣話, 但是我想大家應該體認到守在電視機前的節目觀眾 已經跟過去所認為的樣貌截然不同了 電視收視率現在真的對觀眾而言只是一個參考值而已 接下來就只剩廣告主的決心了 再多抽幾個廣告,把行銷費用投到各大網站上, 那麼類似《2分之一強》這種收視率同時段第二名的電視節目 最後卻熄燈收攤的案例應該會更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112.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_Entertain/M.1605716740.A.96B.html

11/19 00:38, 4年前 , 1F
所以我還是說收視率只能看看就好XD
11/19 00:38, 1F

11/19 00:46, 4年前 , 2F
收視率看看就好 +1 全明星運動會水管觀賽+1 (節目都衝到)
11/19 00:46, 2F

11/19 01:04, 4年前 , 3F
問題是水管這樣的點播率到底可以補多少的製作金費,如果遠
11/19 01:04, 3F

11/19 01:04, 4年前 , 4F
遠不及電視廣告,那也只是杯水車薪,畢竟掛名費實際上也沒多
11/19 01:04, 4F

11/19 01:04, 4年前 , 5F
11/19 01:04, 5F
你說得沒錯 youtube廣告賺到的錢可能不如電視廣告、也不如業配置入 電視台需要仰賴各大廣告主的預算 但是電視廣告一年比一年難看 民視八點檔是全國收視率最好的節目 以前廣告還有民生消費用品、大量的化妝品保養品、汽車、親子...... 但這一、兩年,賣藥的、賣保健食品的廣告占據的時間越來越高 其他電視台節目間播的廣告也沒好到哪去 一樣是藥廠和保健食品的天下 再這樣搞下去,我對電視廣告的未來不期不待 另外,第四台訂戶每個月繳交的費用, 系統台業者會從中撥一部分頻道授權費用給電視台業者 這對電視台也是一筆重要收入 但是這幾年剪線族越來越多,其實對有線電視台業者頗傷 而且民視還有賣保健食品、電視節目數位製播軟硬體代理商、經紀公司、 還有台灣各大電視頻道的網路版權代理商等業務 三立也不遑多讓,也發展新聞網站、網購、影音網站、經紀公司、保健食品眾多業務 應該還有其他電視台案例,只是我忽略掉了 但是能發展一堆業務而且賺錢的電視台終究是少數 最終台灣電視產業這個從開放有線電視後,越滾越大的爛攤子會變成啥樣, 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 可以確定的是觀眾越來越分散,沒有延續過去20幾年的收視習慣了

11/19 01:13, 4年前 , 6F
這是量的問題
11/19 01:13, 6F

11/19 01:14, 4年前 , 7F
雖然電視台被嫌太多
11/19 01:14, 7F

11/19 01:14, 4年前 , 8F
但節目加起來頂多一千個
11/19 01:14, 8F

11/19 01:15, 4年前 , 9F
網路節目卻可能是數百萬計
11/19 01:15, 9F

11/19 01:16, 4年前 , 10F
所以分配廣告預算 電視節目廣告營收必然比網路節目多
11/19 01:16, 10F

11/19 01:17, 4年前 , 11F
更何況YT廣告營收是YT拿走
11/19 01:17, 11F

11/19 01:17, 4年前 , 12F
網路節目只能獲點擊費 要不然靠置入
11/19 01:17, 12F

11/19 01:18, 4年前 , 13F
這很難撐起電視節目的規格
11/19 01:18, 13F

11/19 01:19, 4年前 , 14F
電視確實越來越沒人看
11/19 01:19, 14F
真是難得 過這麼多年,你終於承認電視越來越沒人看囉

11/19 01:19, 4年前 , 15F
但還可以撐個20年
11/19 01:19, 15F
想太多了 如果電視台能撐20年 迪士尼幹嘛不計代價投資百億弄Disney+? 肺炎之前,迪士尼是全美國最賺錢的影視娛樂集團 他們看到美國的剪線族投奔Netflix越來越多 可不是想辦法增強ABC、ESPN這些電視網的節目競爭力 而是直接開影音網站,把體育直播、綜藝節目、戲劇、電影搬到上面 跟Netflix正面對決 最有本錢自製內容、而且影視營收極為亮眼的電視電影龍頭都這樣搞了, 我還沒提到其他好萊塢片商也開始大力投資網路影音平台哩。 你到底哪裡看出習慣重播跟買外片墊檔的台灣的電視台有能力撐20年? 你所謂的電視台能撐20年,是倖存者撐過寒冬20年 不是全部現存的電視台活20年,那是兩碼子事,不要混為一談 謝謝

11/19 01:20, 4年前 , 16F
至於廣告主願不願意把預算移到網路
11/19 01:20, 16F

11/19 01:20, 4年前 , 17F
那又涉及廣告主對網路廣告效益的疑慮
11/19 01:20, 17F

11/19 01:22, 4年前 , 18F
何況網路節目太多 預算分配下去 每個節目只能得到杯水車薪
11/19 01:22, 18F

11/19 01:23, 4年前 , 19F
總之 在廣告營收上 電視目前仍據優勢 支撐電視繼續苟活
11/19 01:23, 19F
你知道有線電視合法化之後 台灣的電視產業最大問題是什麼嗎? 儘管上世紀末雄心勃勃的電視台創辦人立志做出媲美歐美日本節目的大型娛樂 但最終,他們多半心有餘而力不足,總是在找最低成本的節目墊檔。 所以重播越來越多、自製節目成本越來越低、 跟國外購買的節目也是越低價越大量最好。 結果就是養肥了習慣看外國節目的台灣觀眾, 最終被盜版網站跟合法影音網站收割訂閱戶。 成本最低的自製節目也直接被youtube上片長十幾分鐘的廢片擊敗 這些youtuber用更精簡人力、更低的成本養大了觀眾群跟影響力 再用影響力換來廠商高價的業配 結果就是更多人興致勃勃地投入youtuber或其他網路影音創作領域 電視台製作成本沒法比youtuber低,卻要面臨廣告大餅遭搶的窘境 而且電視台節目內容還受到NCC管制 根本無法和youtuber競爭廣告 這還只是youtube,還沒提到IG、臉書上的廣告、業配轟炸 現在連影像創作人才都被吸去網路影音圈了 而新聞局、NCC、MSO、系統台業者、產官學代表卻對此慘烈現狀束手無策 最懂得省錢、完全捨棄自製內容或胡亂壓低自製成本、完全放棄影響力的電視頻道 變成過去30年台灣電視產業顯學 美其名是商業市場、自由競爭的結果 但實際上是爛的毒瘤根本無法自然汰除才對吧 所以你說的優勢在哪?抱歉我看不到 今年肺炎之後 國內餐飲業者、零售業上半年也受到衝擊 有些人開始鼓吹品牌業者、零售業者、餐飲業者投資電商、投入外送 在你說網路廣告成效不明的時候 業者都已經在為求生跟轉型了 廣告也大量投入到各大YT、IG、FB網紅或各種形式的影音節目裡 當你還在說電視有優勢的時候 其實說明了你根本不知道廣告主就算沒養活電視台節目 最終也養活了一狗票人員編制很小的網路產業人員 廠商在意的根本不是電視節目的存續 他們在意的是同樣廣告撒下去,產品能否直接賣出更多

11/19 01:24, 4年前 , 20F
不靠廣告 那可靠訂閱 但台灣付費訂閱習慣還不夠強
11/19 01:24, 20F

11/19 01:25, 4年前 , 21F
Netflix在韓國有330萬訂戶 但在台灣仍是謎
11/19 01:25, 21F
不管台灣的訂閱制平台有多少訂戶 只要人數持續增加,對MSO、電視台都是重大威脅 會花錢訂閱Netflix、LLTV、LiTV、Myvideo、friDay影音 還有多少人會另外付錢看第四台? 就算最終什麼都沒訂閱,寧可把第四台退掉的人 顯然對於台灣電視產業也是一記重擊 到時系統業者拿不到月費、電視台拿不到頻道授權金, 這可是重大的損失 豈可兒戲

11/19 05:06, 4年前 , 22F
有線電視已經低於500萬 正快速往400萬下修 遲早退光
11/19 05:06, 22F

11/19 05:36, 4年前 , 23F
今年有線電視訂閱戶第一季439萬 第二季491萬
11/19 05:36, 23F

11/19 05:37, 4年前 , 24F
年初有媒體揭露民視雖然收視率仍然遙遙領先 但實質廣告
11/19 05:37, 24F

11/19 05:39, 4年前 , 25F
卻沒跟上 整體獲利反而不如三立TVBS
11/19 05:39, 25F

11/19 08:45, 4年前 , 26F
新媒體崛起 再加上要裝MOD的人越來越多 有線電視業者的壓
11/19 08:45, 26F

11/19 08:45, 4年前 , 27F
力也越來越多
11/19 08:45, 27F
其實近期MOD訂戶成長也停滯了 可能跟奧運延期有關吧?

11/19 11:48, 4年前 , 28F
想法同三樓 水管不知道能不能撐起節目開銷
11/19 11:48, 28F

11/19 12:25, 4年前 , 29F
你把電視機跟電視台/製作單位混在一起,有腦的電視台
11/19 12:25, 29F

11/19 12:25, 4年前 , 30F
早在經營網路,這邊必須給三立拍拍手
11/19 12:25, 30F
我知道電視台製播分離,跟製作單位不能混在一起講 純粹是覺得太繞舌,所以本文有些省略 我從頭到尾只談論出錢給製作公司的電視台角色 也只談論不斷殺價寄望製作人能用更少資金做出節目的電視台 感謝提醒

11/19 12:52, 4年前 , 31F
水管抽太多了撐不起 所以才一堆搞自己的平台
11/19 12:52, 31F

11/19 13:26, 4年前 , 32F
至少有些節目一直再進步改內容 但有些節目的觀看數掉超慘
11/19 13:26, 32F

11/19 13:26, 4年前 , 33F
討論的也都那幾個人而已
11/19 13:26, 33F

11/19 13:28, 4年前 , 34F
中天新聞台應該稱趁這次,開始用網路平台反擊,說不定
11/19 13:28, 34F

11/19 13:28, 4年前 , 35F
四年後或許更快就可以成為新的官媒。 ((拖走
11/19 13:28, 35F

11/19 14:09, 4年前 , 36F
參考用:每1000觀看0.5美元(開頭5秒廣告)
11/19 14:09, 36F

11/19 14:11, 4年前 , 37F
YouTube站內廣告10萬觀看約2000美元價碼 (參考用)
11/19 14:11, 37F

11/19 14:15, 4年前 , 38F
影片首播可以透過『超級留言、超級貼圖』贊助(YT抽3成)
11/19 14:15, 38F
※ 編輯: octobird (1.165.126.124 臺灣), 11/19/2020 14:31:20

11/19 14:17, 4年前 , 39F
頻道開啟會員功能也可以獲得每月75元或以上的贊助
11/19 14:17, 39F

11/19 14:49, 4年前 , 40F
我還是覺得 水管對於原創的傳統電視平台 還是比較像是
11/19 14:49, 40F

11/19 14:50, 4年前 , 41F
推送的功能 但 某幾個人始終不說台灣這種線性節目表
11/19 14:50, 41F

11/19 14:50, 4年前 , 42F
有啥出路 一直說有傳統媒體廣告支持 但如果是這樣
11/19 14:50, 42F

11/19 14:51, 4年前 , 43F
走傳統產製的模式 應該是要帶起一波波高潮吧
11/19 14:51, 43F

11/19 15:36, 4年前 , 44F
玩很大本就是老吳養老用的,拿那麼多錢做最好的事
11/19 15:36, 44F

11/19 15:37, 4年前 , 45F
除了當初小鬼KID合體,基本從沒在看,三國的話因為某人
11/19 15:37, 45F

11/19 15:38, 4年前 , 46F
也已棄2年多,yt點閱破百萬也不能說什麼,製作單位拿到
11/19 15:38, 46F

11/19 15:39, 4年前 , 47F
的錢還是小額,大頭當然事yt整碗端走,現今環境下收視
11/19 15:39, 47F

11/19 15:39, 4年前 , 48F
只能參考用沒錯,但電視有廣告收入,這才是製作單位主要
11/19 15:39, 48F

11/19 15:40, 4年前 , 49F
金援,個網路平台的流量,充其量只能當忙打開知名度而已
11/19 15:40, 49F

11/19 15:42, 4年前 , 50F
在來說回民視的幾個節目點閱差,基本上他們無感
11/19 15:42, 50F

11/19 15:42, 4年前 , 51F
客群不一樣,觀看方式也不一樣,他們只要把老人習慣牢牢
11/19 15:42, 51F

11/19 15:43, 4年前 , 52F
掌握住即可(我老爸就是),根本不用擔心沒有廣告投入
11/19 15:43, 52F

11/19 15:44, 4年前 , 53F
查一下電視節目該時段30秒廣告費用就能清楚
11/19 15:44, 53F

11/19 15:44, 4年前 , 54F
我終於承認電視越來越沒人看?
11/19 15:44, 54F

11/19 15:45, 4年前 , 55F
不對 我本來就認為電視觀看人數越來越少呀
11/19 15:45, 55F

11/19 15:46, 4年前 , 56F
事實上 我自己N年沒看電視 完全從網路收看電視上傳的節目
11/19 15:46, 56F

11/19 15:47, 4年前 , 57F
但這不會妨礙我對電視優勢的觀察
11/19 15:47, 57F

11/19 15:48, 4年前 , 58F
網路本來就不斷侵蝕電視
11/19 15:48, 58F

11/19 15:48, 4年前 , 59F
這也是我討論台綜時 經常提出的看法
11/19 15:48, 59F

11/19 15:50, 4年前 , 60F
但這不代表電視目前沒優勢
11/19 15:50, 60F

11/19 15:52, 4年前 , 61F
電視死亡是遲早的 但那是漸漸衰亡的過程
11/19 15:52, 61F

11/19 15:52, 4年前 , 62F
還沒死之前 它確實還是可靠廣告收入硬撐
11/19 15:52, 62F

11/19 15:53, 4年前 , 63F
而這也是目前網路節目所無法比得上的
11/19 15:53, 63F

11/19 15:55, 4年前 , 64F
至於電視死亡後 網路能否製作出電視規模的節目?
11/19 15:55, 64F

11/19 15:55, 4年前 , 65F
這在台灣是悲觀的
11/19 15:55, 65F

11/19 15:57, 4年前 , 66F
也就是網路讓電視死亡 但無法真正接收電視擁有過的規模
11/19 15:57, 66F

11/19 15:57, 4年前 , 67F
一來台灣市場太小 二來沒有訂閱習慣
11/19 15:57, 67F

11/19 18:58, 4年前 , 68F
玩很大是憲哥養老用的論點 會不會太怪啊 養老養這麼辛苦
11/19 18:58, 68F

11/19 18:59, 4年前 , 69F
還要風吹日曬跑來跑去 待冷氣房養老不是更好嗎? 2天的價錢
11/19 18:59, 69F

11/19 19:00, 4年前 , 70F
說不定還不如憲哥在冷氣房直播賣產品還要多耶
11/19 19:00, 70F

11/19 19:01, 4年前 , 71F
養老養到四肢擦傷 第一次知道養老這麼辛苦
11/19 19:01, 71F

11/19 19:07, 4年前 , 72F
另外MOD也有把收視用戶使用資料給尼爾森做收視率的
11/19 19:07, 72F

11/19 19:08, 4年前 , 73F
mod也需要收視率表 收視率不是只有全體樣本就可以自行製作
11/19 19:08, 73F

11/19 19:09, 4年前 , 74F
尼爾森的收視資料 第四台資料 黑盒子資料 mod資料都有
11/19 19:09, 74F

11/19 19:11, 4年前 , 75F
綜藝新時代粉專慶賀他們收視1.86時 有說他們收視人數高達
11/19 19:11, 75F

11/19 19:12, 4年前 , 76F
1,372,000人 這個人數應該也是尼爾森給他們的
11/19 19:12, 76F

11/21 08:03, 4年前 , 77F
第三季有線電視訂閱戶剩下489.65萬創新低 17年第三季
11/21 08:03, 77F

11/21 08:05, 4年前 , 78F
527萬歷史新高後 用戶越來越少
11/21 08:05, 78F
文章代碼(AID): #1VjKi4bh (TW_Entertain)
文章代碼(AID): #1VjKi4bh (TW_Enter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