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越在「活戲」與定型劇本之間

看板TWopera (歌仔戲)作者 (臺大藝文中心)時間14年前 (2011/01/11 17: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跨越在「活戲」與定型劇本之間 基隆遠東劇院教會演出《范蠡獻西施》後記/ 劉南芳 這次要演出《范蠡獻西施》之前,我在四處打聽這齣戲的演法, 美香姐說以前民權歌劇團演出的時候,這齣戲是我排的,當初還 寫了兩三場戲的唱詞。我想了許久好像的確有這一回事,但是唱 詞在哪裡已經找不到了。 那應該是幫民權歌劇團做完《雪梅教子》以後(忘記民國幾年了 ,不知道有人記得嗎?)。當時《雪梅教子》在地方戲劇比賽中 得獎,進了台北社教館演出,然後劇團希望我繼續改寫《范蠡獻 西施》;記得當時是桂冠演范蠡、美香演西施,嬋娟演東施,麗 紅演句踐…。他們在板橋的民戲演一次給我看,然後我來整理場 次。 在我模糊的印象中,原本的民戲場次很碎,吳王夫差的演法很接 近丑角,又有點像三花小生。而范蠡和西施之間的戲很少,在 〈獻西施〉一場只有一兩段唱詞,大多用口白表示。最重要的是 幾乎沒有伍子胥的戲,和京劇有很大的不同。 後來因為我很忙,沒有時間寫成劇本,我記得是在電話中告訴嬋 娟我整理的場次,然後我只定型了兩場戲,一場就是〈獻西施〉 ,一場是尾幕〈遊五湖〉。但是我強力主張要把伍子胥的戲份加 重,後來好像還特地調了一個老生來演出,美香姐說這一場逼死 伍子胥的唱詞也是我寫的,但我真的全然忘記了。 民權的《范蠡獻西施》可能有演過幾次吧,隨著不同的人演出, 場次內容可能也有再做修改,後來就沒看過了。台南秀琴歌劇團 的《范蠡獻西施》是友輝寫的公演版,有很強烈的作者意識,劇 中對西施、夫差、范蠡都有一些新的詮釋,與傳統的古冊戲相去 甚遠。 這次重新整理,我拜訪了顏木耳老師,問到了當時內台戲知名編 劇葉海先生的版本。顏老師回憶當時葉海先生不但自己排、自己 寫,還擔任「吳王夫差」一角,畫粉紅色的臉、短鬍子,演得很 生動。顏老師自己演出太宰伯嚭,他覺得葉海的路子很好、乾淨 俐落,這齣戲讓他們在比賽中得了許多獎。 我們劇團在基隆「遠東劇院教會」已經奮戰了兩個月,即將進入 尾聲;我深深感覺台灣歌仔戲的「活戲」是一個極大的工程。許 多人會認為「活戲」是一種「無中生有」的戲劇,其實並不然; 「活戲」的「活」並不是「空白」,而是一種「靈活」。「靈活 」是因為所有的演出呈現大半取決於演員的表演,演員一旦更換 ,戲劇就會面目一新。演員多少可以調整、唱多唱少可以調整、 場次多寡可以調整…,這些都是臨場可以伸縮的,這些歌仔戲演 員所具備的、是編劇望塵莫及的一種功力。 每次我們講戲的過程都是一種紛擾的討論。「紛擾」是因為在一 張桌子上可以聽到三種到五種不同的演法,有時大同小異、有時 相去甚遠。這次在討論時我就隱約回憶出哪一些是我改的情節, 像是火燒姑蘇台之後,我認為范蠡要帶西施「遠遊四海」,這屬 於很一廂情願的浪漫,傳統歌仔戲可能不會這麼演。 在這些討論中我發現一出活戲的產生、背後是很深層的積累。是 不同時代的講戲先生、演員所創造出來,有些憑藉著文字、有些 憑藉著口傳記憶,一代一代在演員身上產生效應,最終呈現舞台 上的版本已經找不到一個固定的創作者。 我可以化身在這些歷史中成為一份子,真的感到十分光榮,即便 我真的不能清楚記得哪些是屬於我的。 但是「活戲」一旦經過定型之後,這個「定型」便是屬於我的。 這是「口傳」與「文字」最大的區別,也是「民間文學」與「作 家文學」最大的區別。 在我看過幾個《范蠡獻西施》的版本之後,我對〈獻西施〉一場 一直不甚滿意,我認為太過於簡單。當年我曾經寫了一段都馬調 、和七字調對唱,我記得還在一個音樂會上發表過,由汗如演唱 (希望她有留下唱詞)。這次因為找不到原稿,所以我就再寫了 一次,這次我寫成了「一篇」而不是「一段」。 我認為這一場戲的主要「發動者」是「范蠡」,「西施」是一個 被動的接受者,所以戲的開始要由「范蠡」發動攻勢,從范蠡的 心情開始描述、挖掘,讓他從拒絕、到猶豫、到激起對國仇家恨 的憤怒、對西施說出實情,作為第一段落。 在西施了解自己就是被進獻的「貢物」,提出質疑,天下是男人 的天下,為什麼要由女人犧牲?就算是女人犧牲,為什麼是我? 我是你范蠡未婚的妻子,你良心何安?這時西施轉成了「發動者」 ,激發出范蠡心中的慚愧和悲哀。成為第二個段落。 最後我替范蠡 寫了一段不規則的押韻唸白: 范蠡:(唸)我甘願戰死在沙場、粉身碎骨報國仇 刀槍劍戟我願忍受,不願見你西施妹妹淚雙流 只恨皇天不佑!亡國之人不自由 錦繡江山難挽救,束手無策飲下別離酒、 獻你西施我滿面羞… 今生不敢求妳來原諒,不敢再想兒女情長 只求妳為大局設想…擔此重任進後宮 我記得蘭花姐在演這一段時心情激動,當他最後跪在西施的 面前,二人相擁而泣…滿場觀眾為他們鼓掌,我站在側台也 是深受感動。 的確,「寫作使人精細」,寫作是經過推敲的,這一場〈獻 西施〉花了我很多時間,我強調的是范蠡心中的「羞愧」。 過去在「還我河山」的年代裡,西施的犧牲都被當成理所當 然,相對的、對於范蠡的描寫也變得蒼白,但是一對恩愛的 情侶憑什麼要為國家犧牲? 當時代改變,我們應該更細膩的對待這個情節。 在這出活戲中,我偷偷爭取了一個「編劇的出口」,我還是 覺得相當成功的。 另一個關鍵原因是在秀琴姐演出的「句踐」,在養馬坡求范 蠡獻西施一場,他演的聲淚俱下!句踐一方面不敢太過勉強 、一方面又求他為國家犧牲…把一個國君的不卑不亢表現的 淋漓盡致。這一段「雜念調」完全是現編現唱,這種功力真 是太驚人了!句踐和文種共同為范蠡鋪墊了「走投無路」的 情緒,使得西施一出場就讓人惋惜,讓人屏氣凝神的等待悲 劇發生。 從〈養馬坡〉到〈獻西施〉,蘭花姐的眼淚始終在眼眶中打 轉,演到動情處,只見范蠡淚如雨下、悲傷不能自己。西施 的天真與無辜,使得范蠡羞愧,對自己感到憤怒、對命運感 到絕望…,蘭花姐的詮釋真是可圈可點。 不過…〈獻西施〉演完就已經九點半了…,最後在一陣兵荒 馬亂中,西施迅速地敗了吳國。 下次我決定要把《范蠡獻西施》演成兩本…。 附記:這週六(1/15)是我們在遠東劇院教會最後一個週末演出 ,推出的戲碼是許秀琴老師的《劉備招親》;王蘭花、林美香 主演的《魚美人》(又名《真假包公》,精彩可期!歡迎前來 觀賞。 詳情:http://0rz.tw/82A2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3.90 ※ 編輯: NTUART 來自: 140.112.233.90 (01/11 17:03)
文章代碼(AID): #1DB1n8hi (TWopera)
文章代碼(AID): #1DB1n8hi (TW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