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危險] 彭老師就是好老師?

看板TaiwanDrama (臺劇)作者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時間19年前 (2006/07/26 14:38),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三位家長找彭老師,她卻一個也不認得, 當然有很多種解釋,不過如果只是導演為了介紹出場人物的安排, 我會覺得很矯作而且不合現實, 要讓觀眾知道她是〔廖文文的媽媽〕,有太多不著痕跡的替代方式了, 反倒一個國三班導居然連班長的家長都不認得,會不會太突兀了? (當然前提是她是一名「好老師」而言) 不過其實我也不是真的認為,導演想藉這個小動作來突顯彭老師與家長的互動關係, 真實的用意大概只有導演心知肚明(或者根本是無心之過), 這些也只是枝節末微並非我的貼文重點, 注意到了嗎?我對彭老師的形容多用問號結尾,可從來沒說她﹝不是﹞好老師! 舉這個例子,只是借用故事的脈絡來討論「好老師」的意義。 回到當初的衝突原點,不都是因為詹老師惡言相向和搞小動作才引爆一連串效應嗎? 如果詹老師不羞辱學生、不搞黑函,就算他考再多考卷、再怎麼違法補習, 大家認為接下來的事件還有很大的發生可能性嗎? 所以我才說,如果彭老師就是「好老師」典範,先前大費周章抗爭的意義何在? 有網友說得好,好老師就像好朋友一樣,很難有具體標準, 這就是了,如果只是出自個人觀感而把它放大到對整個環境不滿,進而訴諸媒體, 究竟搞清楚爭取的是什麼嗎?真正在乎的又是什麼呢? 我自始至終認為小傑是無辜的,也是整起事件的最大受害者, 與其批判小傑不如批判家長的處理態度和溝通能力, 但也別忽略了,小傑只是一個被美化過的劇中角色, 一個集合眾多善良受害者的綜合體--過度懂事過度體貼過度自制, 現實中每起教育糾紛是否都如小傑一樣, 老師一定是加害者而學生是受害者?蠻值得商榷的! 原著和戲劇的安排當然有其用意,但若拉回現實我不認為家長真的有替小孩設想! 相信我,今天如果要拍一部趙汝浩版的危險心靈, 主角和故事都可以原封不動,但編劇和導演一樣可以 把趙汝浩塑造成備受壓抑的好學生模範, 把小傑塑造成邊緣學生,把詹老師塑造成嚴厲但不失人性的大朋友, 把彭老師塑造不很在意學生成績的脫線理想家... 那究竟大家對「好老師」的標準在哪裡呢? 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一把尺,就只能像根浮木隨編劇導演安排,水流到哪就漂到哪~~ 就像教改的反反覆覆一樣,其實社會觀感在某種程度上不也是幫兇嗎? 現在居然還有很多人認為十年教改是正確的,只是配套不足所以失敗? 我實在不能認同這種本末倒置的說法! 當初主張廢高職、廣設大學的「那兩個人」,可說是一連串失敗教改的罪魁禍首! 這種獨尊單一教育體系的思想才是真正造成更多學生「不快樂學習」的元兇! 不思矯正這種偏差心態,搞一堆假開放、假平等的名堂有什麼用? 多元入學永遠只是包裹在多元競爭外面的糖衣而已, 我寧可在一個競爭激烈、管教嚴格,但尊重學子性向、尊重多元知能技能的環境下學習, 而不是一個不管你喜歡吃粥或吃麵,強制大家一起吃大鍋飯, 師長總是面帶笑容照本宣科,但實際上卻是培養出一群無競爭力溫室花朵的學習環境! 不過話說回來,很多人也忽略了國中教育是「國民義務教育」的一環, 既然是義務又是基礎教育,太早分科定向只會落得窄化學生未來發展的反效果, 而這是不是又和「快樂學習」有所牴觸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67.37

07/26 15:17, , 1F
推汝浩版番外篇XD 說起來我國中導師也不認識大多同學的父母
07/26 15:17, 1F

07/26 15:34, , 2F
我還是不覺得為何好老師當了三年班導就得認得家長
07/26 15:34, 2F

07/26 15:34, , 3F
除非家長經常往學校跑,不然家長座談一學期也才一次꘠
07/26 15:34, 3F

07/26 15:36, , 4F
要能認出來有困難吧
07/26 15:36, 4F

07/26 15:40, , 5F
詹老師會認得家長 是否也跟他教的是人情班與課外補習有關呢
07/26 15:40, 5F

07/26 17:14, , 6F
詹老師之前還會請家長來,報告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成績
07/26 17:14, 6F

07/26 17:15, , 7F
我覺得在這方面他算是真的很用心@@
07/26 17:15, 7F

07/26 18:47, , 8F
我也都不認得班上學生的家長
07/26 18:47, 8F

07/26 21:07, , 9F
好老師就一定要認識家長?認識家長就是好老師?
07/26 21:07, 9F
文章代碼(AID): #14nmtzEQ (TaiwanDrama)
文章代碼(AID): #14nmtzEQ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