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品牌電影/續集電影
Holding out for a Hero.
some of America's favorite movie franchises—Harry Potter、X-MEN、Mission︰
Impossible—are starting to get a little long in the tooth.Where are studios
placing their bets next?
by Dade Hayes
好萊塢又回來啦!經過去年的票房不景氣和令人哈欠連連的奧斯卡,重新振作再出發
的電影人為我們帶來了…啊?怎麼還是和去年一模一樣的玩意兒?不過,可以預期的是人
們將會魚貫地走入播放「不可能任務三」、「X-戰警三」、「玩命關頭三」的戲院,明年
等著排隊上映的續集還有「神鬼奇航三」、「尖峰時刻三」、「神鬼認證三」。同時,哈
利波特、超人和蝙蝠俠也都會迎向他們的下一個大螢幕歷險。這些業界最為人熟悉的作品
就這麼一部一部電影的成長茁壯,然後老去。
我們都知道,在好萊塢,沒有人會以真年齡示人的,電影的標題也是如此。像 FOX
就把「X-戰警三」改成了「X-戰警︰最後戰役」。事實上,就連幾個最賣錢的品牌,也很
難逃過續集電影票房逐漸萎縮的命運,在過去十年中,電影的第三集平均比第二集少了將
近21% 的票房,有些電影續集票房下墜的速度更是嚇人。如︰「刀鋒戰士三」少了 36%、
「駭客任務︰最後戰役」少了 51%、「小鬼當家三」少了 82%,就算一些票房成功的第三
集電影也很難繼續走向第四集,演看著自己一手擦亮的幾個金字招牌一個個蒙塵黯淡下來
,好萊塢的大頭們想必很緊張吧?啊。其實一點也沒有哩!對於這些大頭來說,這些電影
品牌的無限商機仍然是一個無法拒絕的誘惑,這些電影時常是撐起整個公司的中流砥柱,
在後魔戒時代,品牌電影仍然是一股無法抑制的風潮。在2002年開始,這種品牌電影就佔
了所有票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每年約二十億美金)。而在1999到2001年間,這類電影只佔
收入的百分之十三,因此2002年的確是個大躍進的關鍵年代。這類品牌電影的興起,也讓
資金源源不絕地注入好萊塢影視大帝國力有未逮的領域,從電子遊戲、電視到網站。在這
種雙管齊下的宣傳方式中,華納靠著「哈利波特」系列已經賺進了超過四十億美金,而環
球則成功地將「侏儸紀公園」「神鬼傳奇」和「凡赫辛」轉為遊樂園的主題遊樂設施,迪
士尼則是逆向操作,將遊樂園內著名的「加勒比海海盜」轉為大螢幕上的「神鬼奇航」,
並賺進了數以百萬計的鈔票,為老舊的遊樂器帶來新的人氣和生命。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家庭電影的市場,DVD 已經成為了一筆巨大的生意。如2003年
上映的「美國婚禮」的戲院收入是一億四百萬,但卻靠著 DVD的銷售賺進了一億六千六百
萬美金。更吸引電影公司的是,DVD 的大部分收入都會進入他們的口袋。大致上,通常電
影上映時,電影公司必須和戲院對分門票收入,但是在DVD 銷售上,電影公司方面可以拿
到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收入。短期內,這種品牌電影都還會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電影公
司不是絞盡腦汁地要重新擦亮舊招牌,就是要經營出更多新的品牌。
孩子的夢想︰由 C.S. Lewis 的著名孩童小說「納尼亞傳奇」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是
去年少數成功建立起來的品牌電影,讓電影公司更開心的是,它並非一部以大牌明星領銜
演出的電影,所以少了相當大的演員片酬支出。受到「納尼亞傳奇」、「魔戒」、「哈利
波特」的影響,電影公司紛紛將目光放到了其他尚未搬上大螢幕的孩童小說上,甚至有公
司主動和書商合作,計畫一些小說和電影同時問世的新品牌。發行「納尼亞傳奇」的公司
Waldon Media 的執行經理 Gary Grant 說︰「一部經典或暢銷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在
票房的起跑線上,已經贏了其他原創電影(不管如何有創意)一大步了。」 Waldon 目前計
畫繼續改編六部「納尼亞」系列小說,第一部續集 Prince Caspian 將會在2007年十二月
上映。不只是「納尼亞」,還有更多準備搬上大螢幕的小說將會和觀眾見面。如 Eragon、
Stormbreaker、His Dark Materials、the Spiderwick Chronicles 。這算是個新興的品
牌風潮,電影公司也對所有「多段式」(如魔戒三部曲)的電影產生信心,這和過去「致命
武器」一集一集慢慢拍下去的傳統並不相同。
正義的殿堂︰哎呀!其實我們能改編改拍的漫畫英雄也不多啦。最著名的超人、蜘蛛
人、X-戰警、驚奇四超人和蝙蝠俠都已經確定會有續集。還有一些在漫畫界響噹噹的大名
字則在前往大螢幕的道路上。華納最近收購了派拉蒙延宕很久的 the Watchman ,目前還
在為它尋找導演。Joss Whedon 還在進行「神力女超人」的企劃。而 Marvel Comic 目前
預定要開始改編幾部知名度較低的漫畫英雄,如「美國隊長」、Nick Fury 和「幽靈騎士
」。當然,這些比較冷門的英雄能爭取到的預算也比較有限。
恐懼的長廊︰這是個和默片明星 Lon Chaney 同樣古老的改念,但好的恐怖電影絕對
可以成為非常好的品牌電影,因為它的成本往往低廉,它的演員是消耗品,拍攝時間短,
而且特效或特技的花費也少,預算往往只要一兩千萬美金,而非電影公司的標準預算六千
萬。最讓人驚奇的是,恐怖電影的票房並未隨著大環境一起萎縮,在2005年一月後,恐怖
電影為電影公司帶來了超過八億五千萬的收入,並在九個不同的週末成為票房冠軍。去年
上映的「奪魂鋸二」,只花了數百萬成本,卻收益了近九千萬,比第一集五千五百萬的收
入更為驚人。在2004年十一月,Liongate 一口氣和該片的製作人簽下九部片約,其中也
包括「奪魂鋸三」。「如果恐怖電影市場有所謂的飽和狀態的話,我想它應該早就發生了
。」「不死咒怨」的製作人 Joe Drake 說。他也提到這些分級在PG-13的恐怖電影,如︰
「七夜怪談西洋篇」、「不死咒怨」都比以往 R級恐怖電影更能為公司賺錢。
舊品牌新花樣︰如同我們先前提到的︰電影公司也投注了很大的精力在賦予舊品牌新
生命的工作上。還記得「法櫃奇兵」、「洛基」和「忍者龜」嗎?好萊塢相信你的答案是
肯定的,也相信你將會走進戲院去觀賞它們的續集。這種舊品牌新續集的概念就商業來說
是合理的,為什麼派拉蒙要花十六億買下夢工廠呢?理由之一是因為夢工廠的圖書館和影
片資料庫,當你擁有一些現成的品牌時,你就可以省下授權和廣告的花費。如果派拉蒙想
要拍 Old School 或是「危機四伏」的續集,對他們來說是很簡單而且很便宜的,因為這
些電影的所有權現在都屬於派拉蒙了。 George Soros 也買下了夢工廠的部分電影所有權
,不過僅限於將電影轉成 DVD 或轉賣給電視台的權利, 所有電影相關的續集或是週邊商
品權利還是屬於派拉蒙。
DTD ︰直接以 DVD型態銷售的電影,有人想看「小鹿班比三」嗎?我們可沒有在開玩
笑,直接推出 DVD也是電影公司維持電影品牌的一種方法。迪士尼開創了這種風潮,將「
獅子王」和「阿拉丁」的續集都直接在 DVD上推出。FOX 也宣布沒有艾迪墨菲的「怪醫杜
立德三」將會直接在四月推出 DVD。環球則循此方法,推出了1988年電影
the Land before time 的十部續集,將它從一部四千八百萬收入的電影化作超過十億商
機的電影品牌。
瞄準特定族群︰在觀眾群持續被切割分散下,瞄準特定族群的行銷方式是在所難免的
,片商也在一次次失敗中學習成長。懂得在在特定時段特定頻道向特定族群宣傳新片,即
使是一些不怎麼吸引人的電影也因此開出了漂亮的數字,如︰「玩命快遞二」和「大蟒蛇
之血蘭花」,它們分別為 FOX 和 SONY 賺進了四千三百萬和三千兩百萬。
舊故事重新說︰這風潮是從2002年開始的,在 Tobey Maquire 被蜘蛛咬傷後,他為
SONY 和 Marvel 賺進了數億的收入,而 Christopher Nolan 的「蝙蝠俠︰開戰時刻」
也是超過兩億五千萬的票房電影。而今年的「超人回歸」也可望為片商帶來大收穫。就連
我們的舊英雄 James Bond 也要在今年的第二十一部電影回到他的年輕歲月去,讓觀眾看
看它是如何從冷酷殺手成為熱情間諜的。還有更多更多前傳電影要上檔,「少年人魔」、
「X-戰警之萬磁王」,下一部「十三號星期五」將會告訴觀眾殺人魔傑森為什麼要戴上面
具。「這些故事往往是最迷人的。」新線的製作 Tobey Emnerch 說。 大概就是這樣的熱
情讓他通過了「阿呆與阿瓜」的續集吧…
# Entertainment Weekly #871
--
My Blog.
共生︰歐美影集、電影、原文小說。
http://www.wretch.cc/blog/frafo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0.30
推
05/17 19:34, , 1F
05/17 19:34, 1F
推
05/17 20:14, , 2F
05/17 20:14, 2F
推
05/17 21:04, , 3F
05/17 21:04, 3F
推
05/18 02:40, , 4F
05/18 02:40, 4F
推
05/19 00:05, , 5F
05/19 00:05, 5F
Theat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