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Are they worth it?

看板Theater (電影院 - 戲院)作者 (世界盃冠軍︰捷克)時間19年前 (2006/06/06 06:21),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Christine Spines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好萊塢發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有則未經證實的傳 言在短短幾天內成為街頭巷尾炒翻天的熱鬧話題,甚至連同性戀牛仔和皇帝企鵝都被放到 了一邊。傳說有位年輕的女演員即將打破茱莉亞羅伯玆的兩千五百萬片酬紀錄成為整個業 界片酬最高的女星,傳說這位叫做 Reese Witherspoon 的女星將會以兩千九百萬美金的 酬勞接演環球的新片 "the Bell Witch" 。這則謠言很快便在好萊塢的大小場合傳了開來 ,沒過幾天,經紀人和業界人士們都已經把它當作事實在討論了。「我聽說的價碼是三千 九百萬耶!」一位業界人士興高采烈表示,當然,他不會是這則「新聞」的受益人。在一 個習慣把別人收穫當作自己損失的行業,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場面,所有人為一個人的 成就鼓掌歡呼,並且真心地感到高興。只是,在這個「恭喜妳成功」的時刻裡,有個小小 的問題︰這是謠言,而不是事實。整個業界就這麼為了 Reese Witherspoon 即將裝進口 袋的大筆鈔票沸騰了整個星期,直到環球方面終於出面澄清︰Reese Witherspoon 和環球 根本還沒有完成簽約。 顯然,好萊塢在經歷過去年的票房大蕭條後,就一直在等待一則振奮人心的新聞。在 「神仙家庭」、「最後一擊」、「伊麗莎白小鎮」相繼慘敗後,整個電影業都被迫要面對 假裝看不見的現實了,它不在是過去那個呼風喚雨的超級印鈔機了,過去的好萊塢總是習 慣把大把鈔票扔向最有票房實力的演員,這樣的策略為好萊塢解決了許多問題,但如今, 它已經行不通了。現在,因為特效花費和全球化的影響,要拍一部電影的成本已經大大增 加了,電影公司在評估電影的預算時也得小心許多。「這是你仔細思考後就能得到的結果 ,你先是花一大筆錢來找人演電影,然後再花一大筆錢找人來拍電影。最後,才發現成本 根本收不回來。」前福斯的總裁 Bill Mechanic。事實上,許多好萊塢影星目前都面臨了 片酬下降的局面,就連過去總能輕易捧著大把鈔票回家的大牌們,現在也被迫要放棄一些 頭期款或是票房營收的分紅了。 無論如何,電影公司越來越不願意去簽下那種巨額的分紅約。(如 Peter Jackson 和 環球所簽下的,分紅總票房百分之二十,將近兩千萬美金。) 「整個業界已經失衡了,我 們現在正在觀看一個時代的結束,無論是片商、經紀人還是演員都身涉其中,就連過去總 能輕易拿到分紅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票房巨獸湯姆克魯斯,在派拉蒙不願意讓步之下,也 得點頭同意減少自己在「不可能的任務三」的票房分紅。」 然而,真正感受到壓力的還是那些二線的演員們,過去的螢幕新星總能輕易地在節節 升高的片酬階梯上邁進。但現在,就算是柯林法洛和奧蘭多布魯也必須先證明自己的票房 實力才有機會在向上爬升了。「整個業界最大的問題是,過去有許多演員,在沒有票房成 績下,就已經坐領相當驚人的片酬。現在,整個業界的荷包都在緊縮了,想分紅?等等吧 !」在過去,想要簽下票房分紅的片約就有一定的難度,在今天,則更是困難。 想要找到電影明星們片酬縮減的原因,我們得看看這十年來,大牌片酬等於票房收入 的神話是如何破滅的。光是去年一年,票房總成績前十名的電影,只有「世界大戰」、「 巧克力冒險工廠」和「史密斯任務」三部算是真正由大牌領銜的電影,其他真正的票房殺 手「星際大戰三︰西斯大帝的復仇」、「哈利波特四︰火盆的考驗」、「納尼亞傳奇」都 不是以明星為導向的電影,許多觀眾都是原作的忠實支持者,而這些死忠的書蟲或宅男已 經逐漸地超越明星在票房上的作用力了。問題之一是,電影明星的片酬在八零年代末期開 始一路飆漲,那是在CG動畫佔據預算大部分,而改編作品和漫畫英雄的時代來臨之前的狀 況。由於製作一部電影的花費日日升高,所以要讓一個計畫亮綠燈也變的比較困難了。特 別是有大牌明星參與的企劃更是電影公司小心審核的對象,因為任何一個響鐺鐺的名字都 是一筆驚人的支出。而改編作品和漫畫英雄其實都可以省下這筆花費,因為光是原作本身 就是一種品牌了。如票房成績亮眼的「世界大戰」,其實在電影公司心目中它沒有大家想 像的那麼成功,因為史匹柏和湯姆克魯斯就從票房收益中抽走了約六百萬的分紅款。 今天,電影公司已經逐漸在和演員的談判中取得上風,特別是在米高梅和夢工廠分別 被新力和派拉蒙併購後,需要演員的買家少了,這是一種權力關係的轉移。演員不能只是 分享電影的成功,也得分享電影的失敗。例如︰Nancy Meyers 所導演的浪漫喜劇「假期 」,就一直無法通過新力的審核,直到導演 Meyers 和女角 Cameron Diaz 同意簽下名為 Cash Break Ever 的新型態合約。在片商能夠成功收回投資前,她們將不會拿到太多款項。 。而迪士尼也花了好幾個月時間在漢強尼戴普、奧蘭多布魯、綺拉奈特莉討論合約內容, 為的就是確定在電影公司能夠回收前,沒有人會領到不該領的。這聽起來很像是「經濟學 」教材,但在好萊塢的條約戰場上,和明星把話攤開來說清楚,倒不是什麼新花樣。 在動作片英雄的全盛時期,上映一部爆米花電影,如︰「海神號」,這樣沒有票房明 星領銜的電影是難以想像的,畢竟擔任主角的是打從布魯斯威利禿頭後就沒有過票房代表 作的寇特羅素。「二十年前,人們只看有大明星演出的電影。所以,如果電影成績不理想 ,你永遠可以跟上頭說︰我找了阿諾/史特龍/勞勃瑞福了,所以票房不好,不是我的錯。 」某位著名的動作片導演說。但現在,當我們在討論一部預算一兩億元的電影時,只把焦 點完全投注在明星身上是難以想像的。當然,如果我們只拿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威 爾史密斯來討論,那是成立的。但對於許多沒有忠實影迷為他們架設網站並細心數著他們 新電影上映日期的二線明星們,怎麼期待過去的繁華會重新降臨,都只是奢望而已。就算 是他們真的成了能賣錢的明星,現在的片商也努力地在減低對明星演員的依賴性。特別是 在某些已經成立的品牌上更是如此。Tobey Macquire 幾乎失去了蜘蛛人二的片約,新力 告訴他︰接受我們的價錢,要不然我們也可以找 Jack Gyllenhaal 來演。 好萊塢明星們一向過著收入大花費大的生活,他們習慣從大製作拿片酬,從獨立製片 拿獎項。當然,如果有好案子出現時,這些明星也願意犧牲一切去換取站上舞台的機會。 事實上,本年度,所有被提名的最佳男主角的共同點是︰他們幾乎都以最低的片酬接演該 部電影。甚至連強尼戴普、亞當山德勒、尼可拉斯凱吉也以幾乎免費的片酬接演了幾部電 影。為了演出 "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 Ford" , Brad Pitt 把片酬從兩千萬降到了一百萬好換取和 Andrew Dominik 合作的機會。而降低 片酬也不全然是為了爭取好電影的片約,如果提姆艾倫和約翰屈伏塔沒有同意降價的話, 迪士尼可能就不會通過 Wild Hoges 的企劃。即使是大牌雲集的「瞞天過海三」的演員群 ,也地須同意放棄巨額的預付片酬,而等待電影上映後的成果。「雖然,「瞞天過海三」 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但一定還有很多這種折衷調整片酬的案例。這樣的做法,雖然 會讓演員的身價下滑,但也讓整部電影更有可能被亮綠燈。」 話說「金錢」這回事,在好萊塢本來就不是什麼禁忌話題,不過它的確是經紀人和電 影公司間在演員背後角力的戰場。當電影公司已經畫出了底限,許多電影能不能拍成,都 得看演員願不願意拿少一點。史派克李就請求「臥底」的三大主角降低片酬好讓整部電影 能夠通過。當然,這可不代表紅色墨水不會再出現在各大電影公司的會計簿上。而當票房 不景氣時,電影公司同樣會想辦法讓演員拿的更少,好幫幕後的華爾街大老闆們省點錢。 對於某些有固定票房的大明星來說,差別可能只是以後要等到電影上映收回成本後, 才能收到支票了。「當然,找大明星來演大電影,也有個好處,就是即使失敗了,還是會 有一定的成本回收。當然,演員們的天份和實力是值得我們花錢的,但是,你當然不希望 ,你花在他們身上的,比他們為你賺的還多吧?當然,我們也沒法期待整個瘋狂的產業會 在一夜間變正常。你說是吧?」 Mechanic 說。 My Blog. 共生︰歐美影集、電影、原文小說。 http://www.wretch.cc/blog/frafo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41.205

06/06 10:59, , 1F
死忠的書蟲或宅男......真難聽...갠
06/06 10:59, 1F

06/06 12:31, , 2F
感謝F兄外電又一發 錢真是越來越難賺了...
06/06 12:31, 2F

06/06 14:10, , 3F
是的,原文就叫做 the revenge of the geeks
06/06 14:10, 3F
※ 編輯: frafoa 來自: 61.224.41.205 (06/06 14:22)

06/06 19:54, , 4F
宅男照理很少出門~應該是猛抓BT 對票房應該沒甚貢獻吧
06/06 19:54, 4F

06/11 21:31, , 5F
說的好阿樓上!!
06/11 21:31, 5F
文章代碼(AID): #14XAw01L (Theater)
文章代碼(AID): #14XAw01L (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