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海祭十五年 by袁永興

看板UROCK作者 (台南 珍妮葉)時間10年前 (2014/05/19 21: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band 看板 #1JUWscpv ] 作者: jennyleaf (台南 珍妮葉) 看板: band 標題: [心得] 海祭十五年 by袁永興 時間: Mon May 19 21:56:52 2014 海祭十五年 by袁永興 起始于這個世紀的一開始,貢寮海洋音樂祭的第一年還沒有 「海洋音樂大賞」這個比賽,或者更精準的說,當時台灣對「音樂節」 的概念與認識都還不多,所擁有與認知的,可能都是植進對西方音樂節 的想像與有限資源所能整合出的夢想舞台,第一年的海祭僅有一天,沙灘 海風、音樂為青春的海祭注入養分,沒有人能想像這之後「海祭」會對台 灣獨立音樂與搖滾樂所產生的影響有多巨大。 2001年,第二屆的海祭開始了「海洋音樂大賞」,最後入選的 十組團體,在比賽當天一早在角頭音樂的樓下門口集合,然後一塊上了 巴士前往福隆。車程上我跟拖拉庫國璽還有陳綺貞聊著這次音樂節的新 奇與期待,彷彿比賽只是個到海邊玩耍的名義、少了競賽的緊張、分享 著舞台上可能會帶來的想像效果(萬一下起雨怎麼辦?海邊的人潮對搖 滾樂的接受度有多大?青春的肉體會讓樂團分心嗎?……)。 當然我的另一個身份是主持人,從這一屆起接連主持了七次的 「海洋音樂大賞」,一年又一年,看著夾子電動大樂隊、88顆芭樂籽、 旺福、Tizzy Bac、Mongo Run(張懸當時所屬的樂團)、潑猴、蘇打綠、 圖騰、盧廣仲……自海洋音樂大賞比賽脫穎而出,海祭從兩天、三天到 五天,人潮從兩萬、五萬到十萬到幾十萬人……,沙灘從來來往往的人 群到沙灘只見人頭不見沙、再到動彈不得到遠遠的橋上都是人……短短 數年「國際貢寮海洋音樂祭」變成了台灣最多人參與的音樂活動、成了 許多獨立樂隊能在最短時間被最多人認識的舞台、讓樂迷有機會在短時 間聽到最多元與類型的新創作音樂,更是台灣玩團的音樂人每年最想參 與的音樂盛事。 海祭舞台上的音樂讓人癡狂,台下更是熱鬧,每年除了海洋音樂大賞 這個重頭戲外,應邀表演的樂團,無論來自香港、日本、中國大陸或是 其他地區,總有一首首絕活嗨歌讓現場氣氛熱到最高點。更重要的是, 海祭年年都有台灣原住民音樂人的表演,2001年的AM樂團、紀曉君、 陳建年、胡德夫,在碧海藍天的舞台上,從烈日唱到了深夜,我印象最 深刻的,莫過於胡德夫在活動到了最深的夜裡,在高台上彈著動人的鋼 琴唱著歌,遠遠望去像是白色的淺浪敲打著舞台邊,燈光灑在濺起的浪 花上彈跳著歌聲與琴音,月亮自海平面上緩緩昇起,那畫面是種說不出 口的感動與形容不了的美,那個瞬間變成海祭在我心底最深刻的烙印。 往後數年,像是昊恩家家、Matzka、舒米恩、張震嶽……都陸續來到了 福隆海灘,原住民歌手的歌聲和音樂說不上什麼原因,和海祭的精神就 是那麼契合,那種大自然的溫度包圍著的音樂氣味,就是無法取代。 想起了自己曾經參加過的WOMAD(World of Music ,Arts and Dance)、這個由Peter Gabriel所創建的國際藝術節活動,他將 音樂、藝術與舞蹈,透過表演、講座及工作坊等方式,讓世界各地的藝 術家與表演者,在各種形式下以極其自然的互動方式,產生觀摩並交流, 試圖讓不同的人文精神能夠藉由音樂、舞蹈與藝術活動碰撞產生新能量。 貢寮海洋音樂祭每年也廣邀各地區的音樂團體,讓台灣的樂迷和音樂工 作者也能透過表演認識彼此,過去我們對world music「世界音樂」那 種比較以民謠和來自當地文化結合而成的風格所下的定義,這些年下來 在屢屢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表演者產生了新的連結之後,似乎也有了新的 意義。 海祭十五年,讓我們繼續滾動並翻騰地走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6.48.7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and/M.1400507814.A.CF9.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ennyleaf (140.116.48.77), 05/19/2014 21:57:18
文章代碼(AID): #1JUWt0c2 (UROCK)
文章代碼(AID): #1JUWt0c2 (UROCK)